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605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提供可靠的直流供电系统的功率单元散热,能适应潮湿、盐雾、 风浪、台风等海洋环境的条件。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资源与用电负荷分布的特殊性,成为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必然性。 尤其是超过600km以上的远程输电线路,采用直流输电更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符合我国的国情。随着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日趋完善,在输电能力和送电距离上已可和特高压交流竞争,并且相对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有如下优点1、输送相同功率时,轻型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 1/2 ;2、在电缆输电线路中,轻型直流输电没有电容电流产生,而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存在电容电流,引起损耗;3、轻型直流输电多使用地下电缆,使其对周围环境没有视觉上的影响,也没有电缆产生的磁场,可见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本身是极其环保的。并且在一些特殊场合,必须用电缆输电,例如高压输电线经过大城市时,采用地下电缆;输电线经过海峡时,要用海底电缆;4、直流输电时,其两侧交流系统不需同步运行,而高压交流输电必须同步运行;5、直流输电发生故障的损失比高压交流输电小。直流输电中,由于采用可控硅装置,电路功率能迅速、方便地进行调节,直流输电线路上基本上不向发生短路的高压交流系统输送短路电流,故障侧交流系统的短路电流与没有互连时一样。因此,轻型直流输电作为一种经济、灵活、高质量的输电方式,能够应用于直流高压输电工程中,将取得良好的输电及环保效益。目前现有技术中,轻型直流输电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尤其适合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提供可靠的直流供电系统,整体结构占地面积小,传输距离远,并能适应潮湿、盐雾、风浪、台风等海洋环境的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该结构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采用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功率集装箱内无新风,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取消变频电源本体的风机,依靠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整体结构简单、可靠。空调器的冷凝水大部分由空调器的排水管直接排除空调器外部,剩余的极少量冷凝水滴,可通过空调器送风口的风速作用直接打到箱体内部的地板上,而不会直接滴道带电体。循环风机通过送风口连接进风腔,进风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相通,且功率单元位于回风腔与进风腔之间;回风腔通过回风口连接循环风机;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与回风腔相通。使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的热量可以通过主散热系统带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尤其适合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提供可靠的直流供电系统,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功率集装箱的散热箱体内无新风,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取消了变频电源本体的风机,依靠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完全能够适应潮湿、盐雾、风浪、台风等海洋环境的条件。

图1是功率集装箱上部风口布置图;图2是功率集装箱散热原理图;图3是功率集装箱内部结构图。图中1_送风口 2-送风口 3-控制单元安装间隔4-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 5-回风口 6-回风口 7-功率单元安装间隔8-功率单元9-空调器循环风机10-回风腔11-进风腔12-空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器12安装于功率集装箱箱体上部,为一工一备的形式;功率集装箱内部空间采用箱内隔墙的方式分为三部分功率单元安装间隔7、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4和控制单元安装间隔3。这三部分在一台集装箱中采用箱内隔墙的方法区分,使之从功能上高低压元件做到有效、安全的区分,又使整体结构做到最紧凑、空间利用率做到最高。集装箱本体防护等级达到IP65,完全能适应潮湿、盐雾、风浪、台风等海洋环境的条件。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功率集装箱的散热箱体内无新风,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取消了变频电源本体的风机,依靠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9作为散热主体。具体散热过程是空调器循环风机9吹出的冷风由送风口 1进入进风腔11,由于空调器循环风机9的作用在回风腔10内形成负压,使得冷风由进风腔11经功率单元8进入回风腔10,再经回风口 6进入空调器12 ;经空调器12制冷后再进行下一次循环。部分冷风由功率单元安装间隔7进入控制单元安装间隔3,再由控制单元安装间隔3进入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4,最后回到回风腔10,经回风口 6送入空调器循环风机9。 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空调器的冷凝水大部分由空调器的排水管直接排出空调器外部,剩余的极少量冷凝水滴,可通过空调器送风口的风速作用直接打到集装箱箱体内部的地板上,而不会直接滴道带电体。
权利要求1.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采用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循环风机通过送风口连接进风腔,进风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相通,且功率单元位于回风腔与进风腔之间;回风腔通过回风口连接循环风机;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与回风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器采用两台,为一工一备的工作形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集装箱散热结构,该结构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采用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循环风机通过送风口连接进风腔,进风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相通,且功率单元位于回风腔与进风腔之间;回风腔通过回风口连接循环风机;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功率单元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控制单元安装间隔与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之间设有通风口,输入输出回路安装间隔与回风腔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散热结构依靠空调器自身循环制冷;取消了变频电源本体的风机,依靠空调器本身的循环风机作为散热主体,完全能够适应潮湿、盐雾、风浪、台风等海洋环境的条件。
文档编号H02B1/56GK202094501SQ20112020644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侯军, 孙贤大, 崔效毓, 彭泽煊, 曹建军, 李大全, 杨洋, 梁允源, 梁志平, 王绪宝, 胡辉, 莫儒志, 郭自勇, 顾欣 申请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辽宁荣信众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