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ups机柜布局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ups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096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ups机柜布局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ups机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才莫块化ups (不间断电源)机拒的布局结 构以及^f吏用该结构的ups才几才巨。
背景技术
中大容量(10-200kva容量)的ups产品的实现形式通常有 两种, 一种是整体结构, 一种是模块化结构。模块化ups的实现可 以将多个容量较小的ups冲莫块插入到才几拒中,共同形成一个大容量 的系统。它通过在线热插拔和模块间相互备份,从而便于操作和维 护、扩容升级也很方便。然而,目前的模块化ups散热性能差、安 全性不足,而且布线也不方l更。
实现模块化的一种方式是将模块连接到同一组汇流排上。模块
化ups的汇流排通常有交流ilr入汇流排组、直流4俞入汇流排组、交 流输出汇流排组。本实用新型就是才艮据这种方式而实现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散热性
能良好、安全性好、以及布线方便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该
才几拒布局结构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净皮分为中部区i或和两侧区
域,并且ups系统各组件合理布置在机拒中,该才几拒布局结构包括
UPS才莫块部,设置在内部空间中部区域的前部;以及多个汇流排部, i殳置在内部空间的两侧区i^。
具体地,该内部空间的两侧区域包括左前区域,设置在才几拒 左前侧;右前区i或,i殳置在才几拒右前侧;右后区;或,i殳置在才几拒右 后侧;以及左后区i或,i殳置在才几冲巨左后侧。
进一步,该汇流排部包4舌交流输入汇流排部,i殳置所述右前 区域B中;直流输入汇流排部,设置所述右后区域C中;以及交流 输出汇流排部,i殳置在所述左后区域D中。
此外,左前区域A为由顶框前横梁、底框前4黄梁、左侧顶框纵 梁、左侧底框纵梁、左侧中立柱、左侧前立柱、以及左侧门所形成 的空间;右前区域B为由机拒的顶框前横梁、底框前横梁、右侧前 立柱、右侧中立柱、右侧顶框纵梁、右侧底框纵梁以及右侧门所形 成的空间;右后区域C为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底框后横梁、右侧 的顶框纵梁、右侧底框纵梁、右侧中立柱、右侧后立柱及右侧门所 形成的空间;以及左后区域D为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底框后横梁、 左侧的顶框纵梁、左侧底框纵梁、左侧中立柱、左侧后立柱、以及 左侧门形成的空间。
具体地,机拒布局机构还包括后备走线部,i殳置在左前区域A中。
优选地,交流输入汇流排部包括多个交流输入汇流排,直流输 入汇流排部包括多个直流输入汇流排,交流输出汇流排部包括多个
交-;危i命出汇^U非。
优选地,交流输入汇流排、直流车ir入汇流排、以及交流输出汇 流排均倾斜或平行设置在机拒中。
4尤选;也,交流l命入汇流4非、直流1命入汇力充4非以及交流1#出汇流
排通过线缆连接到UPS模块部。
优选地,在左前区域和右前区域的前半部分中设置i殳备的其余 线缆。优选地,该4几拒的UPS才莫块部采用前后通风形式。
通过以上布局结构的UPS机拒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由于 前后通风的UPS模块的散热通道非常通畅,系统散热性能好;由于 汇流排;改在侧面,透过后门开的通风口,无法直接接触到汇流排, 因此汇流排不用保护就可以保证设备足够的安全性;并且由于UPS 模块后部没有任何设置,因此,对其后部进行生产或维护也4艮方便, 而且打开机拒后门显得更加整洁。


附图构成本"i兌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 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 示。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诸如用于120KVA系统的模块 ^匕UPS才几才巨;
图2a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UPS机拒取消 后门的机拒整体结构图2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UPS机拒取消 侧门的^)L拒的整体结构图2c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UPS机拒的横 截面3见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模块化UPS机拒空间功能划分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PS模块、汇流排以及 热插拔插座安装架在模块化UPS机枉中的布局结构,并同时显示了 UPS模块如何与汇流排进行电气连接;以及
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出了图4所示的布局结构在120KVA系 统UP S机拒中的应用的正面立体视图和背面立体视图(其中去掉了 后下门和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i兌明本实用寿斤型的实施例。
