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310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槽。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布线方式中,最常用的布线方式就是从直流或交流电源总线直接引出电线,再将电线接到插座上。这时,该插座就可以作为电源以提供生产或办公用电。为了保证所述电线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通常将电线放置在塑胶或钣金材质的线槽内。
可见,目前应用的布线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或办公环境加工出不同长度的大量电线,大量的人工操作降低了布线效率。再有,如果生产或办公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线槽长度、电线长度都可能要随着变化,这时就要重新加工原有线槽的长度,还要对原有电线进行拆线及重新加工长度的操作。这导致布线效率低下,并且电线和线槽会不可避免地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槽,以适应多种生产或办公环境的布线要求,减少布线时的电线和线槽浪费,提高布线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该线槽包括线槽壳体;至少一个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安装于所述线槽壳体内,用于传导电流。
所述电流传导接线器件是用于传导直流电的直流电传导件和/或用于传导交流电的交流电接线器件。
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直流插座,所述直流电传导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直流插座相连;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交流插座,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交流插座相连。
所述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直流插座之间进一步串联有保护装置;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与所述交流插座之间进一步串联有保护装置。
所述保护装置是空气开关。
所述直流电传导件包含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和/或接地的接地铜排,该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的方式是分别从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线扣上引出电线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和/或从接地铜排的线扣上引出电线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是接线块,该交流电接线器件与所述交流插座相连的方式是从接线块的接线端子上引出电线与所述交流插座相连。
所述铜排的形状是条状或片状;所述铜排上包有绝缘材料。
所述线槽壳体内安装有绝缘支撑架,所述铜排被固定在该绝缘支撑架上。
所述线槽壳体上进一步安装有可以盖在该线槽壳体上的线槽盖,该线槽盖上开有插座走线口和保护装置探出口;所述直流插座、交流插座分别安装在该线槽盖上的插座走线口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线槽壳体的前端和/或后端进一步设置有连接件,两个线槽壳体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两个线槽中的直流电传导件通过导电件相连;两个线槽中的交流电接线器件通过电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槽包括线槽壳体和至少一个电流传导接线器件,该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安装于所述线槽壳体内,用于传导电流。
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槽,可以适应多种生产或办公环境的不同布线要求,布线灵活性很强。并且,在生产或办公环境发生变化时,线槽内已经设置的走线不需要拆下来;如果线槽长度需要变化,只需相应加减连接的线槽数量即可,使得布线时的产生的线槽以及电线浪费被大大降低,布线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另外,由于所述线槽中有不小的空间,所以还可以在进一步将生产或办公环境中连接好的网线、电话线等接线放置于所述线槽中,使得线槽中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生产或办公环境中的布线更加井井有条。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该线槽包括线槽壳体;至少一个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安装于所述线槽壳体内,用于传导电流。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线槽结构图。塑胶或金属材质的线槽壳体1中主要包括两种器件,一种器件是用于传导直流电的直流电传导件,其在图1中表现为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另一种器件就是用于传导交流电的交流电接线器件,其在图1中表现为接线块5、接线块16、接线块17、接线块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槽则主要由上述的线槽壳体1、直流电传导件以及交流电接线器件组成。
下面,先对线槽壳体1中包括的所述直流电传导件进行描述。
作为直流电传导件,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如不是图1所示的排状,而是条状、长圆柱状、片状等。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也可以采用任何可导电的材质,如铁、铝等,这里称之为铜排只代表以铜为例。
图1中,正极铜排2与直流总线电源等直流电源中的正极相连,负极铜排3与直流总线电源等直流电源中的负极相连,地线铜排4则接地。这样,正极铜排2与负极铜排3上就传导有直流电。
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由支撑架7这样的多个支撑架固定在线槽壳体1内,地线铜排4则由支撑架8这样的多个支撑架固定在线槽壳体1内,所述支撑架通常是绝缘材质。这种支撑架固定方式主要是考虑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彼此之间,以及与线槽壳体1之间能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使用支撑架,而是使用其它绝缘器件、应用其它任何方式将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设置于线槽壳体1中。
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设置在线槽壳体1中的位置也可以不像图1中这样,而是将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设置在线槽壳体1中的任何位置,只要保证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之间、以及与其它器件之间绝缘即可。
再有,线槽壳体1中并不是必须设置有地线铜排4,但出于安全考虑,在某些供电电压较大、电流较强的生产、办公环境中,最好还是在线槽壳体1中设置有接地的地线铜排4。
