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338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强制通风系统的发电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组一般广泛用作民用及工业电源,以满足家庭、学校、医院、工地等众多场合的电力需求。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都是开架式产品,由于其发动机直接暴露在外,所以存在噪音值高的缺陷,不能满足需要安静的工作场所及夜间工作环境的需要。
通常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噪音,将发动机及发电机安装在封闭外壳内,并且开有少量进风口与出风口,则由于发动机及发电机运转所产生的热辐射,使封闭外壳内的热量不断累积而致温度升高,发电机组原有热平衡被打破。发动机及发电机冷却效果变差,从而影响输出功率减小,发电机组可靠性下降。
因此,只有解决了封闭外壳内的散热问题,才能使发动机及发电机得到良好冷却,从而保证发电机组可靠工作。由于本发明的创新设计,彻底解决了上述技术难点,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开架产品相比保持不变并且噪音值明显减小。同时,发电机组不仅在结构布局、装配调试与维修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与技术优势,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明显经济效益。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市场需求,通过给封闭外壳内发电机部件提供良好的冷却,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小噪音且温升及输出功率保持不变的发电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包括:封闭外壳,封闭外壳内设有:发电机部件,容纳及安装发电机部件的端盖及电机支架; 所述封闭外壳内还设有引风壳;该引风壳布置于电机支架尾端,引风壳被中间隔板分成前后两腔,前腔与电机支架尾端连接,并在该腔侧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开口于封闭外壳上,为发电机部件的冷却提供冷却空气;后腔内布置有与发电机部件同轴连接的风扇,并于该腔侧壁上开有出风口,该腔与中间隔板轴向相对的一侧有吸风口,该吸风口随着上述风扇的转动而吸入封闭外壳内的空气,并进一步通过该腔侧壁上的上述出风口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引风壳进风口内安装有电压操作部件。将电压操作部件安装在引风壳冷空气入口处,可以得到良好的冷却。并且相比现有技术,电压操作部件从原来的轴向安装位置改变到现有的侧壁安装位置,大幅增加了冷空气向发电机部件内部流通的截面积,减小了流动阻力,从而更有利于冷空气加速自进风口流向发电机部件内部,从而提高发电机冷却效果,有效降低发发电机温升。
根据该结构,由于引风壳内部直接被中间隔板分为两腔,并且前腔跟外部冷却空气直接连通,后腔直接跟封闭外壳内的空间连通,这样的整体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实现了一个零件集成多个功能,减少了发电机组内部腔体分隔所需要的零件数量。不仅使封闭外壳内空气流动加快,有利于降低封闭外壳内部温度,而且使得发电机组在生产工艺、设计布局、装配调试与维修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与技术优势。
除了上述的第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其通风通路布置如下,第一通风路:冷却空气自引风壳前腔侧壁上的进风口吸入引风壳的前腔内,冷却发电机后被发电机冷却风扇通过发电机出风口排出;第二通风路:空气被引风壳后腔内的风扇从该腔上的吸风口吸入,再通过该腔侧壁上的出风口排出。
由于引风壳的前腔吸入的全是冷却空气,冷却空气流过发电机部件内部并及时带走热量,保证了发电机部件的内部得到充分有效冷却。同时,在引风壳后腔内的风扇的抽吸作用下,冷却空气从大气源源不断进入并降低封闭外壳内热空气的温度,然后通过引风壳后腔侧壁上的出风口及时排出,从而使封闭外壳内的空气温度稳定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样,发电机部件的内、外表面均得到充分有效冷却,发电机温升得到有效控制,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图1为本发明发电机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发电机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剖视图;(请标明C-C剖视的位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引风壳的立体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引风壳局部剖切后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以期更加清楚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请针对每个附图进行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发电机包括发电机部件5,电机支架8及引风壳9。电机支架8布置在发电机部件5尾端,引风壳9布置在电机支架8尾端。
参考图2,引风壳9侧壁上开有进风口 a和出风口 b,与中间隔板轴向相对的一侧有吸风口 d。引风壳9内布置有与发电机部件5同轴的风扇13。参考图3、图4,在封闭外壳20内,自左向右布置有端盖I,发电机部件5,电机支架8及引风壳9,其中发电机部件5由定子6、转子7、转子轴10及发电机冷却风扇2构成。
