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913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插座中的插孔在非使用状态时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家中的小孩子有时会将手放入插孔中导致触电,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插孔中的铜片长期完全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发生氧化;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通过插孔错位来避免触电的发生,但是当拔出插头之后,插孔不是自动错位,需要人工进行移动错位,这样就存在忘记将插孔移动错位的情况,再次导致触电的发生。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因此在非使用状态下,插座本体和盖体之间的插孔自动错位,不再需要人工进行移动错位,避免了因遗忘而产生触电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该插座的安全使用系数。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分别带有插孔的插座本体和盖体,盖体通过设置在插座本体两侧的滑槽与插座本体进行滑动式连接,插座本体两侧的滑槽从插座本体底部延伸至其顶部附近,插座本体顶部设置阻挡部,在插座本体底部垂直连接支撑板,在盖体底部垂直连接底板,在支撑板和底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在非使用状态下,复位弹簧使插座本体和盖体上的插孔相互错位。
[0008]当正常使用时,通过滑槽往下推动盖体,使盖体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正对并将插头插入插孔中;当非使用状态时,拔出插头,由于设计了复位弹簧、滑槽,使盖体顺着滑槽往上运动并使盖体与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产生错位,使插孔不再暴露在大气中,提高了该插座的安全使用系数。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非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0012]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分别带有插孔的插座本体I和盖体2,盖体2通过设置在插座本体I两侧的滑槽与插座本体I进行滑动式连接,插座本体I两侧的滑槽从插座本体I底部延伸至其顶部附近,插座本体I顶部设置阻挡部6,在插座本体I底部垂直连接支撑板3,在盖体2底部垂直连接底板4,在支撑板3和底板4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在非使用状态下,复位弹簧5使插座本体I和盖体2上的插孔相互错位,在本实例中,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卡在支撑板3和底板4的小孔内,盖体2与其底部的支撑板3采用塑料一体成型工艺,盖板2与其底部的底板4也采用此工艺制作。
[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15]1、由于设计了复位弹簧5、滑槽,使盖体2顺着滑槽往上运动并使盖体2与插座本体I之间的插孔产生错位,使插孔不再暴露在大气中,提高了该插座的安全使用系数。
[0016]2、由于设计了垂直连接支撑板3、垂直连接底板4和复位弹簧5,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弹簧复位。
[0017]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其特征是:包含有分别带有插孔的插座本体(I)和盖体(2),盖体(2)通过设置在插座本体(I)两侧的滑槽与插座本体(I)进行滑动式连接,插座本体(I)两侧的滑槽从插座本体(I)底部延伸至其顶部附近,插座本体(I)顶部设置阻挡部(6),在插座本体(I)底部垂直连接支撑板(3),在盖体(2)底部垂直连接底板(4),在支撑板(3)和底板(4)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在非使用状态下,复位弹簧(5)使插座本体(I)和盖体(2)上的插孔相互错位。
【专利摘要】一种弹簧自动复位插座,包含有分别带有插孔的插座本体和盖体,盖体通过设置在插座本体两侧的滑槽与插座本体进行滑动式连接,插座本体两侧的滑槽从插座本体底部延伸至其顶部附近,插座本体顶部设置阻挡部,在插座本体底部垂直连接支撑板,在盖体底部垂直连接底板,在支撑板和底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在非使用状态下,复位弹簧使插座本体和盖体上的插孔相互错位。当正常使用时,通过滑槽往下推动盖体,使盖体和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正对并将插头插入插孔中;当非使用状态时,拔出插头,由于设计了复位弹簧、滑槽,使盖体顺着滑槽往上运动并使盖体与插座本体之间的插孔产生错位,使插孔不再暴露在大气中,提高了该插座的安全使用系数。
【IPC分类】H01R13-44
【公开号】CN204538305
【申请号】CN201520183070
【发明人】刘宇轩
【申请人】刘宇轩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