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1258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カエ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电缆仓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GIS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缆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仓装置主要包括电缆固定式电缆仓和插接式电缆仓等。图I中示出了一种电缆固定式电缆仓,如图I所示,该电缆仓装置I包括容器壳体2,所述容器壳体2包括上侧部端口和下部端ロ ;主导体3,所述主导体3通过上侧部端ロ处的绝缘子固定在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上端;连接导体4,所述连接导体4与所述主导体3连接;电缆锥5,所述电缆锥5设置在所述容器壳体2内的下端。设置在所述电缆锥5和所述连接导体4之间的连接零件包括安装座13,所述安装座13通过螺栓与所述电缆锥5固定连接;导电杆14,所述导电杆14通过螺栓与所述螺栓与所述安装座13固定连接;导电夹15,所述导电夹15设置有夹槽151,将所述导电杆14的突出端141插入所述夹槽151中,并通过拧紧紧固螺栓而将所述突出端141在所述夹槽中夹紧;屏蔽罩64,所述屏蔽罩6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第一连接块16,所述第一连接块16通过螺栓将所述屏蔽罩64固定在所述导电夹15的周围;第二连接块17,所述第二连接块17通过螺栓将所述导电夹15和所述连接导体4连接。由上所述,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仓装置I的安装方式为固定式安装,安装方法复杂,尤其是在后期的检修过程中,由于电缆本身非常粗,很难使电缆变形,所以往往需要将整个电缆仓装置拆下,或是用专用设备让电缆变形,进行维护。不论是哪种方法,对于电缆仓装置I拆装、维护都很复杂。此外,现有技术的固定式电缆仓装置1,其主导体3由壳体上侧部进入电缆仓装置1,为了保证主导体3各相之间的绝缘需要,需要各相导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增加了电缆仓装置I容器壳体2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插接式电缆仓一般是通过采用规定规格的电缆(通常是直径十几或几十厘米的铜线)和电缆锥,通过将电缆预先埋入地下,然后将安装了规定规格的电缆锥的电缆仓与电缆进行插接,由此来实现电缆仓与电缆之间的电连接。插接式电缆仓操作方便,但电缆母线和电缆仓本身需要采用特定规格,而且该特定规格又不是国标的标准规格,所以,针对现已埋入的电缆不具备通用性。而且,在设备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将整个电缆仓从电缆上吊起进行维护,由于电缆仓一般是安装在野外的,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_6]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使符合固定电缆锥标准及尺寸的电 缆具有插接式电缆的功能,从而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简便的插拔结构的电缆仓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包括容器壳体;主导体以及与所述主导体连接的连接导体,所述主导体及连接导体位于所述容器壳体内部;电缆锥,所述电缆锥用于连接电缆,所述电缆锥位于所述容器壳体内部;电缆锥,所述电缆锥用于连接电缆;插拔式连接件,所述插拔式连接件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和所述电缆锥连接,或者所述插拔式连接件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和所述电缆锥上设置的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设置有第一弹性插口和第二弹性插ロ,所述第一弹性插ロ与所述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插ロ与所述电缆锥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弹性插ロ与所述连接导体上设置的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插ロ与所述电缆锥上设置的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为梅花触头。所述插拔式连接件外围设置有屏蔽罩。在所述连接导体上设置的连接部件为接触导体,所述接触导体的下端插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在所述电缆锥上设置的连接部件为接触座,所述接触座的上端插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所述接触座与所述插拔式连接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容器壳件侧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主导体和所述连接导体进行拆装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安装有盖板。在所所述容器壳件底部设置有电缆端ロ,所述电缆端ロ处设置有电缆锥压接法
ΛΑ
—.O所述主导体从所述容器壳体的顶端进入所述容器壳体。实用新型的效果(I)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仓装置由于设置有插拔式连接件,将电缆锥的固定结构改变为插拔结构,使得电缆锥的安装拆除更方便。(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拔式连接件优选为设置有第一弹性插口和第二弹性插ロ弾性插拔连接件,具体地优选为所述插拔式连接件为梅花触头。弾性插拔连接件使得电缆锥安装更牢固,保证了优良的电接触。(3)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仓装置设置有操作孔,方便将主导体和连接导体连接和断开。(4)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仓装置设置有电缆锥压接法兰,方便对电缆锥进行安装固定。(5)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仓装置中,所述主导体从所述容器壳体的顶端进入所述容器壳体,保证主导体直接与连接导体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为保证主导体各相之间的绝缘需要而增加的电缆仓装置容器壳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清楚地得到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ー步地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仓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仓装置的结构图;[0028]图3是详细示出图2中电缆仓装置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的部分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I电缆仓装置,2容器壳体,3主导体,4连接导体,41连接导体固定螺栓,5电缆锥,6梅花触头,61抱紧弹簧,62第一弹性插ロ,63第二弹性插ロ,64屏蔽罩,65梅花触头固定栅栏,7接触导体,8接触座,81接触座固定螺栓,9操作孔,10盖板,11电缆端ロ,12电缆锥压接法兰,13安装座,14导电杆,141突出端,15导电夹,151夹槽,16第一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1,包括容器壳体2 ;主导体3以及与所述主导体3连接的连接导体4,所述主导体3从所述容器壳体2的顶端进入所述容器 壳体2中;电缆锥5,所述电缆锥5用于连接电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I还包括作为插拔式连接件的梅花触头6,由于所述梅花触头6两端设置有抱紧弹簧61,使得所述梅花触头6具有第一弹性插ロ 62和第二弹性插ロ 63,所述第一弹性插ロ 62与所述连接导体
