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223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应用于诸如客车、公共汽车或者卡车等的车辆的旋转 电动机。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2006-166554 (JP-A-2006-166554)描述了一种车轮组件,该车轮组件对于每一个车轮设置有轮内电机和减速机构。 此电机组件将用作驱动源的电机从车辆内侧重排到车轮的内周侧,形成车 轮组件的一部分,以便有效地利用车辆内的空间,有效地利用车轮的内周 侧的多余工件,降低车辆的地板高度,省去诸如驱动轴和差动齿轮之类的 驱动力传递装置,精细控制每一个车轮组件的速度和扭矩以及控制车辆姿 态等。这类具有轮内电机的车轮组件具有转向节,所述转向节形成常规悬架 装置的一部分,并且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车轮组件。转向节被布置在构成悬 架装置的弹簧或者减震器的车轮组件侧,因此在行驶、制动、转向或者在 崎岖道路上驾驶等时直接(即,不经由弹簧或者减震器)接收从地面输入 到形成车轮组件的一部分的轮胎的力。因此,施加在用于车轮组件中的轮 内电机(即旋转电动机)的力相对大于施加在布置在车辆中的旋转电动机 的力。旋转电动机通过如下方式被冷却通过在定子和形成旋转电动机的一 部分的壳体之间的间隙中供应还用作润滑剂的冷却剂。然而,如上所述, 在应用于具有轮内电机的车轮组件的旋转电动机中,更大的力被施加在旋 转电动机上,这使得壳体易于变形并且定子易于相对于壳体移动。因此, 定子和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不恒定,这使得难以在整体上使得均匀的冷 却剂流量通过间隙。结果,不能保证良好的冷却性能。此外,壳体和定子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不利地影响电机性能。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更好的冷却性能并且防止壳体和定子 之间的相互干扰的旋转电动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动机设置有转 子、定子以及包围所述转子和定子的包围构件,并且还包括引导构件,所 述引导构件将冷却所述旋转电动机的冷却剂引导到所述定子和所述包围构 件之间的间隙中。顺带地,旋转电动机不限于电机,即其还可以是发电机或速度发生 器,只要其设置有转子、定子和包围转子和定子的包围构件。包围构件是 指壳体。在根据此方面的旋转电动机中,所述引导构件也可由弹性多孔体形 成。此弹性多孔体的一个典型示例是海绵材料。根据此结构,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在旋转电动机上,使得包围构件发生 大的变形并且定子和包围构件之间的间隙不是恒定的,弹性多孔体也可以 使得冷却剂能够被均匀地引导到定子和包围构件之间的间隙中,由此使得 旋转电动机能够被均匀地冷却。结果,可以确保良好的冷却性能。顺带 地,定子和包围构件之间的间隙可以是指轴向和径向之一上的间隙或者轴 向和径向两者上的间隙。或者,在旋转电动机中,所述引导构件可由植绒构件形成。此植绒构 件的典型示例是合成树脂片,该合成树脂片上设置有像刷子一样的合成树 脂毛。或者,在旋转电动机中,所述引导构件可由具有沟槽部分的合成树脂 体形成。顺带地,例如,引导构件,即合成树脂体,可以通过模铸与定子 的外周表面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其与包围构件相对的表面中形成有用于引 导冷却剂的沟槽部分以及限定所述沟槽部分的壁部分。合成树脂体和定子 被插入到包围构件中。此外,所述旋转电动机还可以设置有其中存储所述冷却剂的存储部分,并且所述弹性多孔体的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存储部分中。存储部分的典 型示例是设置在包围构件中的贮液器。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能够确保更好的冷 却性能并且能够防止壳体和定子之间的相互干扰。


通过参考附图,根据以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 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相似标号用于表示相似元 件,其中图1是已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 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已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示例的电机 的轮内电机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已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 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己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 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已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 组件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图5所示的轮内电机的引导构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和附图中,将以示例性实施例来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已经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组 件的剖视图,图2是已经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示例 的电机的轮内电机组件的剖视图。这些剖视图包括了电机的中心轴线。轮内电机组件1包括电机2,减速机构3,输出轴4,车轮5,上臂 6,下臂7,制动盘转子8,以及钳式制动器9。电机2和减速机构3设置在圆筒形车轮5的内周侧的位置上。电机2是轮内电机。电机2是同步电机(即旋转电动机),其包括壳体10,定子11,线 圈12,以及转子13。电机2由没有示出的变频器驱动。壳体10由铝合金 制成,并且形成保持定子11的外周表面的包围构件,并且包围定子11、 线圈12、转子13以及减速机构13。