模块化UPS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N个功率模块、1个监控 模块、1个三相静态开关模块、配电部件。图l是示出了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诸如用于120KVA系统的模块化UPS机拒。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UPS机拒取消后 门的机拒整体结构图;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 化UPS机拒取消侧门的机拒的整体结构图;图2c示出了根据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UPS机拒的横截面图。
如图2所示,系统釆用600 (宽)x 800 (;果)x 2000 (高)的 标准19英寸才几拒,该4几拒没有前门,^旦有后门。图2c中所示出的 尺寸只供参考,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图3是图2所示的模块化UPS机拒空间功能划分图。图4示出 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PS模块、汇流排以及热插拔插座安装 架在模块化UPS机拒中的布局结构,并同时显示了 UPS模块如何 与汇流排进行电气连4妄。
如图3所示,该UPS机拒内部空间被划分为中部区域和两侧区域。
并且,如图3和图5所示,该模块化UPS机拒内部空间的两侧 区域包括左前区域A, ^殳置在该才几拒左前侧,其为由顶框前横梁 11、底框前横梁111、左侧顶框纵梁161、左侧底框纵梁(未示出)、 左侧中立柱171 、左侧前立柱173 、以及左侧门151所形成的空间; 右前区域B, "i殳置在该才几拒右前侧,其为由冲几拒的顶框前4黄梁11、 底才匡前4黄梁111、右侧前立4主176、右侧中立#主172、右侧顶4匡i从梁 162、右侧底冲匡S从梁(未示出)以及右侧门152所形成的空间;右 后区域C,设置在该机拒右后侧,其为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18、底 框后横梁181、右侧的顶框纵梁162、右侧底框纵梁、右侧中立柱 172、右侧后立片主174及右侧门152所形成的空间;以及左后区i或D, 设置在该机拒左后侧,其为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18、底框后横梁 181、左侧的顶才匡皇从梁161、左侧底冲匡^从梁、左侧中立柱171、左侧 后立#主175、以及左侧门151形成的空间。其中,右前区i或B和右 后区域C通过处于右侧的中立柱172间隔开;左前区域A与左后区 域D通过处于左侧的中立柱171间隔开。
如图4所示,在左前区域A中设置后备走线,在右前区域B 设置交流输入汇流排22,在右后区域C中设置直流输入汇流排23, 在左后区域D中i殳置交流输出汇流排26。并且,在该一几拒左右两 侧之间的区域的前部(即,该机拒内部空间中部区域的前部)设置 UPS才莫块21。也就是说,该UPS才莫块设置在由才几拒的顶框前4黄梁 11、底框前横梁111、顶框后横梁18、底框后横梁181、左右两侧 的顶框纵梁161、 162、左右两侧的底框纵梁以及形成的整个区域的 前部。
此外,在左右两侧的顶框纵梁161、 162之间位于UPS才莫块部 21的后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插座安装架24。通过从插座安装架24引 出的线缆25来连接UPS模块与各个汇流排。
每个汇流排(包括交流输入汇流排22、直流输入汇流排23以 及交流输出汇流排26 )在机柜的侧面都是倾斜设置的,以便于安装 螺钉,有利于在有限的深度空间中放下足够大小和数量的汇流排。 当然,如果空间足够,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平行于机拒侧面的放置 方式。
并且,该才几柜的前后两侧分别"i殳置有通风口 (如图4所示), 保证了 UPS模块的散热通道的通畅,有利于散热。
因此,乂人以上可以看出,系统完成装配后,才几拒后部,即,UPS 模块的后面的空间是没有遮挡的。这样,前后通风的UPS模块的散 热通道非常通畅,有利于散热;而且,对UPS一莫块后部进行生产或 维护也4艮方1"更;并且,汇流排;改在侧面,透过后门开的通风孔,无 法直接接触到汇流排。汇流排不用保护就可以保证设备足够的安全 性。
120KVA系统的UPS才几拒的正面,图5b是该才几拒的背面。120KVA 系统UPS除了 UPS模块外,还包括监控模块、静态开关模块及配 电模块部分。其中,机柜的顶部就是配电部分。系统的输入输出接
线就从机拒的顶部(即,顶框的前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广大区域) 进行。从机拒的背面图可以看到,汇流排被布置到机拒的侧面,而 才几柜UPS才莫块后部不^f又整洁而且空旷。
此外,如图3所示,该模块化UPS机拒还设置有前门楣12, 位于顶框前横梁11的前面。并且该UPS机拒还设置有装饰条13。
