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马达,尤其是机动车的转向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887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电动马达,尤其是机动车的转向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马达,尤其是机动车的转向马达。该电动马达(1)具有马达壳体(2),该马达壳体容纳转子以及围绕该转子的定子(10)并且在端侧具有带至少一个穿通开口(15、16)的轴承盖(3),通过所述穿通开口引出马达侧接触的用于马达绕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5)和/或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6)。设置可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8、9),其用于连接元件(5、6)相对于马达壳体(2)和/或相对于轴承盖(3)的机械去耦。
【专利说明】电动马达,尤其是机动车的转向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马达壳体的电动马达,该马达壳体容纳有转子以及围绕该转子的定子并且在端侧具有带至少一个穿通开口的轴承盖,通过穿通开口引出马达侧接触的用于马达绕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和/或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该电动马达尤其是机动车的转向马达。
【背景技术】
[0002]这种电动马达用在机动车中,例如作为用于车窗调节器升降器、车顶滑动窗的驱动马达或者作为转向马达。这样的伺服马达具有马达壳体、以下称为定子的定子组合部件以及以下称为转子的转子组合部件,该转子包括转子轴或者马达轴并且可通过该转子轴或马达轴可转动运动地支承在马达壳体中。轴承的至少之一经常布置在轴承盖的区域中,该轴承盖将马达壳体在其一个端侧上封闭。
[0003]作为转向马达,通常使用无电刷的直流电动马达,其定子拥有定子绕组,而转子设置有永磁体。
[0004]为了电动马达的供电,以连接插头或连接插孔的形式设置电连接元件,该电连接元件在马达内部与马达绕组、即在无电刷马达的情况下是与定子绕组电接触的。可以同样作为连接插头或连接插孔实现的其它连接元件经常充当至少一个马达内部的传感元件或控制元件的信号触点。
[0005]经常作为插头触点实现的连接元件必须为了尽可能最优的定位精度而固定,并且穿过轴承盖中的通过开口或穿通开口。定位和固定的任务或功能可以采用塑料嵌件成型件(Kunststoffumspritzung)实现,其例如设置有附加的刮刀肋(Schaberrippen)。
[0006]插头触点的这种塑料嵌件成型件在基本上无间隙地贯穿和支撑在通过开口上的情况下导致在轴承盖上以及由此在马达壳体上的刚性的或者所谓硬的联结。由于塑料嵌件成型件在由铝或钢制成的轴承盖上的这种硬联结,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是在电磁回路的马达运转过程中,转子和/或定子的机械振荡(振动)带有随之形成的结构声地耦合到马达壳体中。这种结构声导致产生噪声,这尤其是在转向马达在乘客舱中的情况下可以在转向操纵过程中被听到,这是不期望的。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尽可能低噪声的电动马达。这应当尤其适合作为机动车的转向马达。
[0008]根据本发明,这个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变型方案和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09]为此,电动马达在马达壳体中具有转子以及围绕该转子的定子并且在端侧具有带至少一个穿通开口的轴承盖,通过穿通开口弓I出马达侧接触的用于马达绕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和/或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为了连接元件相对于马达壳体和/或相对于轴承盖的机械去耦,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
