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及其制作方法、直流无刷电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459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及其制作方法、直流无刷电机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排水泵,特别 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还涉及到一种具有该电机的直流无刷电机泵和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吸顶式空调来讲,如何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排到室外是该类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吸顶式空调普遍配备排水泵和接水盘;接水盘用于收集冷凝水,排水泵的吸入口用于将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吸入,并通过预定的管道排放到室外或其他预定位置。吸顶式空调的使用环境对排水泵的工作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排水泵具有预定的流量和扬程,以顺利地将冷凝水排出;另一方面,对排水泵的工作噪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其具有很低的工作噪音。排水泵主要包括两部分泵体和电机。泵体包括泵体壳和位于泵体壳内的叶轮; 电机一般包括控制电路板、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电机轴。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机的运转,定子固定在电机壳体内,转子与定子相对应并与电机轴固定相连,电机轴的一端伸出电机壳体外,并伸入泵体壳内与叶轮相连。在电机启动时,电机轴能够与转子一同旋转,从而驱动叶轮旋转,通过吸入口吸入冷凝水,再通过排出口将冷凝水排出。当前,排水泵的电机一般为直流无刷电机,因此,该排水泵称为直流无刷电机泵。日本专利文献JP2005-188296公开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设置有容纳控制电路板的电路板壳,控制电路板装配在电路板壳内;在电路板壳内,还利用发泡原料形成的填料对控制电路板的封装剂进行密封。上述直流无刷电机泵中,由于直流无刷电机的电路板与电机外壳通过装配连接, 再利用发泡原料形成的填料对控制电路板的封装剂进行密封;这样不仅使得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会增加其组装的难度,降低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该电机具有更好的装配性和更高的可靠性。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直流无刷电机泵。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 电机壳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下端盖和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和上端盖之间固定有定子,所述电机轴穿过下端盖向下伸出,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上端盖周边具有向上伸出的围边,在上端盖上侧形成电路板室;所述电路板室内具有控制电路板和灌封材料形成的灌封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内引线穿过上端盖的内引线孔与所述定子的接线相连,夕卜引线穿过灌封体向外延伸。优选的,还设置有与所述内引线孔相配合的内护线圈,所述内引线穿过内护线圈的孔与所述定子的接线相连。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外盖板,所述外盖板与所述电路板室的上开口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外引线穿过所述外盖板的外引线孔向外延伸。优选的,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引线孔相配合的外护线圈,所述外引线穿过外护线圈的孔向外延伸。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端盖和/或上端盖设置有凸台,所述定子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优选的,所述下端盖设置有多个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分布的凸台,和/或,所述上端盖设置有多个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分布的凸台。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下泵体壳、上泵体壳和叶轮,所述下泵体壳和上泵体壳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位于叶轮腔中,还包括上述任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所述上泵体壳与电机的下端盖固定,所述电机轴下端穿过上泵体壳伸入叶轮腔中,所述叶轮安装在电机轴的下端。优选的,所述上泵体壳与电机的下端盖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布置。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还提供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控制电路板置于电机壳体形成的电路板室中;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机壳体上;用外盖板将所述电路板室封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中,其上端盖上侧形成电路板室,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电路板室中,且电路板室中具有由灌封材料形成的灌封体,通过灌封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室中。这样,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密封于电路板室中,具有多方面的技术效果首先,灌封体不仅能够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室中, 还能够对控制电路板进行保护,进而提高电机控制、运行的可靠性;其次,通过灌封的方式固定控制电路板,能够简化电机的结构,方便电机的装配。