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护线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688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机护线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护线套。
技术背景目前,人们针对引出线外径较粗、接插件外形尺寸较大的电机,专门设置了一些护 线套。护线套的通孔都是圆孔,在通孔的下方形成一开口,电机引出线通过该开口进入通孔 内,且被通孔的侧壁挤压,从而堵塞间隙,其防水防尘效果较好,但是这些护线套还存在一 些问题护线套的通孔的内壁一般都是平整的弧状面,且护线套一般都由橡胶柔性材料制 成,没有设置专门防止拉扯力的部件,当电机引出线被外力拉扯时,就容易造成电机引出线 在护线套内发生移动,摩擦损坏护线套,使其造成变形,影响密封性能;甚至因人为拉扯力 过大导致电机引出线被拉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护线套,在护线套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凸齿,凸 齿咬紧电机引出线表面,防止了外界拉扯力对电机引出线的破坏,同时保护了护线套,且密 封性更好,防水防尘效果更加突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设置在电机外壳的出线孔处,护线套包括左半部、右半部和连接 部,左半部、右半部的一侧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左半部、右半部之间另一侧形成开口,护 线套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电机引出线配合的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齿,凸齿咬 紧电机引出线表面。上述所述的护线套的外侧设有连通左半部、右半部的凹槽,该凹槽卡接在电机外 壳的出线孔内壁上。上述所述的左半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突缘、第一唇部,右半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 突缘、第二唇部,第一突缘与第一唇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突缘与第二唇部之间形成第 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上述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凹槽相互连接将护线套分为内端部分和外端部 分,内端部分朝向出线孔内侧,外端部分朝向出线孔外侧,第一突缘和第二突缘都设置在内 端部分,第一唇部和第二唇部都设置在外端部分。上述所述的内端部分、外端部分分别往外设置有圆环体、圆筒体,部分凸齿设置在 圆环体、圆筒体的内壁上。上述所述的凸齿相互错开分布。上述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左半部、右半部顶部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该护线套由聚丙烯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在护线套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凸 齿,凸齿咬紧电机引出线表面,很好地固定住引出线,防止了外界拉扯力对电机引出线的破坏,同时保护了护线套,使护线套不容易发生变形,加上通孔的直径稍小于电机引出线的直 径,使电机引出线被通孔的侧壁挤压,堵塞间隙,其密封性更好,防水防尘效果更加突出;2) 护线套由聚丙烯材料一体注塑成型,聚丙烯具有耐高温性,其在150多度的环境下也不会 发生变形,护线套的耐高温性、耐磨性都很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护线套设置在电机外壳的出线孔内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护线套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护线套的结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的结构视图。图5是图4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电机护线套,设置在电机外壳1的出线孔3处,护线套 2包括左半部21、右半部22和连接部23,左半部21、右半部22的一侧通过连接部23连接 在一起,左半部21、右半部22之间另一侧形成开口 4,护线套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电机引 出线5配合的通孔6,通孔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齿7,电机引出线5通过开口 4进入通 孔6内,凸齿7咬紧电机引出线5表面,通孔6的直径稍小于电机引出线5的直径,这样就 会使电机引出线5被通孔6的侧壁挤压,堵塞间隙,密封性好。结合图2、图3可知,护线套2的外侧设有连通左半部21、右半部22的凹槽24,该 凹槽24卡接在电机外壳1的出线孔3内壁上;左半部2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突缘210、第一 唇部211,右半部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突缘220、第二唇部221 ;再结合图4,第一突缘210 与第一唇部2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12,第二突缘220与第二唇部22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 222,第一凹槽212与第二凹槽222连通;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22和凹槽24相互连接 将护线套2分为内端部分25和外端部分26,内端部分25朝向出线孔3内侧,外端部分26 朝向出线孔3外侧,第一突缘210和第二突缘220都设置在内端部分25,第一唇部211和第 二唇部221都设置在外端部分26 ;内端部分25、外端部分26分别往外设置有圆环体27、圆 筒体28,部分凸齿7设置在圆环体27、圆筒体28的内壁上;结合图3、图4、图5,凸齿7相 互错开分布;连接部23包括设置在左半部21、右半部22顶部的第一连接带230和第二连 接带231。该护线套2由聚丙烯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权利要求一种电机护线套,设置在电机外壳(1)的出线孔(3)处,护线套(2)包括左半部(21)、右半部(22)和连接部(23),左半部(21)、右半部(22)的一侧通过连接部(23)连接在一起,左半部(21)、右半部(22)之间另一侧形成开口(4),护线套(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电机引出线(5)配合的通孔(6),其特征在于通孔(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齿(7),凸齿(7)咬紧电机引出线(5)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护线套(2)的外侧设有连通 左半部(21)、右半部(22)的凹槽(24),该凹槽(24)卡接在电机外壳(1)的出线孔(3)内 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左半部(21)的端部设置有 第一突缘(210)、第一唇部(211),右半部(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突缘(220)、第二唇部(221),第一突缘(210)与第一唇部(2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12),第二突缘(220)与第二 唇部(22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22),第一凹槽(212)与第二凹槽(2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212)、第二凹槽(222)和凹槽(24)相互连接将护线套(2)分为内端部分(25)和外端部分(26),内端部分(25)朝向出线孔(3)内侧,外端部分(26)朝向出线孔(3)外侧,第一突缘(210)和第二突缘 (220)都设置在内端部分(25),第一唇部(211)和第二唇部(221)都设置在外端部分(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内端部分(25)、外端部分(26)分别往外设置有圆环体(27)、圆筒体(28),部分凸齿(7)设置在圆环体(27)、圆筒体 (28)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凸齿(7)相互错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连接部(23)包括设置在 左半部(21)、右半部(22)顶部的第一连接带(230)和第二连接带(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护线套,其特征在于护线套(2)由聚丙烯材料一 体注塑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护线套,设置在电机外壳(1)的出线孔(3)处,护线套(2)包括左半部(21)、右半部(22)和连接部(23),左半部(21)、右半部(22)的一侧通过连接部(23)连接在一起,左半部(21)、右半部(22)之间另一侧形成开口(4),护线套(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电机引出线(5)配合的通孔(6),通孔(6)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凸齿(7),凸齿(7)咬紧电机引出线(5)表面。电机引出线被凸齿咬紧,防止了外界拉扯力对它的破坏,同时保护了护线套,使护线套不容易发生变形,其密封性更好,防水防尘效果更加突出。
文档编号H02K5/22GK201639417SQ2010201484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肖佰显 申请人: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