在布线时,可以从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上的线扣9这样的线扣上引出电线,并将该电线上未与上述铜排相连的一端与插座14相连即可。上述铜排与插座14这样的每个插座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分别从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上的一个线扣9这样的线扣上引出一跟电线,再分别将每跟电线上未与上述铜排相连的一端与插座14这样的同一个插座相连,上述电线与插座的相连方式可以遵循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还可以不将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上的所述线扣通过电线直接与所述插座相连,而是在该线扣与插座之间串联一个空气开关6这样的空气开关,或串联其它的短路、过载等保护装置;使得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上的电压过大、电流过强时,所述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能自动断开,防止与该保护装置相连的所述插座发生烧坏等用电危险情况。
当然,为了保证用电安全,通常需要在线槽壳体1上盖上线槽盖11,线槽盖11可以通过铰链连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线槽壳体1上。这时,就需要在线槽盖11上相应留出空气开关探出口13以及插座走线口12。其中,空气开关探出口13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所述空气开关这样的保护装置进行开/关状态设置(也可以将空气开关探出口13总称为保护装置探出口13);而设置插座走线口12则是为了使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上引出的电线,以及从所述空气开关这样的保护装置上引出的电线能顺利连接到插座14上。并且,由于设置了线槽盖11,还可以将插座14设置在线槽盖11上与插座走线口12对应的位置上。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在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地线铜排4上分别包上绝缘热缩套管、绝缘塑胶套管等绝缘材料,并且各铜排截面大小可以根据其传导的电流强度进行相应设置。
由以上所述可见,由于所述铜排能够传导直流电,所以用户就可以从与所述铜排相连的插座14上轻松地得到直流电。
接下来,再对线槽壳体1中包括的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进行描述。
作为交流电接线器件,接线块5、接线块16、接线块17、接线块18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接线块,每个接线块上可以设置有任意数量的接线端子10,只要保证每个接线块上的所述接线端子数量,能满足目前应用的三项四线制或三项五线制所需要的接线端子数量即可。
图1中,各接线块中的某个接线块(假设是接线块5)与交流总线电源等交流电源相连,相连的方式通常为目前应用的三项四线制或三项五线制等方式,接线块5、接线块16、接线块17、接线块18彼此串联。这样,各接线块上就传导有交流电。上述各接线块设置在线槽壳体1中的位置也可以不像图1中这样,而是将某些接线块按照实际情况设置于线槽壳体1的侧壁等位置。图1中共有四个接线块,在实际应用中则可以只在线槽壳体1中设置一个接线块。
在布线时,可以从接线块5等接线块的接线端子10这样的接线端子上引出电线,并将该电线上未与上述接线块相连的一端与插座14中未与所述铜排相连的空插座相连即可。上述接线块与插座14这样的每个插座的具体连接方式是(以接线块5为例)从接线块5的接线端子上引出几跟电线,并且保证这几跟电线满足目前应用的三项四线制或三项五线制的交流电供电方式。之后,分别将所述几跟电线中每跟电线上未与接线块5相连的一端与插座14这样的同一个插座相连,上述电线与插座的相连方式可以遵循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
在应用上述方法从接线块5等接线块的接线端子10这样的接线端子上引出电线,并将该电线与插座14相连时,应尽量保证各接线块所传导的交流电能够达到三项平衡,以避免电能浪费。
为了将与所述直流电传导件相连的插座与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相连的插座相区别,可以将与所述直流电传导件相连的插座称为直流插座,而将与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相连的插座称为交流插座。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还可以不将所述接线块上的所述接线端子通过电线直接与所述插座相连,而是在所述接线端子与插座之间串联一个空气开关6这样的空气开关,或串联其它的短路、过载等保护装置;使得所述接线块上的电压过大、电流过强时,所述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能自动断开,防止与该保护装置相连的所述插座发生烧坏等用电危险情况。当然,也可以在各接线块之间串联上述的保护装置,还可以在接线块5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串联上述的保护装置。
当线槽壳体1上盖有线槽盖11时,线槽盖11上的插座走线口12同样可以使所述接线块上引出的电线,以及所述接线块通过所述空气开关这样的保护装置引出的电线能顺利连接到插座14上。
由以上所述可见,由于所述接线块能够传导交流电,所以用户就可以从与所述接线块相连的插座14上轻松地得到交流电。
由以上所述可见,线槽壳体1中至少设置有正极铜排2、负极铜排3这样的直流电传导件,还至少设置有一个接线块5这样的接线块;至于所述保护装置、线扣、接线端子,以及所述插座等器件的数量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所述直流电传导件之所以以铜排的方式进行设置,是因为在生产、办公环境中所应用的电源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较强的电流,所以要应用导电能力较强的铜排这样的直流电传导件,而不能应用普通的电线。但当传导的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均较弱时,也可以不应用所述的铜排而是应用所述接线块等接线器件传导直流电。
应用所述接线块等接线器件传导直流电的方法与前述的应用交流电接线器件传导交流电的方法相同,即以电线引线的方式从直流总线电源等直流电源上将直流电引到所述接线块上,这时可以应用电线将该接线块与所述插座相连,使用户可以从该插座上获得直流电。当然,如果线槽中有多个用于传导直流电的接线块,那么就将这些接线块串联起来,并通过电线将每个接线块与不同的插座相连,使用户可以从这些插座上获得直流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在所述线槽中设置一个用于传导直流电的所述接线块。
在实际生产、办公环境中布线时,可以灵活设置线槽壳体1的长度。如果布线长度很长,可以将线槽壳体1这样的多个线槽壳体连接起来,以满足布线长度要求。这时候,图1中所示的线槽壳体1上的连接片15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将两个线槽壳体1这样的线槽壳体连接起来。该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螺钉连接、铰链连接等。连接片15通常被设置在线槽壳体1的前端和/或后端。
当然,可以是片状、条状等任意形状的连接件,只要连接片15能将所述两个线槽壳体连接起来即可。
除了将上述的两个线槽壳体连接起来以外,还要将两个线槽壳体邻接端的两个接线块通过电线等导电件连接起来,具体的连接方式与前述的一个线槽壳体内两个接线块的连接方式相同。当然,还要将两个线槽壳体内的所述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地线铜排分别连接起来,具体的连接方式(只以所述正极铜排为例)可以是将两个线槽壳体邻接端的所述两个正极铜排的末端通过导电件连接起来,该导电件形状不定,可以是铜、铁等任何可导电的材质;也可以是电线。该导电件与所述两个正极铜排中的每个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铰链连接等连接方式。