[0010]弹性去耦元件适当地接合在轴承盖中。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去耦元件具有匹配于通过开口的内部轮廓的基体以及用于连接元件的穿通开口。去耦元件中的穿通开口就其布置或阵列而言与连接元件的阵列匹配或者与其相同。在适当地作为扁插头触点构型的连接元件的情况下,去耦元件中的穿通开口有利地为矩形。此外,这种穿通开口的内部轮廓以下述方式合适地匹配于连接元件的外部轮廓,即,使得连接元件被全周密封地、并且特别是防尘地环抱。
[0011 ] 此外,去耦元件构造用于在轴承盖的各自穿通开口中相应密封的配合。由此,在去耦元件和轴承盖之间的联结也是密封的,并且尤其是防尘的。
[0012]这样作为贯穿元件构造的去耦元件是适当软弹性的,并为此由可弹性变形的塑料形成,该塑料在拉伸和压缩载荷的情况下可以以尽可能软弹性的方式变形。
[0013]适当地,对于存在的为马达绕组或定子绕组供电的连接元件,设置第一去耦元件,并且对于存在的用于信号传输的连接元件,设置第二去耦元件。两个去耦元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优选地,两个去耦元件具有块状或柄状截面,该截面在组装状态下被各自的连接元件贯通,并且尽可能全周密封地通过对此而言足够的过盈配合配合到各自的穿通开口中。
[0014]在去耦元件的一种改进方案中,去耦元件具有一个配合到穿通开口中的块状柄以及在周侧至少部分地突出于该块状柄的、用于覆盖穿通开口的支撑凸缘(密封唇)。特别地,例如可以为马达绕组的供电的连接元件所配属的去耦元件设置这种至少部分地环绕的密封凸缘或密封唇。密封凸缘或密封唇在轴承盖的背离马达内部空间并且面对控制用电子器件的一侧上在边沿侧上跨接相应的通过开口,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也可以在轴承盖中设置相应的凹部或凹槽,密封凸缘在组装状态或安装状态下优选地以齐平的方式嵌入该凹部或凹槽中。
[0015]本发明带来的优点尤其在于,借助于可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或者每个可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产生相对较软的联结,该去耦元件围绕通过其引入的连接元件并且嵌入电动马达的轴承盖中的相应通过开口中。由此,一方面防止了或者至少降低了结构机械振荡耦合到马达壳体中。另一方面,保证了连接元件的足够的定位精度,此外也保证了连接元件的贯穿部的可靠防尘性。
[0016]尤其是由于得到保证的防尘性,避免了从马达侧通过轴承盖向电子器件(E⑶,电子控制单元)的颗粒迁移,从而这样的颗粒不会在电子线路中导致短路。
[0017]由于借助去耦元件的弹性或柔性或软性联结,消除了马达部件的结构机械振荡通过电插头触点在马达壳体上的耦合。由此,还避免了结构声的产生,并因此还避免了与之相关的声音异常。连接元件或者插头触点借助于去耦元件以柔性方式定位在马达壳体或轴承盖上,并以防尘的方式封闭马达和其控制用电子器件之间的区域。
[0018]通过弹性贯穿元件和去耦元件的减振性质的变型方案以及密封唇几何形状的合适设计方案,可以为基本上每种期望的应用情况提供最优的设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0020]图1以立体图示出具有马达壳体的电动马达,该马达壳体具有端侧的轴承盖和导电的扁插头型连接元件的装入的去耦元件;
[0021]图2示出根据图1的电动马达的侧视图,其中没有壳体且没有轴承盖,具有分配给信号触点的弹性去耦元件;
[0022]图3以立体仰视图示出优选地为了导电连接元件设置的去耦元件;
[0023]图4以立体俯视图示出优选地为了信号触点设置的去耦元件;
[0024]图5以仰视图示出具有装入的根据图3和图4的去耦元件的电动马达的轴承盖;并且,
[0025]图6以剖视图部分地示出具有装上的根据图5的轴承盖的马达壳体。
[0026]在所有的图中,彼此相应的部分配置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示出下面也称为转向马达的电动马达1,其作为机动车的转向驱动装置。电动马达I包括马达壳体2,轴承盖3在端侧上联结在该马达壳体上。在相对置的马达侧上可以一定程度地辨认出小齿轮4,该小齿轮以未详细示出的方法和方式咬合到转向驱动装置中。
[0028]下面称为插头触点的扁插头型连接元件5从电动马达I的内部空间22 (图6)突出于轴承盖3,该连接元件5用于不可见的马达绕组的供电。类似地,另一个下面称为信号触点的、再次有利地为扁插头型的连接元件6从马达内部空间22突出于轴承盖3。在轴承盖3上方,即在背离马达内部空间22的外侧7上,提供用于未详细示出的控制用电子器件(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空间。在示出的转向马达(其实施为无电刷的电动马达I)的情况下,控制用电子器件尤其用于电动马达I的换向,并因此用来相应地操纵实施为定子绕组的马达绕组。
