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48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特别涉及 这种电机转子中磁钢的固定方式。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曳引机越来越广泛被使用,逐渐成为主流的曳引机类型。由于较好的工 艺和较佳的性能,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都采用了表贴式磁钢或半埋式磁钢,而对于 该类电机转子,普遍采用粘接剂把磁钢固定在电机转子上。但是,由于电机的发热,以及电 机切向力的冲击,长时间运行后,粘接剂会老化而失去作用,常常发生磁钢脱落现象,对曳 引机电机的稳定运行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人身事故。目前公知的技术中有多种改变单独依靠粘接固定转子磁钢的方式,如实用新型专 利ZL200720034086. 5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永磁电机转子”,是在转子内腔中增设磁钢 固定架,上面有夹持磁钢的磁钢夹。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固定磁钢,但零件多,加工制造工艺 复杂。又如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98758. X公开了一种永磁转子,采用卡簧固定磁钢,这 种技术方案存在定位精度差,卡簧失效等缺陷。又如实用新型专利ZL02248618.6公开了 “一种永磁转子”,其磁钢端板侧面的边缘设有按圆周方向均布的凸缘,通过相邻凸缘来固 定磁钢,这种技术方案的缺陷是带凸缘的磁钢端板的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机转子存在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 机转子,以简化磁钢的固定结构,降低成本,并且能将磁钢牢固地固接在电机转子上,不会 脱落。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包括具 有台阶形底面和环形内壁的转子本体,在转子本体的环形内壁上粘接有复数块均布的磁 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的两端分别设有呈环形片状且固定在转子本体上的内磁钢端板 和外磁钢端板,在内外磁钢端板上开有与磁钢数量和位置相同的定位部,上述磁钢的两端 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定位部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磁钢两端部设置内外磁钢端板来对磁钢进行固定,由于只在内 外磁钢端板上加工定位部,因此能够方便加工磁钢端板。同时,磁钢的两端均被固定住,即 使粘结剂失去作用,磁钢依旧不会脱落。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环形内壁的外端面设有环形的台 阶,上述的外磁钢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台阶的平面上,外磁钢端板的内环为延伸出台阶的 平面延伸部,上述的定位部设置在延伸部上。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台阶形底面上设有环形的凸台,上 述的内磁钢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凸台的平面上,设置在内磁钢端板上的定位部与外磁钢端 板上的定位部一一相对。[0009]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使磁钢端板定位准确和安装方便。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定位部为通孔状或者为开口槽 状。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外磁钢端板为一层或者多层叠置 的薄板。外磁钢端板较厚时,为了加工方便,降低成本,可以由多层叠置的薄板构成。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薄板为一体式的圆环结构或者由 多片圆弧拼装的圆环结构。若磁钢端板尺寸不大时采用一体式的圆环结构的薄板,若磁钢 端板尺寸较大,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可以采用多片拼装的圆环结构的薄板。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磁钢端板外侧设有环形的平板, 该平板随同上述的外磁钢端板一起通过螺栓固定。平板叠置在磁钢端板的外侧可以防止磁 钢轴向移动,而通过定位部可以防止磁钢径向移动。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外磁钢端板和内磁钢端板的材料为 不导磁材料。不导磁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金属铝、球铁、树脂。磁钢端板的加工方式可以采 用冲模,或者是注塑成型。在上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磁钢固定在环形面上的方式为表贴 式或者半埋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保持了粘接剂的优点,又通过磁钢端板加强了磁钢的固定,通过磁 钢端板从轴向和径向对磁钢的两端进行了限制,磁钢的固定十分可靠,即使粘结剂失效也 能保持磁钢不会脱落,并且便于加工磁钢端板,工时少,优化了磁钢的固定方式。2、可采用多层叠置的薄板作为磁钢端板,薄板可采用由多片圆弧拼装的圆环结 构,因此,磁钢端板制作方便简单,并且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厚度选择,安装灵 活方便。