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池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617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电池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框,尤其涉及组合式电池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安装干电池的电池框都为一体成型注塑而成,并且安装电池的数量也相当有限,电池数量多,一体注塑的电池框体积大,电池数量与电池框内安放电池的腔体数量一一对应,灵活性较差,可能因为电池框内腔体数量太多或者太少导致电池框报废,体积大的电池框增加了运输成体,同时也增加了储存成本,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容易发热,此热量不及时散发影响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注塑成型的电池框安装电池数量有限和电池框散热性差的缺点,提供组合式电池框。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组合式电池框,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为长方体形,相邻两侧面都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榫,另外相邻两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槽,燕尾榫和燕尾槽贯穿框架本体侧面,框架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腔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腔体底部设有腔底,腔底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腔体四周设有至少一对对称的第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可以相互卡合,形成腔体较多的电池框,满足电池数量较多情况下的安装,框架本体之间通过燕尾榫和燕尾槽,卡合牢固,不易松动,框架本体上设有多个通气孔,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能及时的散去电池产生的热量。
[0006]作为优选,框架本体内设有隔尚柱,隔尚柱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框架本体内的腔体数量增多后,电池的安装数量也相应的增多,隔离柱使得电池安装稳定性更好。
[0007]作为优选,腔体为圆柱形,框架本体内相邻的腔体之间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相邻腔体彼此连通。圆柱形腔体与电池的形状相对,使得电池安装稳定性更好,凸块使得相邻电池不相互接触,彼此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得电池产生的热量能在间隙间流通,并及时散去。
[0008]作为优选,通气孔圆心轴线垂直于腔体圆心轴线,通气孔轴线垂直框架本体的侧面,相邻通气孔横截面圆心连线垂直与框架本体底面。通气孔沿着电池的长度排列布置,使得电池产生的热量能快速通过通气孔散去。
[0009]作为优选,相邻框架本体卡合连接,框架本体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注塑成型的框架本体强度大,相邻框架本体通过卡合连接,可以无限延展框架本体的数量,满足不同数量的电池安装,安装灵活性强。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金属连接体,金属连接体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上设有连接片,金属连接体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金属连接体设在框架本体的底端上。金属连接体把电池框上的电池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电池电量的输出和存储。
[00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根据电池数量的多少,可以调整框架本体可以相互卡合的数量,安装灵活性强,卡合结构采用燕尾榫和燕尾槽,连接牢靠,不易松动,框架本体上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能及时的散去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金属连接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电池在框架本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6]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框架本体、2—金属连接体、3 —电池、11一燕尾榫、12—燕尾槽、13—腔体、14一通气孔、15—腔底、16—通孔、17—第一安装孔、18—隔离柱、19 一凸块、21—导向孔、22—连接片、23—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组合式电池框,如图1-4所示,包括框架本体1,本实施例框架本体I 一体注塑成型,框架本体I为长方体形,相邻两侧面都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榫11,本实施例框架本体I较长边上设有6个燕尾榫11,较短边上设有4个燕尾榫11,另外相邻两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槽12,燕尾槽12和燕尾榫11的数量相同,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贯穿框架本体I侧面,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都与框架本体I底面垂直,框架本体I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13,本实施例的框架本体设有6个腔体13,6个腔体16可以安装6个电池3,腔体13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4,本实施例上框架本体I四个角处的腔体13上设有8个通气孔14,框架本体I中间位置设有4个通气孔,腔体13底部设有腔底15,腔底15为圆环形,腔底15用于支撑电池3,腔底15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6,通孔16方便电池5的电极与金属连接片2连接,腔体13四周设有至少一对对称的第一安装孔17,本实施例设有6个安装孔17。
[0020]框架本体I内设有隔离柱18,隔离柱18为四边形,隔离柱18每一面都为圆弧面,隔离柱18的每一面为对应腔体13的内壁,隔离柱18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7,第一安装孔17用来安装支架本体I和金属连接片2。
[0021]框架本体I内的腔体13为圆柱形,框架本体I内相邻的腔体13之间设有凸块19,凸块19的两侧面为腔体13的内壁,凸块1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7,第一安装孔17贯穿框架本体1,相邻腔体13彼此连通,方便电池3产生的热量快速流通,及时散热,延长电池3的使用寿命。
[0022]腔体13内壁上的通气孔14圆心轴线垂直于腔体13圆心轴线,通气孔14轴线垂直框架本体I的侧面,方便通气孔14加工,相邻通气孔14横截面圆心连线垂直与框架本体I底面,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保证通气孔14排列的美观度。
[0023]相邻框架本体I卡合连接,框架本体I 一体注塑成型,多个框架本体I可以通过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相互连接起来,满足不同数量电池的安装。
[0024]本使用新型还包括金属连接体2,金属连接体2为铜片,金属连接体2上设有导向孔21,导向孔21与框架本体I上的通孔16对应,导向孔21上设有连接片22,连接片22为铜片,连接片22 —端与金属连接体2固定,另外一端伸入到导向孔21内,连接片22用于连接电池3,作为电池3的接线端子,金属连接体2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7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第一安装孔17和第二安装孔23内安装有螺杆,使的连接片22与框架本体I固定牢靠,金属连接体2设在框架本体I的底端上。
[0025]电池3的底端安装在框架本体I内,该框架本体I的底部安装有连接片22,电池3的顶端再套有另一框架本体I,该框架本体I顶面设有连接片22,他们之间通过第一安装孔17和第二安装孔23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6]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组合式电池框,包括框架本体(I),其特征在于:框架本体(I)为长方体形,相邻两侧面都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榫(11),另外相邻两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槽(12),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贯穿框架本体⑴侧面,框架本体⑴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13),腔体(13)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4),腔体(13)底部设有腔底(15),腔底(15)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6),腔体(13)四周设有至少一对对称的第一安装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框架本体(I)内设有隔离柱(18),隔离柱(18)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7)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腔体(13)为圆柱形,框架本体(I)内相邻的腔体(13)之间设有凸块(19),凸块(1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7),相邻腔体(13)彼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通气孔(14)圆心轴线垂直于腔体(13)圆心轴线,通气孔(14)轴线垂直框架本体(I)的侧面,相邻通气孔(14)横截面圆心连线垂直与框架本体(I)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相邻框架本体(I)卡合连接,框架本体(I) 一体注塑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连接体(2),金属连接体⑵上设有导向孔(21),导向孔(21)上设有连接片(22),金属连接体⑵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7)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金属连接体⑵设在框架本体⑴的底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框,公开组合式电池框,包括框架本体(1),框架本体(1)为长方体形,相邻两侧面都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榫(11),另外相邻两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燕尾槽(12),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贯穿框架本体(1)侧面,框架本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腔体(13),腔体(13)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4),腔体(13)底部设有腔底(15),腔底(15)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6),腔体(13)四周设有至少一对对称的第一安装孔(17)。本实用新型安装圆柱形电池,可以根据电池的数量来确定框架本体(1)的数量,框架本体(1)之间采用燕尾榫(11)和燕尾槽(12)相互卡合连接,连接牢靠。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204905317
【申请号】CN201520650349
【发明人】丁林平
【申请人】杭州拂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