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567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潜水电机的水循环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所有功率等级尤其是大功率电机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为 了提高电机效率和延长电机寿命,设计者通过相应的冷却系统或装置排出电 机产生的热量。对于潜水电机,通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在电机内自循环来达 到散热目的。目前使用的潜水电机,机座的外圆周上面加工有散热水道和散 热筋,转子的下部轴端装有循环水轮。电机工作时,水轮转动,循环水流从 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流出。从电机上端流出的水 流经散热水道自上而下流向电机下部,在散热水道内自上而下流动的水流将. 热量传递给外部水流,从而实现电机的散热。因为这种冷却方法主要通过机 座外部凸出来的散热水道及散热筋来实现,暂且称之为外水循环冷却结构。
这种外水循环冷却结构一旦遭遇大功率电机,就加大了电机外表面的焊
接工作量;由于电机外围的凸凹不平,使得电机表面易腐蚀;另外给电机的 清洗、维修造成诸多不便。
又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03277388.9: —种电主轴的定子冷却内隔水结 构。在电主轴里面有转子及定子,在定子外面有套筒及冷却水通道,其特征 是冷却水通道设置于套筒的内壁与内隔水套之间,并呈螺旋状设置于内隔 水套的表面,内隔水套安装于定子外面,内隔水套的厚度比套筒的厚度小。 进出水口设置于套筒的壁内,并与冷却水道联通。在内隔水套的两端与套筒 的接触面间设置密封圈。本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定子的冷却效果,简化加工 工艺,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但上述冷却水通道与在电机机座上设置冷却水道一样,距离电机热源较 远;且又增加了拆卸冷却水套这一道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外型美观,特别适合大型矿用潜水电机的内水循环冷 却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内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定子上的冷却水槽、机座和定子 形成的圆柱形腔体、冷却水道,冷却水道是冷却水槽与电机机座拼合形成的。
特别地,冷却水槽是在定子冲片的外圆加工形成,冷却水槽的数量是由 潜水电机功率大小、散热量、电机横截面积决定,冷却水槽的截面形状不限 定, 一般为了便于加工而设计为方形凹槽。
作为优选,冷却水槽应与潜水电机的轴向平行,冷却水槽在定子上分布 均勻,以实现水能够在冷却水道内自上而下畅通流动、无冷却盲区的功能为 佳。
作为优选,潜水电机机座为平滑的圆筒形状,无单独的冷却水道、散热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内水循环冷却结构,在潜水电机正常工作情况下,底座里的水 被迫从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流出。从电机上端流 出的水经冷却水道自上而下流向电机下部,在冷却水道内自上而下流动的水 流将热量传递给外部水流,从而实现电机的散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发明,尤其对于大型矿用潜水电机,其独特的电机定子冲片加工 形成的冷却水槽,更靠近热源,冷却/散热效果更优;机座为平滑的圆筒形状, 省去散热筋,大大减少了电机外表面的焊接工作量;平滑的电机外身更提高 了电机的整体耐腐蚀能力;电机安装、拆修、清洗方便,普通技术工人就能 实现。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定子;2:冷却水道;3:机座;4:键;11:冷却水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内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定子1上的冷却水槽
11、电机机座3和电机定子1形成的圆柱形腔体、冷却水道2,冷却水道2是 冷却水槽11与电机机座3拼合形成的。电机定子1与机座3通过键4和若干 个销钉固定。
在电机立式潜入水中工作情况下,底座里的水被迫从电机转子与定子1 之间的间隙下端进入,并从上端流出。从电机上端流出的水经冷却水道2自 上而下流向电机下部,回到底座。在冷却水道2内自上而下流动的水流将热 量传递给电机外的水流,从而实现电机的散热。
权利要求
1、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定子(1)、冷却水道(2)、机座(3)、键(4)及其它固定件。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1)上开有冷却水槽(11),冷却水道(2)是冷却水槽(11)与机座(3)拼合形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潜水电机内水循环冷却结构,包括电机定子(1)、冷却水道(2)、机座(3)、键(4)及其它固定件。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1)上开有冷却水槽,冷却水道(2)是冷却水槽与机座(3)拼合形成的。该发明特别适合大型矿用潜水电机,结构简单,减少了电机外表面的焊接工作量,提高了电机的整体耐腐蚀能力;冷却水道更靠近热源,冷却/散热效果更优;电机安装、拆修、清洗方便,普通技术工人就能实现。
文档编号H02K9/19GK101515738SQ20091006434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健 冯, 冯奕程, 冯立杰, 刘振锋, 巫负专, 航 杨, 王金凤, 奕 龙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