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内引线与上端盖的内引线孔之间设置内护线圈,这样可以防止灌封材料进入定子所在的空间,保证定子的正常工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电路板室上开口设置外盖板,外盖板可以对灌封体进行保护,延长灌封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外引线与外盖板的外引线孔之间设置外护线圈,可以保护外引线;进一步地,使外护线圈与外引线之间为过盈配合,可以避免雨水、灰尘等物进入电机内部,保证电机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下端盖与定子之间,和/或,上端盖与定子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定位孔,可以保证定子的定位,提高定子和电机轴轴承的安装精度。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凸台均勻分布,可以更好地避免定子或/和电机轴的偏斜,有利于提高电机的安装精度。在上述电机的基础上,提供包括上述任一种电机的直流无刷电机泵也具有相应的效果;进一步地,上泵体壳与电机的下端盖之间具有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布置的至少 两个连接杆,这样能够提高直流无刷电机泵的安装精度,提高叶轮中心线与电机轴轴线之间的同轴度,避免叶轮在叶轮腔内偏心,减小直流无刷电机泵的运转噪音,提高运转性能。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中,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机壳体上,可以简化电机的结构,方便电机的装配;灌封形成的灌封体还能够对控制电路板起到保护的作用,进而提高电机控制、运行的可靠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端盖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内护线圈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是图3中A-A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当说明的是,为了描述的方便,本部分在对直流无刷电机泵描述的同时,对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一同进行描述,不再对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进行单独描述;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不限于用于空调系统中,也可以用于其他设备或系统中。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立体结构图,图 2是本发明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剖视结构图。实施例提供的直流无刷电机泵包括位于下方的泵体和位于上方的电机(以图为参照,实际产品不限定于上下布置)。泵体包括下泵体壳110、上泵体壳120和叶轮130,下泵体壳110和上泵体壳120 相互配合形成容纳叶轮130的叶轮腔,叶轮130位于叶轮腔中;在下泵体壳110下方具有吸入口 111,侧部形成排出口 112,叶轮130旋转时,能够从吸入口 111吸入水,并将吸入的水通过排出口 112排出。为了避免下泵体壳110和上泵体壳120配合部分漏水,在其配合部分还设置有密封圈101。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220、转子260和电机轴270,电机壳体包括 下端盖210和上端盖230,定子220位于下端盖210和上端盖230之间,三者固定在一起;转子260位于定子220内形成的转子腔内,并能够相对于定子220旋转,电机轴270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下端盖210和上端盖230上,靠近上上端的部分与转子260固定,下端穿过下端盖210向下伸出,并一直穿过上泵体壳110伸入叶轮腔中,与叶轮130安装在起。这样,在转子260带动电机轴270旋转时,电机轴270就可以带动叶轮130旋转。结合图2,并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端盖的立体结构图。电机的上端盖230周边具有向上伸出的围边,从而,在上端盖230上侧形成电路板室233 ;电路板室 233内具有控制电路板250和由灌封材料形成的灌封体251,灌封体251充满电路板室233 中,并将控制电路板250包裹在其中,电路控制板250的内引线穿过上端盖230的内引线孔与定子220的接线相连,外引线穿过灌封体251向外延伸。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250密封于电路板室233中,这样不仅能够将控制电路板250固定在电路板室233中,灌封体251还能够对控制电路板250进行保护,进而提高电机控制、运行的可靠性;最重要的是通过灌封的方式固定控制电路板250,可以简化电机的结构,方便电机的装配。形成灌封体 251的灌封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是聚氨脂,环氧树脂和有机硅。聚氨脂硬化后硬度较高,环氧树脂的高温稳定性较好,有机硅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需要, 选择适当的灌封材料形成灌封体251,为了获得预定的性能,还可以在灌封材料加入其他添加剂。为了保证叶轮130中心线与电机轴270轴线之间的同轴度,避免叶轮130在叶轮腔内偏心,减小直流无刷电机泵的运转噪音,提高运转性能;本例中,上泵体壳120与电机的下端盖210之间具有相对于电机轴270轴线均勻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连接杆121,所谓相对于电机轴270轴线均勻布置是指,各连接杆121均勻布置在以电机轴270轴线为中心线在一个具有预定半径的圆周上。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连接杆121,另外一个未示出的连接杆与示出的连接杆121对称。如图。这样一方面在组装时,能够减小电机轴217轴线与叶轮 130中心线之间偏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也 能够防止由于外力作用,电机轴217轴线与叶轮130中心线同轴度误差过大。本例中,在控制电路板250的内引线与上端盖230的内引线孔232之间设置有内护线圈231,这样可以防止在灌封过程中,灌封材料进入定子所在的空间中,保证定子220 的正常工作。如图4所示的内护线圈的立体结构图,内护线圈231两侧具有突边,以卡在上盖板230上侧和下侧,中间具有供内引线穿过的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内护线圈 231,比如,可以在内护线圈231的一侧设置突边。内护线圈231可以是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脂橡胶、氢化丁腈胶或丁腈胶等弹性材料,以方便安装与拆除。为了防止灌封体251分解或产生其他变化,本例中,在电路板室233上开口设置外盖板240,外盖板240与电路板室233的上开口端相配合;这样能够避免灌封体251直接与外界接触,进而能够起到保护灌封体251作用,延长灌封体251的使用寿命。