4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插ロ 63与所述电缆锥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导体4上设置有接触导体7,所述电缆锥5上设置有接触座8。所述接触导体7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导体4连接,下端插入所述梅花触头6的第一弹性插ロ 62。接触座8,所述接触座8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电缆锥5连接,上端插入所述梅花触头6的第二弹性插ロ 63,并且接触座8和梅花触头6之间使用接触座固定螺栓8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梅花触头6外围设置有屏蔽罩64,所述梅花触头6、屏蔽罩64通过梅花触头固定栅栏65连接为一体。设置屏蔽罩64可以防止外界电场对梅花触头6的干扰。从图2可以看出,所述容器壳件侧部还设置有操作孔9,所述操作孔9安装有盖板10。在所所述容器壳件底部设置有电缆端ロ 11,所述电缆端ロ 11处设置有电缆锥压接法兰12,设置所述电缆锥压接法兰12用于固定安装电缆锥5。本实施例中的电缆仓装置I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电缆锥5安装在预先敷设在变电站一次电缆沟内的电缆上。然后,电缆仓内已经安装好的主导体3、连接导体4、接触导体7以及容器壳体2随GIS整体安装于电缆沟上方。将接触座8用固定螺栓安装在电缆锥5上。再之后,通过梅花触头6固定栅栏65将梅花触头6和屏蔽罩64组装为一体,将接触座8插入梅花触头6的第二弹性插ロ 63并拧紧接触座固定螺栓81。将安装后的电缆锥5插入电缆仓内,使得接触导体7对准梅花触头的第一弹性插ロ 62插入。最后,将电缆锥5用螺栓将其安装固定在容器壳体2底部的电缆锥压接法兰12上。在对本实施例的电缆仓装置I安装完毕以后,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具体的试验过程如下首先,拆除盖板10,通过操作孔9拆除连接导体固定螺栓41,而将连接导体4从主导体3上卸下,从而解除连接导体4与主导体3之间的连接,实现GIS主回路与电缆的断开,之后将盖板10再次安装好。然后,对容器壳体2内抽真空,之后向容器壳体2内充入SF6,体。再之后,进行气体压カ测定并进行气密检查。之后,进行GIS绝缘试验和电缆绝缘试验,待试验完毕,将电缆仓进行回气处理。拆除盖板10,通过固定螺栓41将之前被拆除的连接导体4与主导体4重新连接。最后,重新安装盖板10,再进行气体处理,重新充入SF6气体。即可以对本实施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I进行试运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I的插拔式连接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可以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连接的机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I的插拔式连接件。例如,具有通孔的金属连接件,只需要将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分别插接入所述通 孔中,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拔式连接件。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接触导体7和接触座8不是必需的。通过任意的加工方式,使得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的插接头具有与插拔式连接件的插ロ具有相适配的形状,即可以实现将将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与所述插拔式连接件实现插拔式连接。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作出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作出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电缆仓装置,其包括 容器壳体⑵; 主导体(3)以及与所述主导体(3)连接的连接导体(4),所述主导体(3)及连接导体(4)位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部; 电缆锥(5),所述电缆锥(5)用于连接电缆,所述电缆锥(5)位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拔式连接件出),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4) 和所述电缆锥(5)连接,或者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上设置的连接部件(7,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设置有第一弹性插ロ ¢2)和第二弹性插ロ(63),所述第一弾性插ロ ¢2)与所述连接导体(4)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插ロ ¢3)与所述电缆锥(5)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弹性插ロ ¢2)与所述连接导体(4)上设置的连接部件(7)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插ロ(63)与所述电缆锥(5)上设置的连接部件(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插拔式连接件为梅花触头(6)。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外围设置有屏蔽罩(64)。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导体(4)上设置的连接部件为接触导体(7),所述接触导体(7)的下端插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中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缆锥(5)上设置的连接部件为接触座(8),所述接触座(8)的上端插入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座(8)与所述插拔式连接件(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容器壳件侧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主导体(3)和所述连接导体(4)进行拆装的操作孔(9),所述操作孔(9)安装有盖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壳件底部设置有电缆端ロ(11),所述电缆端ロ(11)处设置有电缆锥压接法兰(1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体(3)从所述容器壳体(2)的顶端进入所述容器壳体(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使符合固定电缆锥标准及尺寸的电缆具有插接式电缆的功能,从而提供一种安装拆卸简便的插拔结构的电缆仓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仓装置,其包括容器壳体(2);主导体(3)以及与所述主导体(3)连接的连接导体(4),所述主导体(3)及连接导体(4)位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部;电缆锥(5),所述电缆锥(5)用于连接电缆,所述电缆锥(5)位于所述容器壳体(2)内部;插拔式连接件(6),所述插拔式连接件采用插拔连接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导体(4)和所述电缆锥(5)连接。
文档编号H02B13/035GK202405684SQ20122001447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许裕, 陈显国, 马爱国, 黄博宇 申请人:北京宏达日新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