上臂6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A臂。上臂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 外侧经由球接头连接到壳体10的上部。上臂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 连接到没有示出的车身侧的悬架构件上。类似地,下臂7是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A臂。下臂7在车辆宽 度方向上的外侧经由球接头连接到壳体10的下部。下臂7在车辆宽度方 向上的内侧连接到没有示出的车身侧的悬架构件上。下臂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部的一部分连接到没有示出的减震器的 缸体的下端部。减震器的杆经由衬套连接到车身侧。没有示出的圈簧被设 置在减震器的杆的外周侧。定子11包括定子芯和线圈12,所述定子芯由层叠在一起的磁性铁片 形成,所述线圈12缠绕在多个形成在定子芯的内周侧上的齿上。转子13 由转子芯形成,所述转子芯由层叠在一起的磁性铁片形成,其中内嵌有永 磁体。在具有这类结构的电机2中,当变频器向设置在定子11中的线圈12 供应三相交流电流时,旋转磁场被产生。设置有永磁体的转子13被朝向 旋转磁场吸引,从而旋转。减速机构3是已知的行星齿轮组,其由太阳轮14,轮架15,行星齿 轮16和齿圈17形成。太阳轮14在内周侧的一部分以圆柱形方式延伸到在 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太阳轮1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的端部被 联接到转子13的内周侧部分。轮架15的内周侧部分以圆柱形方式延伸到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轮架1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外周表面 抵靠壳体10。轮架1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由轮架内轴承18相对于壳体10以可 旋转方式支撑。轮架1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由轮架外轴承19相对于壳体1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太阳轮轴承20被设置在太阳轮14和轮架15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之间。此太阳轮轴承20相对于太阳轮14以可旋 转方式支撑轮架15。转子13由转子轴承21相对于壳体1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并且输出轴 4由输出轴轴承22相对于壳体10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在输出轴4和壳体 10之间,紧邻输出轴轴承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设置油密封23。输出轴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部分是直径大于壳体10的盘形。 此盘形部分的外周部分由螺栓紧固到车轮5的内周侧部分。同样,制动盘 转子8由螺栓紧固到输出轴4的盘形部分的外周侧部分的在车辆宽度方向 上的内侧。没有示出的轮胎的胎圈部分被安装到车轮5的胎圈座部分,并且由车 轮5的外周表面和轮胎的内周表所限定的空间被填充预定气压的空气。钳式制动器9的根部被固定到壳体10,并且钳式制动器9的制动片被 面向制动盘转子8的两侧布置。根据此结构,当电机2由没有示出的变频器驱动时,电机2的驱动器 以减速机构3的预定减速比依次传递到转子13、太阳轮14、行星轮16、 轮架15、输出轴4和车轮5。驱动力然后由没有示出的轮胎传递到地面, 以驱动车辆。在输出轴4的设置太阳轮14 一侧的部分中钻出在轴向上延伸的轴中 心通道24。在输出轴4中钻出供应通道25,使其从轴中心通道24的在车 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延伸到输出轴4的外周表面,所述供应通道25 向在壳体IO和定子1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之间形成的空间供应还充 当润滑剂的冷却剂。此外,供应通道26被设置在太阳轮14联接转子13的 内周侧部分的部分中,供应通道26将来自供应通道25的冷却剂供应到在 壳体IO和定子ll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之间形成的空间。此外,在输出轴4中供应通道27,使其在太阳轮轴承20在车辆宽度 方向上的内侧的位置从轴中心通道24延伸到输出轴4的外周表面,所述 供应通道27向减速机构3供应冷却剂。而且,转子轴承21是未密封的轴 承,其没有油密封,由此形成将来自供应通道25的冷却剂供应到在壳体IO和定子1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间的供应通道。贮液器28被形成在壳体10的下部中,所述贮液器28形成用于存储冷 却剂的存储部分。内部齿轮泵29被设置在输出轴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 内侧端上。此外,连接贮液器28与泵29的连接通道30被设置在壳体10 中。利用这种结构,当电机2由没有示出的变频器驱动时,输出轴4以预 定的减速机构3减速齿轮速度旋转。此旋转力驱动泵29,所述泵29然后 将冷却剂从贮液器28通过连接通道30供应到轴中心通道24。供应到轴中 心通道24的冷却剂首先由输出轴4的离心力通过供应通道25和供应通道 26供应到在壳体IO和定子ll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之间形成的空间。 然后,冷却剂被供应到壳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在径向上的间隙,以主要 冷却定子11,此后,冷却剂被供应到定子和转子13之间的在径向上的间 隙,以主要冷却定子11和转子13。而且,输出轴4的离心力使得被供应到轴中心通道24的冷却剂流动 通过供应通道25和转子轴承21,进入在壳体10和定子11在车辆宽度方 向上的外侧之间形成的空间。而且,此冷却剂被供应到壳体IO和定子11 之间的在径向上的间隙,以主要冷却定子11,此后,冷却剂被供应到定子 和转子13之间的在径向上的间隙,以主要冷却定子ll和转子13。此外,输出轴4的离心力还使得被供应到轴中心通道24的冷却剂通 过供应通道27流动到形成减速机构3的太阳轮14、轮架15、行星轮16和 齿圈17。