相应地,电路控制板250的外引线可以穿过外盖板240的外引线孔向外延伸;为了防止外引线与外盖板 240之间的摩擦,在外盖板240上还设置有与外引线孔相配合的外护线圈241,所述外引线穿过外护线圈241的孔向外延伸;优选的方案是,使外护线圈241的孔与外引线之间为过盈配合,这样可以避免雨水、灰尘等物进入电机内部,保证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外护线圈241 的结构和材料可以与内护线圈231相同。另外,也可以在上端盖230围边上设置相应的孔, 外引线也可以穿过该围边上孔向外延伸。再参考图5,该图是图3中A-A剖视结构图。电机的上端盖230与定子220的接合面上还设置有凸台234,相对应地,定子220上设置有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凸台234与定子220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从而能够保证电机轴270上端的轴承轴线与定子220中心线的同轴度,提高安装精度。本例中,凸台234为一环形台,其中心线与连接孔的中心重合,该结构的益处在于在定位上端盖230与定子220的同时,可以使上端盖230的连接孔与定子220的连接孔相对应,方便紧固件的插入,为电机的组装提供便利。同样,也可以下端盖 210与定子220的接合面上还设置有凸台,相对应地,定子220下表面设置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并使凸台与定子220上的定位孔相配合,这样也能够实现相同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下端盖210和/或上端盖230上设置多个凸台,并使多个凸台相对于电机轴270轴线均勻分布。为获得上述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中,安装控制电路板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控制电路板置于电机壳体形成的电路板室中,此时无需要固定控制电路板。
然后。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机壳体上,使灌封材料充满电路板室,并包裹控制电路板。还可以用外盖板将电路板室封闭。该制作方法一方面能够简化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结构,提高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及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组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和组合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电机壳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下端盖和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和上端盖之间固定有定子,所述电机轴穿过下端盖向下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周边具有向上伸出的围边,在上端盖上侧形成电路板室;所述电路板室内具有控制电路板和灌封材料形成的灌封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内引线穿过上端盖的内引线孔与所述定子的接线相连,外引线穿过灌封体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所述内引线孔相配合的内护线圈,所述内引线穿过内护线圈的孔与所述定子的接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外盖板,所述外盖板与所述电路板室的上开口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外引线穿过所述外盖板的外引线孔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所述外引线孔相配合的外护线圈,所述外引线穿过外护线圈的孔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下端盖和/ 或上端盖设置有凸台,所述定子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设置有多个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分布的凸台,和/或,所述上端盖设置有多个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分布的凸台。
8.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下泵体壳、上泵体壳和叶轮,所述下泵体壳和上泵体壳形成叶轮腔,所述叶轮位于叶轮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 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所述上泵体壳与电机的下端盖固定,所述电机轴下端穿过上泵体壳伸入叶轮腔中,所述叶轮安装在电机轴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壳与电机的下端盖之间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对于电机轴轴线均勻布置。
10.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控制电路板置于电机壳体形成的电路板室中;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固定在电机壳体上;用外盖板将所述电路板室封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泵、具有该直流无刷电机的泵及驱动所述泵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制造方法。公开的直流无刷电机泵的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轴,所述电机壳体包括下端盖和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和上端盖之间固定有定子部件,所述电机轴穿过下端盖向下伸出,所述上端盖周边具有向上伸出的围边,在上端盖上侧形成电路板室;所述电路板室内具有控制电路板和灌封材料形成的灌封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内引线穿过上端盖的内引线孔与电机的定子的接线相连,外引线穿过灌封体向外延伸。通过灌封的方式将控制电路板密封于电路板室中,灌封体能够对控制电路板起到保护的作用,保证电机控制、运行的可靠性,还能够简化电机的结构,方便电机的装配。
文档编号H02K5/04GK102158034SQ2010101116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袁泽, 赵剑锋 申请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