转子轴10的左端压装有连接套4,发电机冷却风扇2通过螺栓与连接套4固定且位于端盖I内,转子轴10左端的锥孔与曲轴3的锥端相配合;转子轴10的右端设有锥形端,并与连接盘11的锥孔相配。连接盘11的小端从引风壳9的中心通孔自右向左穿入,并与转子轴10连接,大端位于引风壳9的后腔内且其上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扇13。中心螺栓12自右向左依次穿过连接盘11、转子轴10的中心孔,与曲轴3连接并紧固。转子7压装在转子轴10上,定子6装在端盖I及电机支架8止口间,端盖I及支架8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6和7所示,引风壳9被中间隔板93分成前腔91和后腔92。前腔91与发电机部件5尾端的电机支架8连接并在该腔侧壁上开有进风口 a,进风口 a开口于封闭外壳20,直接通到大气为发电机部件5的冷却提供冷却空气,如图3所示;进风口 a包括第一、第二孔道al、a2,第二孔道a2内设有供电压调节部件14。后腔92内布置有与发电机部件5同轴的风扇13,并于后腔92侧壁上开有出风口 b,后腔92与中间隔板轴向相对的一侧有吸风口 d,吸风口 d与封闭外壳内空间相通,并随着风扇13的转动而吸进封闭外壳20内的热空气,并进一步通过出风口 b排出到大气中。
根据该结构,电压操作部件14安装在引风壳9的进风口 a,可以得到良好的冷却。并且相比现有技术,电压操作部件14从原来的轴向安装位置改变到现有的侧壁安装位置,大幅增加了冷空气向发电机部件5内部流通的截面积,减小了流动阻力,从而更有利于冷空气加速自进风口 a流向发电机部件5内部,从而提高发电机部件5的冷却效果,有效降低发电机温升。
由于引风壳9内部直接被中间隔板93分为两腔,并且前腔91跟封闭外壳20外部冷却空气直接连通,后腔直接跟封闭外壳20内部连通,这样的整体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t匕,实现了一个零件集成多个功能,减少了发电机组内部腔体分隔所需要的零件数量。不仅使封闭外壳内空气流动加快,有利于降低封闭外壳20内部温度,而且使得发电机组在生产工艺、设计布局、装配调试与维修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与技术优势。
本发明发电机工作时,发电机冷却风扇2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冷却空气从前腔91侧壁上的进风口 a吸入,然后流经发电机部件5的内部并对其进行充分有效冷却,冷却发电机部件5后的热空气被发电机冷却风扇2吹往发电机部件中的出风口 c与e并排出到封闭外壳外面大气中,如图5所不。同时,发电机部件5外表面置于封闭外壳中,由于风扇13强大的抽吸作用,外部的冷却空气源源不断地从进风口 f 进入,冷却空气拂过发电机部件5表面并带走热量,然后经出风口 b排出到大气中。
由于引风壳9的前腔吸入的全是冷却空气,冷却空气流过发电机部件5内部并及时带走热量,保证了发电机部件5的内部得到充分有效冷却。同时,在引风壳9后腔内的风扇13的抽吸作用下,冷却空气从大气源源不断进入并降低封闭外壳20内热空气的温度,然后通过引风壳9后腔侧壁上的出风口 b及时排出,从而使封闭外壳20内的空气温度稳定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实测值能够控制在40 45 °C以内。这样,发电机部件5的内、外表面均得到充分有效冷却,发电机温升得到有效控制,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本发明发电机频率为50Hz或60Hz,电压单相110V、220V、230V或240V,三相380V,400V, 416V 或 440V,额 定功率 2.5kff 8kW。
以上所述的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电机,包括:封闭外壳,封闭外壳内设有: 发电机部件; 容纳及安装发电机部件的端盖及电机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封闭外壳内还设有引风壳; 该引风壳布置于电机支架尾端,引风壳被中间隔板分成前后两腔,前腔与电机支架尾端连接,并在该腔侧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开口于封闭外壳上,为发电机部件的冷却提供冷却空气;后腔内布置有与发电机部件同轴连接的风扇,并于该腔侧壁上开有出风口,该腔与中间隔板轴向相对的一侧有吸风口,该吸风口随着上述风扇的转动而吸入封闭外壳内的空气,并进一步通过该腔侧壁上的上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发电机部件中还设有:发电机冷却风扇,用于将冷却空气从引风壳上的进风口吸入,从而为发电机部件的内部冷却提供冷却空气; 发电机出风口,用于将冷却了发电机部件的热空气从该出风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是,其通风通路布置如下,第一通风路:冷却空气自引风壳前腔侧壁上的进风口吸入引风壳的前腔内,冷却发电机部件后被发电机冷却风扇通过发电机出风口排出;第二通风路:空气被引风壳后腔内的风扇从该腔的吸风口吸入,再通过该腔侧壁上的出风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引风壳的进风口内设有电压操作部件。
全文摘要
一种发电机,包括一个端盖、一个发电机部件、一个电机支架及一个引风壳,其中发电机部件由定子、转子、转子轴及发电机冷却风扇构成。引风壳被中间隔板分为两腔,前腔与电机支架连接并在该腔侧壁上开有进风口,后腔布置有与转子同轴连接的风扇,并于该腔侧壁上开有出风口,该腔与中间隔板轴向相对的一侧有吸风口。其通风通路按以下布置,第一路通风冷却空气自引风壳前腔侧壁上的进风口吸入引风壳的前腔内,冷却发电机后被发电机冷却风扇通过发电机出风口排出;第二路通风空气自引风壳后腔内的风扇从该腔上的吸风口吸入,再通过该腔侧壁上的出风口排出。本发明具有较小噪音且温升及输出功率保持不变的优点。
文档编号H02K5/20GK103187830SQ2013100925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韶华, 蔡林军, 吴建亮 申请人:江苏苏美达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