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645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安装于漏电保护插座中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漏电保护插座需要有漏电保护、反接线保护、寿命终止时可机械强制脱扣、复位成功时进行状态指示等等功能,现有的漏电保护电路通常没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即在复位成功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突然出现元器件故障时电路不能进行即时显示。通常,漏电保护电路中的控制芯片、可控硅、脱扣线圈等元件中由于脱扣线圈仅能承受短时大电流,各种故障中脱扣线圈烧断的概率最高,若控制芯片或可控硅损坏也往往会导致脱扣线圈烧断。因此通过显示电路监测脱扣线圈是否保持正常导通基本能完 成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现有的漏电保护电路中也有一些具有工作状态显示功能,如专利号为201020287432. 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它包括用于检测漏电流的感应线圈、用于检测低电阻故障的自激线圈、控制芯片、内置有铁芯的脱扣线圈、可控硅、与复位按钮联动的主回路开关等;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还包括一显示电路,该显示电路由双色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和限流电阻构成;复位按钮复位后,双色发光二极管中只有一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亮;复位按钮脱扣后,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的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都亮;当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接线正确时,双色发光二极管屮的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都亮,反之,当该漏电检测保护电路接线错误时,双色发光二极管中的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都不売。现有的漏电保护电路一般都设有与复位按钮联动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和与测试按钮联动的测试开关,电路结构较复杂。专利号为201020287432. 2的实用新型专利同样存在上述情况,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将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和测试开关合二为一并且能及时进行故障显示的漏电保护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负载端、用于检测漏电流及低电阻故障的双感应线圈L1、L2、控制芯片IC1、内置有铁芯的脱扣线圈S0L、可控硅V4、与复位按钮联动的主回路开关(KR2-1、KR2-2),还包括一与复位按钮联动、同时作为漏电流产生开关和寿命终止检测开关的常开型组合开关KR-2,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与导电接触端接触导通,使脱扣线圈SOL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回路,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带动主回路开关闭合复位成功时与导电接触端分离;还设有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与脱扣线圈两端并联,在脱扣线圈开路时点売。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该导电接触端同时经二极管VlC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之一通过一个悬浮在主回路开关之一下方的端子与该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LED1-G,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阳极通过一电阻R5、二极管V2与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阴极与控制芯片ICl的电源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LEDl-G还经脱扣线圈与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复位成功时点亮。优选地,所述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在复位按钮压下瞬间以及组合开关同时闭合复位成功时压下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同时经二极管VlC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另一相电源输入端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另一相电源输入端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构成触点上下重叠状态;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负载插套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负载插套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具有两对分别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导电接触端配合的动接触端,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 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在主回路开关闭合时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作为故障指示灯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故障指示灯LEDl-R的阴极通过一电阻R5、二极管Vlb与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故障指示灯的阳极脱扣线 圈的输出端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定时检测电路功能完整性的定时器DSQ,定时器DSQ的电源端Vcc与脱扣线圈输出端相连,定时器DSQ的输出端OUT与可控娃V4的门极相连,定时器DSQ的接地端与控制芯片的接地端相连,还与可控硅阴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上设有一对间隙配合的金属放电片,金属放电片的前端具有放电弧面或放电尖端。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开关静导电接触端一端悬浮在动触连接端的上方,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而中部具有与与另一电源导电端间隙配合构成一组放电导体的放电部35A。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35B引出一具有放电部35A的端子,该端子与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所述测试按钮联动设置有一静接触导体,静接触导体一端25B与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引出的端子可活动地接触导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组合开关与故障指示灯结合,在复位成功后的工作过程中即时显示工作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提醒,使用安全方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和测试开关合二为一,电路结构简化;电路设置合理,有效降低温升、防止打火;设置定时器定时检测电路功能完整性,主回路开关设置金属放电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路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电路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电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电路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电路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一
参照图I所示,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负载端、用于检测漏电流及低电阻故障的双感应线圈LI、L2、控制芯片IC1、内置有铁芯的脱扣线圈S0L、可控硅V4、与复位按钮联动的主回路开关(KR2-1、KR2-2),还包括一与复位按钮联动、同时作为漏电流产生开关和寿命终止检测开关的常开型组合开关KR-2,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与导电接触端接触导通,使脱扣线圈SOL形成交叉穿 过双感应线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回路,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带动主回路开关闭合复位成功时与导电接触端分离;还设有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本例中包括LED1-R、R6、V3),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与脱扣线圈SOL两端并联,在脱扣线圈开路时点亮。
组合开关KR-2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本例为火线端)相连,组合开关KR-2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KR2-1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KR-2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WHITE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LI、L2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该导电接触端同时经二极管Vlc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WHITE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HOT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之一通过一个悬浮在主回路开关之一下方的端子与该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为在复位成功时进行工作状态指示,本漏电保护电路还包括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LED1-G,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阳极通过一电阻R5、二极管V2与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阳极与控制芯片ICl的电源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LEDl-G经脱扣线圈通路开关在复位成功时点亮。为进一步优化漏电保护插座内的物理结构,组合开关静导电接触端一端悬浮在动触连接端的上方,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而中部具有与与另一电源导电端间隙配合构成一组放电导体的放电部35A。