结果,冷却剂冷却这些齿轮,并且还充当润滑剂,以降低它们之 间的摩擦。这样,被供应到壳体10和定子11之间的间隙、转子13和定子11之 间以及减速机构3的冷却剂通过重力再次返回到贮液器28,由泵29再从 DG液器28抽吸,并且供应到轴中心通道24。当冷却剂以此方式在壳体10 内部循环,其吸收由电机2和减速机构3的各个部分产生的热量,并且将 所吸收的热量传到壳体10。然后,热量从壳体10的外周表面和没有示出 的设置在壳体10的外周表面上的冷却散热片释放到外部空气,由此冷却 整个轮内电机组件l。在此,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改进示例中,由弹性多孔体形 成的海绵材料31被设置在图1和2所示的区域中,作为用于将冷却剂引导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的引导构件。根据此示例性实施例1的结构,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在电机2上,使得 壳体IO发生大的变形并且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不是恒定的,海绵 材料31也可以使得冷却剂能够被均匀地引导到定子11和壳体IO之间的间 隙中,由此使得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结果,可以确保良好的冷却性 能。顺带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是指轴向上或者径向上或者这 两个方向上的间隙。就是说,海绵材料31可以仅仅被设置在轴向上的间 隙中,如图1所示(即,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或者设置在轴向上的间隙 和径向上的间隙中,如2所示(即,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示例)。可 以大致根据电机2的哪个部分表现出大的温度升高来确定是仅仅在一个间 隙中还是在两个间隙中设置海绵材料31 。并且,海绵材料31的多个孔用于暂时保持冷却剂。因此,已经被引 导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中的冷却剂被暂时保持,由此防止了由 于重力和作用在电机2上的力而立即向下流到处于壳体10的底部的贮液 器28中。因此,冷却剂能够有效地从壳体IO和定子ll带走热量,由此提 高了电机2的冷却性能。并且,即使壳体IO和定子ll之间的间隙由于壳体IO和定子11的尺 寸公差而不恒定,海绵材料31也可以被插入该间隙中,并且间隙的不均 匀性被海绵材料31的弹性吸收。以此方式插入间隙中的海绵材料31的冷 却剂引导作用使得冷却剂能够被均匀地引导到定子11和壳体IO之间的间 隙中,由此使得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结果,可以确保良好的冷却性 能。此外,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到电机2上,海绵材料31的弹性也抑制了 壳体10的变形或者抑制了定子11相对于壳体10的移动。因此,可以防止 壳体IO和定子ll之间的相互干扰,这使得壳体IO所需的变形强度能够被 减小,由此减小了壳体10的重量,由此又减小了电机2的总重量。并且,壳体IO和定子ll之间的相互干扰损伤定子11,并且更具体而言损伤线圈12,因而设置海绵材料31还防止了电机2性能的下降。而 且,定子11 (更具体而言线圈12)的强度不必那么高,使得定子11可以 更小和更轻,这使得制造成本可以被降低。此外,海绵材料31的弹性可以吸收壳体10和定子11的尺寸公差。因 此,壳体IO和定子11所允许的尺寸公差可以被放松,这提高了壳体IO和 定子ll的生产率,并且减小了制造成本。[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将下面的结构添加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或者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改进 示例中所描述的结构,使得p液器28中的冷却剂的性能稳定。下面,此 结构将被称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图3是己经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 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组件的剖视图。此剖视图包括电机的中心轴 线。顺带地,轮内电机组件1和电机2的基本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相同, 因而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多余的描述将被省略。如图3所示,根据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2设置有延伸部分 31a,在该延伸部分31a中,海绵材料3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延伸 到贮液器28内。根据此结构,除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之外,海绵材料31 的延伸部分31a中的孔暂时地保持冷却剂,这防止了贮液器28中的冷却剂 突然移位或者防止了由因为整个电机2振动导致的冷却剂泼溅所产生的噪 音,即使在大的力被施加到电机2的情况下。此外,防止了空气与冷却剂 混合,由此防止了空气被抽入到构成轮内电机组件1的冷却系统的一部分 的泵29中。[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海绵材料31被用作引导构 件,用于将冷却剂引导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或者,也可以使用诸如下面所述的另一种方式。下文将描述描述此方式的第三示例性实施 例。图4是已经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组件的剖视图。此剖视图包括电机的中心轴线。顺带地,轮内电机组件1和电机2的基本结构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相同,因而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多余的描述将被省 略。如图4所示,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2中,植绒片41被设置 在壳体10的内周表面上,作为形成引导构件的植绒构件。