3、端板的材质只要满足强度的非导磁材料即可,可选用较为便宜的材料,采用冲 模或注塑加工,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子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磁钢端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子本体;11、台阶形底面;12、环形内壁;121、台阶;122、凸台;2、磁钢; 3、外磁钢端板;4、螺栓;5、内磁钢端板;6、螺孔;7、定位部;8、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本体1、磁钢2、外磁钢端板 3、内磁钢端板5和螺栓4,通过磁钢端板3和螺栓4将磁钢2固定在转子本体1上,使得在粘结剂失效时也能保持磁钢不会脱落。具体来说,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本体1,其内腔由台阶形底面11和环形内壁 12构成,在环形内壁12的外端面设有环形的台阶121,在台阶121的平面上有螺栓孔6,该 螺纹孔6用于固定外磁钢端板3,在台阶形底面11上设有环形的凸台122。如图4所示,为 环形片状的外磁钢端板3,在其上设有定位部7,该定位部7按圆周方向均布在内环边缘,在 外环边缘设有螺孔8。如图1和图2所示,磁钢2通过粘结剂按圆周方向均勻贴付在环形内壁12上,磁 钢2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在转子本体1上的外磁钢端板3和内磁钢端板5,在外磁钢端板3 和内磁钢端板5上分别开有与磁钢2数量相同的定位部7,磁钢2的端部分别插接在对应的 定位部7中。外磁钢端板3装在台阶121的平面上,螺栓4穿过螺孔8连接到螺纹孔6中 将外磁钢端板3固定在转子本体1上。外磁钢端板3的内环为延伸出台阶的平面延伸部, 定位部7设置在延伸部上。内磁钢端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凸台122的平面上,设置在内磁 钢端板5上的定位部7与外磁钢端板3上的定位部7 —一相对。其中,磁钢端板3上的定位部7的结构形状与磁钢2截面相同,为通孔状或者为开 口槽状,使磁钢2与外磁钢端板3和内磁钢端板5上的定位部7较好地配合。磁钢2在其 两端部的磁钢端板3的保护下,即使磁钢2与转子本体1之间的粘接剂失效也不至于脱落。外磁钢端板3为一层或者多层叠置的薄板,薄板为一体式的圆环结构或者由多片 圆弧拼装的圆环结构,这样便于外磁钢端板3的加工,同时安装灵活方便。为了防止磁钢2 轴向移动,外磁钢端板3外侧设有环形的平板,平板叠置在外磁钢端板3的外侧,随同外磁 钢端板3 —起通过螺栓4固定,这样可以防止磁钢2的径向移动。外磁钢端板3和内磁钢 端板5的材料为不导磁材料。不导磁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金属铝、球铁、树脂。磁钢端板的 加工方式可以采用冲模,或者是注塑成型。
权利要求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包括具有台阶形底面(11)和环形内壁(12)的转子本体(1),在转子本体(1)的环形内壁(12)上粘接有复数块均布的磁钢(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2)的两端分别设有呈环形片状且固定在转子本体(1)上的内磁钢端板(5)和外磁钢端板(3),在内外磁钢端板(3、5)上开有与磁钢(2)数量和位置相同的定位部(7),上述磁钢(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定位部(7)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壁 (12)的外端面设有环形的台阶(121),上述的外磁钢端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台阶(121) 的平面上,外磁钢端板(3)的内环为延伸出台阶(121)平面的延伸部,上述的定位部(7)设 置在延伸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形底 面(11)上设有环形的凸台(122),上述的内磁钢端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凸台(122)的平 面上,设置在内磁钢端板(5)上的定位部(7)与外磁钢端板(3)上的定位部(7) —一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7) 为通孔状或者为开口槽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磁钢端 板(3)为一层或者多层叠置的薄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板为一 体式的圆环结构或者由多片圆弧拼装的圆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钢端板 外侧设有环形的平板,该平板随同上述的外磁钢端板(3) —起通过螺栓 >(4)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钢端板 (3)和内磁钢端板(5)的材料为不导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导磁材 料为不锈钢、金属铝、球铁、树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转子的磁钢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电机转子,包括具有台阶形底面和环形内壁的转子本体,在转子本体的环形内壁上粘接有复数块均布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的两端分别设有呈环形片状且固定在转子本体上的内磁钢端板和外磁钢端板,在内外磁钢端板上开有与磁钢数量和位置相同的定位部,上述磁钢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对应的定位部中。本实用新型能够简化磁钢的固定结构,降低成本,并且能将磁钢牢固地固接在电机转子上,不会脱落。
文档编号H02K1/27GK201742191SQ20102023802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刘行, 王伟峰 申请人:宁波华夏一品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