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35B引出一具有放电部35A的端子,该端子与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所述测试按钮联动设置有一静接触导体,静接触导体一端25B与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引出的端子可活动地接触导通。实施例二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在复位按钮TEST压下瞬间以及复位成功时压下闭合;所述组合开关KR-2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同时与可控硅V4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SOL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LI、L2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三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构成触点上下重叠状态;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 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四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负载插套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负载插套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五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具有两对分别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导电接触端配合的动接触端,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六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七
参照图7所示,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LOAD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 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KR-2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八
参照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在主回路开关闭合时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九
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实施例十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电路结构与实施例九基本相同,与实施例九不同之处在于故障指示灯的接法不同,故障指示灯LEDl-R的阴极通过一电阻R5、二极管Vlb与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故障指示灯的阳极与脱扣线圈的输出端相连。为节能降耗,该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还包括一用于定时检测电路功能完整性的定时器DSQ,定时器DSQ的电源端Vcc与脱扣线圈输出端相连,定时器DSQ的输出端OUT与可控硅V4的门极相连,定时器DSQ的接地端与控制芯片的接地端相连。定时器DSQ定时向可控硅门极发出一导通信号,若电路功能完好,主回路开关跳闸,漏电保护电路处于省电状态,若寿命已经终止,则不能正常跳闸,提示用户更换新的漏电保护插座。为防止瞬间高压对电路造成损坏,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杆上设有一对间隙配合的金属放电片,金属放电片的前端具有放电弧面或放电尖端。定时器DSQ和放电片的设置同样适用于前述实施例。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负载端、用于检测漏电流及低电阻故障的双感应线圈(LI、L2)、控制芯片(IC1)、内置有铁芯的脱扣线圈(SOL)、可控硅(V4)、与复位按钮联动的主回路开关(KR2-1、KR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复位按钮联动、同时作为漏电流产生开关和寿命终止检测开关的常开型组合开关(KR-2),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与导电接触端接触导通,使脱扣线圈(SOL)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回路,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带动主回路开关闭合复位成功时与导电接触端分离;还设有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故障指示灯(LEDl-R)电路与脱扣线圈两端并联,在脱扣线圈开路时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该导电接触端同时经二极管(Vlc)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之一通过一个悬浮在主回路开关之一下方的端子与该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工作状态指示灯(LEDI-G),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阳极通过一电阻(R5)、二极管(V2)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的阴极与控制芯片(ICl)的电源端相连,工作状态指示灯(LEDl-G)还经二极管(Via)、电阻(R1)、脱扣线圈与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复位成功时点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开关(KR2-l、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在复位按钮压下瞬间以及组合开关同时闭合复位成功时压下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同时经二极管(Vlc)与可控硅阴极相连;可控硅的阴极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另一相电源输入端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另一相电源输入端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构成触点上下重叠状态;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电源开关动固定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负载插套之一相连,组合开关具有一对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同时与动接触端接触导通的导电接触端,导电接触端之一与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在主回路开关未闭合时接触导通;组合开关的另一导电接触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H2)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负载插套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具有两对分别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导电接触端配合的动接触端,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下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抬起时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端子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或负载插套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在主回路开关闭合时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通过一悬浮在主回路开关动接触端下方的端子与穿过双感应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各设有一对导电接触端,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位于主回路开关导电接触端的上方,跟随复位按钮导向柱压下瞬间同时与电源输出端和负载端的导电接触端接触闭合;所述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与电源输出端之一相连,组合开关的导电接触端通过一限流电阻与另一不同相位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在组合开关动接触端跟随复位按钮按下瞬间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寿命终止检测回路;可控硅的阴极经二极管(Vlc)与电源输入端中不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脱扣线圈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中同相位于组合开关动接触端的一相相连,形成不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脱扣线圈通路。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定时检测电路功能完整性的定时器(DSQ),定时器(DSQ)的电源端(Vcc)与脱扣线圈输出端相连,定时器(DSQ)的输出端(OUT)与可控硅(V4)的门极相连,定时器(DSQ)的接地端与控制芯片的接地端相连,还与可控硅阴极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开关(KR2-1、KR2-2)的动接触端上设有一对间隙配合的金属放电片,金属放电片的前端具有放电弧面或放电尖端。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开关静导电接触端一端悬浮在动触连接端的上方,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而中部具有与另一电源导电端间隙配合构成一组放电导体的放电部(35A)。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35B)引出一具有放电部(35A)的端子,该端子与电源输入端之一相连;所述测试按钮联动设置有一静接触导体,静接触导体一端(25B)与组合开关导电接触端引出的端子可活动地接触导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即时故障显示功能的漏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与复位按钮联动、同时作为漏电流产生开关和寿命终止检测开关的常开型组合开关,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按下瞬间与导电接触端接触导通,使脱扣线圈形成交叉穿过双感应线圈的模拟漏电流产生回路,组合开关的动接触端在复位按钮带动主回路开关闭合复位成功时与导电接触端分离;还设有故障指示灯电路,故障指示灯电路与脱扣线圈两端并联,在脱扣线圈开路时点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组合开关与故障指示灯结合,出现故障时及时提醒,使用安全方便;模拟漏电流产生开关和测试开关合二为一,电路结构简化;电路设置合理,有效降低温升、防止打火。
文档编号H02H3/32GK102931633SQ2012103773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5日
发明者黄松和 申请人:黄松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