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06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X轴模组和Y轴模组,导向组件A、直线电机定子A均分别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上,X轴负载安装板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A上,X轴拖链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X轴拖链的活动端与X轴负载安装板固定连接,X轴负载安装板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线圈A与直线电机定子A相对应;导向组件B、直线电机定子B均分别安装于底座上,Y轴负载安装板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B上,Y轴拖链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Y轴拖链的活动端与Y轴负载安装板固定连接,Y轴负载安装板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线圈B与直线电机定子B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性高且紧凑、合理。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直线电机一般有动子和定子组成。传统直线电机模组一般是将直线电机的动子安装在负载安装板上,定子安装在固装板上;这种传统结构造成整个直线电机模组的体积变大,高度增加,运动部件的重量加重,整个系统响应速度会因此变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结构紧凑的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中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缠绕于X轴负载安装板的安装板上,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在直线电机定子A的驱动下,使得X轴负载安装板在Y轴负载安装板运动,从而实现X轴向运动的目的;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缠绕于Y轴负载安装板的安装板上,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在直线电机定子B的驱动下,使得Y轴负载安装板在底座运动,从而实现Y轴向运动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X轴模组和Y轴模组,所述X轴模组包括X轴拖链、X轴负载安装板、导向组件A和直线电机定子A,所述Y轴模组包括Y轴负载安装板、底座、导向组件B、直线电机定子B和Y轴拖链;所述导向组件A、直线电机定子A均分别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上,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A上,所述X轴拖链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X轴拖链的活动端与X轴负载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线圈A与直线电机定子A相对应;所述导向组件B、直线电机定子B均分别安装于底座上,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B上,所述Y轴拖链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Y轴拖链的活动端与Y轴负载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线圈B与直线电机定子B相对应。
[0006]本实用新型优选的X轴模组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X轴模组还包括与X轴拖链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A,所述光栅反馈组件A安装于X轴负载安装板上。
[0007]本实用新型优选的Y轴模组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Y轴模组还包括与Y轴拖链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B,所述光栅反馈组件B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上。
[000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X轴负载安装板与导向组件A配合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组件A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A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A位于导向组件A的两条导轨之间。
[0009]本实用新型优选的Y轴负载安装板与导向组件B配合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组件B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B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B位于导向组件B的两条导轨之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X轴负载安装板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具有安装板A,所述线圈A对应缠绕于安装板A。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Y轴负载安装板结构技术方案是: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具有安装板B,所述线圈B对应缠绕于安装板B。
[0012]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缠绕于X轴负载安装板的安装板上,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在直线电机定子A的驱动下,使得X轴负载安装板在Y轴负载安装板运动,从而实现X轴向运动的目的。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缠绕于Y轴负载安装板的安装板上,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在直线电机定子B的驱动下,使得Y轴负载安装板在底座运动,从而实现Y轴向运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X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Y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X轴负载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3中Y轴负载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I一X轴模组,11 一X轴拖链,12 — X轴负载安装板,121 —安装板A,122—线圈A,13—导向组件A,14 一直线电机定子A,15—光栅反馈组件A,2—Y轴模组,21 — Y轴负载安装板,211 —安装板B,212 —线圈B,22 —光栅反馈组件B,23 —底座,24—导向组件B,25 —直线电机定子B,26—Y轴拖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1 ] 实施例:
[0022]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X轴模组I和Y轴模组2,X轴模组I包括X轴拖链11、X轴负载安装板12、导向组件A13和直线电机定子A14,Y轴模组2包括Y轴负载安装板21、底座23、导向组件B24、直线电机定子B25和Y轴拖链26。导向组件A13、直线电机定子A14均分别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21上,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A13上,X轴负载安装板12依靠导向组件A13在Y轴负载安装板21上滑动。X轴拖链11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X轴拖链11的活动端与X轴负载安装板12固定连接,X轴负载安装板12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122,线圈A122与直线电机定子A14相对应。导向组件B24、直线电机定子B25均分别安装于底座23上,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B24上,Y轴负载安装板21依靠导向组件B24在底座23上滑动。Y轴拖链26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Y轴拖链26的活动端与Y轴负载安装板21固定连接,Y轴负载安装板21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212,线圈B212与直线电机定子B25相对应。
[0023]如图2所示,X轴模组I还包括与X轴拖链11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A15,光栅反馈组件A15安装于X轴负载安装板12上,光栅反馈组件A15依靠与外部电连接的X轴拖链11提高电會K。
[0024]如图3所示,Y轴模组2还包括与Y轴拖链26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B22,光栅反馈组件B22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21上,光栅反馈组件B22依靠与外部电连接的Y轴拖链26提高电會K。
[0025]如图2所示,导向组件A13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A13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直线电机定子A14位于导向组件A13的两条导轨之间。
[0026]如图3所示,导向组件B24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B24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直线电机定子B25位于导向组件B24的两条导轨之间。
[0027]如图2所示,X轴负载安装板12具有安装板A121,线圈A122对应缠绕于安装板A121,即X轴负载安装板12由安装板121、线圈122构成,负载安装板12与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122
集成在一起。
[0028]如图3所示,Y轴负载安装板21具有安装板B211,线圈B212对应缠绕于安装板B211,即Y轴负载安装板21由安装板B211、线圈B212构成,Y轴负载安装板21与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212集成在一起。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模组(I)和Y轴模组(2),所述X轴模组(I)包括X轴拖链(11)、X轴负载安装板(12)、导向组件A(13)和直线电机定子A(14),所述Y轴模组(2)包括Y轴负载安装板(21)、底座(23)、导向组件B (24)、直线电机定子B (25)和Y轴拖链(26);所述导向组件A(13)、直线电机定子A(14)均分别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21)上,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A(13)上,所述X轴拖链(11)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X轴拖链(11)的活动端与X轴负载安装板(I 2)固定连接,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12)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A(122),线圈A(122)与直线电机定子A(14)相对应;所述导向组件B(24)、直线电机定子B(25)均分别安装于底座(23)上,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滑动配合安装于导向组件B(24)上,所述Y轴拖链(26)的固定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Y轴拖链(26)的活动端与Y轴负载安装板(21)固定连接,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21)上缠绕设有直线电机动子的线圈B(212),线圈B(212)与直线电机定子B(25)相对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模组(I)还包括与X轴拖链(11)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A(15),所述光栅反馈组件A(15)安装于X轴负载安装板(12)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模组(2)还包括与Y轴拖链(26)电连接的光栅反馈组件B(22),所述光栅反馈组件B(22)安装于Y轴负载安装板(21)上。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A(13)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12)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A(13)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A(14)位于导向组件A(13)的两条导轨之间。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B(24)为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开有与两条导轨一一对应的导轨槽,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21)底部的导轨槽与导向组件B(24)的导轨匹配滑动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定子B(25)位于导向组件B(24)的两条导轨之间。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负载安装板(12)具有安装板A( 121),所述线圈A( 122)对应缠绕于安装板A( 121)。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负载安装板(21)具有安装板B(211),所述线圈B(212)对应缠绕于安装板B(211)。
【文档编号】H02K41/02GK205725409SQ201620358240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谢美容, 温远强, 胡军, 胡一军, 温标, 马永超, 温海桥, 温东辉, 温久坤
【申请人】深圳安格锐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