植绒片41是合 成树脂制成的片41a,所述片41a上具有像刷子一样的也是由合成树脂制 成的短毛41b。根据此结构,即使壳体IO发生大的变形,使得定子11和壳体10之间 的间隙不恒定,设置在植绒片41上的多根毛41b也引导冷却剂,使得其 流到定子11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中。因此,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 由此确保良好的冷却性能。并且,类似于海绵材料31,植绒片41也通过其上的多根毛41b暂时 保持冷却剂。结果,被引导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的冷却剂被临 时地保持,由此防止其由于重力和作用在电机2上的力立即向下流到壳体 10的底部处的贮液器28中。因此,冷却剂能够有效地从壳体IO和定子11 带走热量,由此提高了冷却性能。并且,即使壳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间隙由于壳体IO和定子11的尺 寸公差而不恒定,植绒片41也可以被插入该间隙中,并且间隙的不均匀 性被植绒片41的弹性吸收。结果,冷却剂可以被均匀地引导到壳体10和 定子11之间的间隙中,由此使得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因此,可以 确保电机2的良好冷却性能。此外,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在电机2上,植绒片41的弹性也抑制了壳 体10的变形或者抑制了定子11相对于壳体10的移动。结果,可以防止壳 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相互干扰,这使得壳体IO所需的变形强度可以被显 著降低,由此减小了壳体10的重量,这回过头又减小了电机2的总重并且,壳体IO和定子11 (更具体而言线圈12)之间的相互干扰损伤定子ll,因而设置植绒片41还防止了电机2性能的下降。而且,定子ll的强度不必那么高,使得定子11可以更小和更轻,这使得制造成本可以 被降低。此外,植绒片41的弹性可以吸收壳体10和定子11的尺寸公差。因 此,壳体IO和定子11所允许的尺寸公差可以被放松,这提高了壳体10和 定子ll的生产率,并且减小了制造成本。顺带地,与如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海绵材料31用作 引导构件时相比,如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将植绒片41用于引导构件可 以获得下面的效果。就是说,植绒片41被仅仅设置在壳体IO的内周表面上。因此,可以 减少将定子11组装到壳体IO上所需的工时数,这较之在第一和第二示例 性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提高了电机2的生产率。并且,较之海绵材料 31,利用植绒片41,可以抑制由于混合在冷却剂中的异物和磨损形成的颗 粒导致的堵塞。并且,即使在发生堵塞这样的不太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 容易地去除异物和磨损形成的颗粒。[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在前面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植绒片41被用作引导构件,用于将 冷却剂引导到定子ll和壳体IO之间的间隙。或者,也可以使用诸如下面 所述的另一种方式。下文将描述描述此方式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图5是已经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的轮内电机组 件的剖视图。此剖视图包括电机的中心轴线。图6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 例的电机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顺带地,轮内电机组件1和电机2的基本结构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 相同,因而相同的构成元件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多余的描述将被省 略。如图5所示,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冷却剂引导到壳体10和定 子11之间的间隙中的引导构件由圆筒状合成树脂体51制成。顺带地,此合成树脂体51通过模铸与定子11的外周表面侧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用于引导冷却剂的沟槽部分51a,所述沟槽部分51a沿轴向延伸,形成在与 壳体10相对的外周表面的上部中,如图6所示。同样如图6所示,合成树 脂体51还具有多排壁部分51b以及多个沟槽部分51c,所述壁部分51b从 沟槽部分51a在圆周方向上在两侧延伸,所述沟槽部分51c在圆周方向上 延伸,并且形成在壁部分51b之间。此外,此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机2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得壁部分 51b的外径大于壳体10的内径,并且将定子11和合成树脂体51插入到壳 体10中。顺带地,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管52被设置用于将已经从供 应通道27通过壳体1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内壁供应到外周侧的冷 却剂集中供应到沟槽部分51a,如图5所示。同样根据此结构,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到电机2上,使得壳体10发生 大的变形,并且定子11和壳体10之间的间隙不恒定,由合成树脂体51的 沟槽部分51a和沟槽部分51c形成的引导构件也可以将冷却剂均匀地引导 到定子11和壳体10之间的间隙中,由此使得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 结果,可以确保良好的冷却性能。顺带地,在此情况下的壳体IO和定子 11之间的间隙具体是指径向上的间隙。并且,合成树脂体51中形成有多排沟槽部分51c。这些沟槽部分51c 的形状效应使得其暂时地保持冷却剂。