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16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预装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0002]预装式变电站作为环网型或终端型的变配电装置,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工矿企业、宾馆、医院、机场、铁路等场所的户外。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在配电变压器上方的壳体内悬吊固定有吸气排风扇,在壳体的底板上设有进气口,吸气排风扇使得空气从吸气口进入,然后被吸气排风扇排出,而配电变压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在气体循环对流的过程中散发掉。然而,在某些特高温地区如沙漠中,现有技术的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效果仍不理想,壳体内配电变压器产生的热量依旧无法及时散出,壳体内温度仍然较高,配电变压器持续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故障率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加强散热效果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配电变压器,壳体顶部悬吊安装有第一吸气排风扇,第一吸气排风扇位于配电变压器的上方,壳体的侧壁贯穿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0005]采用以上结构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06]由于壳体的侧壁贯穿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这样,该预装式变电站除了具备现有技术的循环对流通路即底板的从进气口进入、从壳体顶部的第一吸气排风扇排出外,还增添了新的循环对流通路,即从底板的进气口进入后、从侧壁的第二吸气排风扇排出,故加强了散热效果,使得壳体内配电变压器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排出,大幅度降低壳体内温度,尤其适用于特高温地区如沙漠中,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0007]作为改进,安装孔为两个,侧壁上设置两个安装孔,在实际使用中证实,既能有效的增强对流效果、降低壳体内温度,而且成本控制合理,没有大幅度增加造价。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中沿A方向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所示 1、壳体,2、配电变压器,3、第一吸气排风扇,4、安装孔,5、第二吸气排风扇,6、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1,壳体I内安装有配电变压器2。壳体I顶部悬吊安装有第一吸气排风扇3,第一吸气排风扇3位于配电变压器2的上方。壳体的侧壁6贯穿有安装孔4,具体来说,壳体的左侧的侧壁6上设有两个安装孔4,每个安装孔4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5。两个安装孔4的总面积占壳体I单个侧壁6表面积的百分之一。这样的面积比既能保证有效散热,也不会由于安装孔4面积太大影响侧壁6的隔热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1),壳体(I)内安装有配电变压器(2),壳体(I)顶部悬吊安装有第一吸气排风扇(3),第一吸气排风扇(3)位于配电变压器(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侧壁(6)贯穿有安装孔(4),每个安装孔(4)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安装孔(4)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壳体(1),壳体(1)内安装有配电变压器(2),壳体(1)顶部悬吊安装有第一吸气排风扇(3),第一吸气排风扇(3)位于配电变压器(2)的上方,壳体的侧壁(6)贯穿有安装孔(4),每个安装孔(4)内设有第二吸气排风扇(5)。该预装式变电站能加强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2B1/56GK202978050SQ20122073389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林先明 申请人:宁波燎原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