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弯曲半径弯管方法

文档序号:7287310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弯曲半径弯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建筑电气配管时实现大弯曲半径弯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电气配管的国家标准中,暗配管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不小于配管管径的6倍,最好在10倍以上。但是,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当管子在楼板和墙体之间转向,或从墙体转向另一个与之相交成某种角度(常见的是90度)的墙体时,由于管子在与楼板或墙体(包括与之相连的横梁,如果存在的话,下同)表面垂直的方向的偏转受到楼板或墙体厚度的限制,按现有的弯管方法,实现6倍甚至10倍以上配管管径的弯曲半径是很困难的,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是不现实的。
在图1中,管子的中轴线在转弯前后都与楼板和墙面的交线垂直,a和b分别是管子在与楼板和墙体表面垂直的方向所容许的最大偏差。那么,管子从楼板A直接转向墙体B时,所能实现的最大转弯半径R由下列公式确定R=r+D/2;r2=(r-a)2+(r-b)2(其中r≥a,r≥b)另一方面,从配线的角度看,弯曲半径越大,穿过电气配管中的线缆越容易敷设和更换,线缆在敷设时受到的损伤也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弯管方法能够解决由于楼板和墙体的厚度限制无法实现大弯曲半径弯管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管子先沿着楼板(不超出楼板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至楼板和墙体相交位置后再沿着墙体(不超出墙体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这两个弯在相接点要平滑相切连接。切线与楼板和墙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应足够小,以满足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限制。在这两个偏离距离都为零的极端情况下,切线与交线应平行。
按本发明实现的弯管弯曲半径不再受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距离的限制。
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管子在墙体与墙体之间、地面和墙体之间,以及明装管子的转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目前电气配管的弯曲方法示意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实例示意图(立体图)图3是上述实例的三视4是另一种实施实例的三视中,A.楼板,B.墙体,D.管径,R.弯曲半径,a.管子在楼板内与楼板垂直方向的最大容许偏离距离,b.管子在墙体内与墙面垂直方向的最大容许偏离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两种1、利用模具批量生产不同规格型号的大弯曲半径弯管;2、利用弯管设备(如弯管弹簧)加工成大弯曲半径弯管或把管子的一部分加工成大弯曲半径弯管。
在图3和图4实例中,整个连续弯的弯曲半径R与最大容许偏离距离a和b无关。在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弯曲半径R。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建筑电气配管时使用的大弯曲半径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管子在楼板和墙体之间变向时,先沿着楼板(不超出楼板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至楼板和墙体相交位置后再沿着墙体(不超出墙体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沿着楼板的大弯曲半径的转弯与沿着墙体的大弯曲半径的转弯在相接点平滑相切连接,切线与楼板和墙面之间的交线之间的夹角应足够小,以满足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限制,在这两个偏离距离都为零的极端情况下,切线与交线应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再受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距离限制。
全文摘要
一种在建筑电气配管时实现大弯曲半径弯管的方法。它能够解决管子在楼板和墙体之间变向时由于楼板和墙体的厚度限制无法实现大弯曲半径弯管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管子先沿着楼板(不超出楼板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至楼板和墙体相交位置后再沿着墙体(不超出墙体对管子的空间位置限制)作大弯曲半径的转弯。这两个弯在相接点要平滑相切连接。切线与楼板和墙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应足够小,以满足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限制。在这两个偏离距离都为零的极端情况下,切线与交线应平行。按本发明实现的弯管弯曲半径不再受楼板和墙体对管子在垂直于楼板和墙体方向上的偏离距离的限制。
文档编号H02G1/00GK1832282SQ20061003490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许军 申请人:许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