如图3中所显示的左前区i或A和右前区i或B的前半部分,根 据需要也可以作为设备其余线缆进出线的通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 新型,对于本领i或的l支术人员来i兌,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 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UPS机柜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布局结构具有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被分为中部区域和两侧区域,并且UPS系统各组件合理布置在所述机柜中,所述机柜布局结构包括UPS模块部(21),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中部区域的前部;以及多个汇流排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两侧区域。
2.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才莫块化UPS 4几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两侧区域包括左前区域A, i殳置在所迷 机拒左前侧;右前区域B,设置在所述机拒右前侧;右后区域 C, i殳置在所述4几冲巨右后侧;以及左后区i或D, i殳置在所述才几 才巨左后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多个汇流排部包括交流丰IT入汇流排部,设置所述右前区域B中;直流输入汇流排部,设置所述右后区域C中;以及交流车命出汇流排部,i殳置在所述左后区域D中。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左前区域A为由顶框前沖黄梁(11 )、底框前4黄梁(111)、 左侧顶框纵梁(161 )、左侧底框纟从梁、左侧中立柱(171 )、左 侧前立柱(173)、以及左侧门(151)所形成的空间;右前区 域B为由机拒的顶框前横梁(11 )、底框前横梁(111 )、右侧 前立柱(176)、右侧中立柱(172)、右侧顶4匡纵梁(162)、右 侧底框纵梁以及右侧门(152)所形成的空间;右后区域C为 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18)、底框后横梁(181)、右侧的顶框 纵梁(162X右侧底框纵梁、右侧中立柱(172)、右侧后立柱(174) 及右侧门(152)所形成的空间;以及左后区域D为 由机拒的顶框后横梁(18)、底框后4黄梁(181)、左侧的顶框 纵梁(161 )、左侧底框纵梁、左侧中立柱(171 )、左侧后立柱(175) 、以及左侧门(151)形成的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机拒布局才几构还包括后备走线部(27),,没置在所述 左前区i或A中。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莫块化UPS 一几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交流输入汇流排部包括多个交流输入汇流排(22), 所述直流输入汇流排部包括多个直流输入汇流排(23 ),所述 交流输出汇流排部包括多个交流输出汇流排(26 )。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交流输入汇流排(22)、直流输入汇流排(23)、以及 交流输出汇流排(26)均倾斜或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拒中。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交流输入汇流排(22)、直流输入汇流排(23)以及 交流输出汇流排(26 )通过线缆(25 )连接到所述UPS模块部。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才莫块化UPS才几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左前区域A和所述右前区域B的前半部分中i殳置 设备的其余线缆。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UPS机拒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拒的UPS才莫块部是采用前后通风形式。
11. 一种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才莫块化UPS 4几柜布局结构的UPS才几才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UPS机柜布局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机柜。该机柜布局结构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被分为中部区域和两侧区域,并且UPS系统各组件合理布置在机柜中,该机柜布局结构包括UPS模块部(21),设置在内部空间的中部区域的前部;以及多个汇流排部,设置在内部空间的两侧区域。该机柜布局结构通过合理划分机柜空间,将模块化UPS系统需要用到的汇流排组件放置在机柜左右两侧,从而使得UPS机柜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以下优点系统散热性能好、安全性好、机柜后部整洁、以及维护操作方便的效果。
文档编号H02B1/00GK201188515SQ200820000169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日
发明者刘刚可, 张新竹, 钫 方, 黄孝鹏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