结果,被引导到定子11和壳体10 之间的间隙的冷却剂被临时地保持,由此防止其由于重力和作用在电机2 上的力立即向下流到壳体10的底部处的贮液器28中。因此,冷却剂能够 有效地从壳体IO和定子11带走热量,由此提高了冷却性能。并且,即使壳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间隙由于壳体IO和定子11的尺 寸公差而不恒定,圆筒状合成树脂体51也可以被插入该间隙中,并且间 隙的不均匀性被圆筒状合成树脂体51 (或更具体而言,壁部分51b)的弹 性吸收。因此,冷却剂可以被均匀地引导到壳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间隙 中,由此使得电机2能够被均匀地冷却。因此,可以确保良好的冷却性 能。此外,即使大的力被施加在电机2上,合成树脂体51的弹性也抑制了壳体IO的变形或者抑制了定子ll相对于壳体IO的移动。结果,可以防 止壳体IO和定子11之间的相互干扰,这使得壳体IO所需的变形强度可以 被显著降低,由此减小了壳体10的重量。并且,壳体IO和定子ll之间的相互干扰损伤定子11 (更具体而言线圏12),因而设置合成树脂体51还防止了电机2性能的下降。而且,定 子11的强度不必那么高,使得定子11可以更小和更轻,这使得制造成本 可以被降低。此外,合成树脂体51的弹性可以吸收壳体IO和定子11的尺寸公差。 因此,壳体IO和定子ll所允许的尺寸公差可以被放松,这提高了壳体IO 和定子ll的生产率,并且减小了制造成本。如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与如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由 海绵材料31形成引导构件时或者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植绒片41相 比,将合成树脂体51用于引导构件使得该引导构件能够通过模铸与定子 ll一体地形成,这提高了生产率。并且,通过粗略选择设置在合成树脂体51的外周表面上的沟槽部分 51a和51c的数量和方向,可以自由地设定冷却剂被引导的方向。结果, 可以将冷却剂集中引导到特定区域,该特定区域通过模拟或者实际测量被 预先发现经受严酷的温度。虽然在上面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祌和范围的情 况下可以以各种变化、修改或者改进来实施。本发明涉及可以应用于轮内电机组件的旋转电动机,所述轮内电机组 件对于每一个车轮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构。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动机确保 了更好的冷却性能,并且防止了壳体和定子之间的相互干扰,由此可有利 地用于使用轮内电机的各种类型的车辆,诸如客车、卡车、公共汽车等。 并且,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设置在存在来自外部的大的输入的位 置或者区域中的旋转电动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电动机(2),其设置有转子(13)、定子(11)、以及包围所述转子(13)和所述定子(11)的包围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动机(2)包括引导构件(31),所述引导构件(31)将冷却所述旋转电动机(2)的冷却剂引导到所述定子(11)与所述包围构件(10)之间的间隙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引导构件(31) 由弹性体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引导构件 (3.1)由弹性多孔体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引导构件 (31)由植绒构件形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植绒构件由合成 树脂植绒片形成,所述合成树脂植絨片上设置有合成树脂短毛。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引导构件 (31)由具有沟槽部分的合成树脂体形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具有所述沟槽部分的 所述合成树脂体设置有沿所述旋转电动机(2)的轴向延伸的沟槽部分、 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壁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壁部分之间的多个沟槽部 分。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具有所述沟槽部分的 所述合成树脂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包围构件(10)的内径。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具有所述沟槽部分的 所述合成树脂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包围构件(10)的内径。
10.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 动机(2)还包括其中存储所述冷却剂的存储部分,其中,所述弹性多孔体的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存储部分中。l.一种轮内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内电机组件包括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2),其中,所述旋转电动机(2)被设置用于车辆的每一个车轮,并且被 布置在车轮组件的内周侧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转子(13)、定子(11)以及包围所述转子(13)和定子(11)的包围构件(10)的旋转电动机(2),其还设置有引导构件(31),所述引导构件(31)将冷却所述旋转电动机(2)的冷却剂引导到所述定子(11)和所述包围构件(10)之间的间隙中。
文档编号H02K9/00GK101267139SQ20081000108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8日
发明者仓田史, 小林敏行, 池田幸一, 石田岳史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