所述两个线槽壳体邻接端的所述两个负极铜排、以及两个地线铜排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的两个正极铜排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或不同;当然,上述的两个正极铜排之间也可以应用其它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只要所述两个正极铜排、两个负极铜排、以及两个地线铜排之间分别能彼此连接并传导直流电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设置不同的两个线槽壳体中的两个直流电传导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应用上述的铜排之间的连接方式,将两个相连线槽壳体中的铜排彼此连接,或将两个不相连线槽壳体中的铜排彼此连接。还可以灵活设置不同的两个线槽壳体中的两个交流电接线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应用上述的接线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将两个相连线槽壳体中的接线块彼此连接,或将两个不相连线槽壳体中的接线块彼此连接。
再有,无论是在上述两个相连的线槽壳体中,还是在多个相连的线槽壳体中,只要有一个线槽壳体包含的所述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直流电源相连即可;同样,只要有一个线槽壳体包含的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与所述交流电源相连即可。
另外,图1所示的所述线槽中即设置有所述直流电传导件,又设置有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只在该线槽中设置有所述直流电传导件,或只在该线槽中设置有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这时,可以将所述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统称为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可见,本发明的关键就在于在所述线槽中设置有所述电流传导接线器件,至于该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具体是直流电传导件还是交流电接线器件还是两者皆有,则并不重要,只要该线槽具有较强的布线灵活性并且可以适应多种生产或办公环境的不同布线要求即可。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槽,可以适应多种生产或办公环境的不同布线要求,布线灵活性很强。并且,在生产或办公环境发生变化时,线槽内已经设置的走线不需要拆下来;如果线槽长度需要变化,只需相应加减连接的线槽数量即可,使得布线时的产生的线槽以及电线浪费被大大降低,布线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另外,由于所述线槽中有不小的空间,所以还可以在进一步将生产或办公环境中连接好的网线、电话线等接线放置于所述线槽中,使得线槽中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生产或办公环境中的布线更加井井有条。
权利要求1.一种线槽,其特征在于,该线槽包括线槽壳体;至少一个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安装于所述线槽壳体内,用于传导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导接线器件是用于传导直流电的直流电传导件和/或用于传导交流电的交流电接线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直流插座,所述直流电传导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直流插座相连;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交流插座,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交流插座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直流插座之间进一步串联有保护装置;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与所述交流插座之间进一步串联有保护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是空气开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传导件包含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和/或接地的接地铜排,该直流电传导件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的方式是分别从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的线扣上引出电线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和/或从接地铜排的线扣上引出电线与所述直流插座相连;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是接线块,该交流电接线器件与所述交流插座相连的方式是从接线块的接线端子上引出电线与所述交流插座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的形状是条状或片状;所述铜排上包有绝缘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壳体内安装有绝缘支撑架,所述铜排被固定在该绝缘支撑架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壳体上进一步安装有可以盖在该线槽壳体上的线槽盖,该线槽盖上开有插座走线口和保护装置探出口;所述直流插座、交流插座分别安装在该线槽盖上的插座走线口所对应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壳体的前端和/或后端进一步设置有连接件,两个线槽壳体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两个线槽中的直流电传导件通过导电件相连;两个线槽中的交流电接线器件通过电线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该线槽包括线槽壳体;至少一个电流传导接线器件,安装于所述线槽壳体内,用于传导电流。所述电流传导接线器件是用于传导直流电的直流电传导件和/或用于传导交流电的交流电接线器件。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直流插座,所述直流电传导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直流插座相连;所述线槽上进一步设置有交流插座,所述交流电接线器件进一步通过电线与该交流插座相连。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线槽适应多种生产或办公环境的布线要求,能够减少布线时的电线和线槽浪费,并且提高了布线效率。
文档编号H02G3/04GK2798381SQ20052001734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朱晓斌, 张新纪, 刘元雨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