[0029]尤其结合图2可以看出,导电的插头触点5通过去耦元件8引入。类似地,信号触点6通过去稱元件9引入。该去稱元件9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去稱元件8在轴向上错开,并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得离在图2中可辨认出的定子10更近。在定子10的两侧设置去耦环11、12,通过这些去耦环,定子10在罐状马达壳体2内部定位、对中并且以相对于该马达壳体去耦的方式装入,并且保持在马达壳体中。定子10以同轴的方式围绕此处不可见的转子,该转子在转向马达的情况下优选地配备永磁体,而定子10拥有马达绕组或定子绕组或场绕组。
[0030]在轴向方向13上,在定子10的上部去耦环的上方,存在优选环形的并且由塑料、特别是热固性塑料制成的载体部分或支撑部分14。借助该环形的支撑部分14,导电插头触点5以及信号触点6被定位和固定,并且在这个区域中与配属的马达组件、也就是说与未示出的马达绕组或者信号或控制技术组件发生电接触。
[0031]去耦元件8、9的设计方案可以从图3和图4相对清楚地辨认。两个去耦元件8、9均可弹性变形并且由相应地弹性的材料、尤其是弹性的塑料组成。去耦元件8、9具有穿通开口 8a、9a,这些穿通开口用于相应的导电插头触点5或者用于信号触点6。这些穿通开口8a、9a的布置和阵列匹配于相应的插头触点和信号触点5、6的布置或阵列。可弹性变形的去率禹元件8、9基本上由块状插头柄或者柄状基体8b或9b组成。去稱元件8此外具有在周侧突出于基体8b的支撑凸缘或密封凸缘或者至少部分地环绕的密封唇Sc。[0032]从图5可以相对清楚地看出,去耦元件8、9就其块状或柄状基体8b、9b而言匹配于在轴承盖3中的相应通过开口 15或16各自的内部轮廓。在该情况下,这种匹配使得各个去耦元件8、9以全周密封的方式配合到轴承盖3的相应通过开口 15或16中。在这种情况下,去耦元件8、9优选在轴承盖3内部在相应的通过开口 15或16中按照过盈配合方式与轴承盖3接合。
[0033]轴承盖3在其面对定子10的内侧17上设置有柱状的、环绕的边沿18,边沿18以同心的方式围绕同样为柱状的轴承轮廓19,该轴承轮廓19本身又包围中心的轴承孔20。在电动马达I的组装状态下,边沿18跨接支撑部分14。
[0034]图6示出装在马达壳体2端侧上的轴承盖3,该轴承盖3具有装入通过开口 15、16中的可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8或9。在用于导电插头触点5的去耦元件8上一体成型的密封凸缘8c可辨认地突出于轴承盖3中的通过开口 15,并且以密封方式至少部分地贴靠在轴承盖3的盖轮廓21上。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凸缘Sc可以以齐平的方式置入到轴承盖3的以虚线表示的凹部23中,尤其是置入到环绕的轴承盖边沿24内。
[0035]此外可辨认的是去耦元件8、9在各自的通过开口 15或16中的密封配合。由此,由马达壳体2在周侧环抱的马达内部空间22端侧上借助于轴承盖3、并且在那里至少在用于导电插头触点5和信号触点6的通过开口 15、16的区域中,以防尘的方式封闭。
[0036]此外,去耦元件8、9保证了触点5、6经由轴承盖3在马达壳体2上的柔性联结,从而在马达壳体2内部由定子10或转子引起的机械振荡(振动)不通过触点5或6传递到马达壳体2上。此外,借助去耦元件8或9,触点5、6以足够的精确性并且在遵守相应的公差的情况下定位。
[0037]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由此导出本发明的其它变化方案,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题。尤其是,所有针对实施例所述的单一特征也可以以其它方式彼此组合,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题。
[0038]附图标记列表
[0039]I电动马达/转向马达
[0040]2马达壳体
[0041]3轴承盖
[0042]4小齿轮
[0043]5连接元件/插头触点
[0044]6连接元件/信号触点
[0045]7 外侧
[0046]8去耦元件
[0047]8a穿通开口
[0048]8b基体/插头柄
[0049]8c密封凸缘/密封唇
[0050]9去耦元件
[0051]9a穿通开口
[0052]9b基体/插头柄
[0053]10 定子[0054]11、12 去耦环
[0055]13 轴向方向
[0056]14支撑部分/载体部分
[0057]15、16 通过开口
[0058]17 内侧
[0059]18环绕的边沿
[0060]19轴承轮廓
[0061]20轴承孔
[0062]21盖轮廓
[0063]22马达内部空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马达壳体(2)的电动马达(1),所述马达壳体容纳有转子以及围绕所述转子的定子(10)以及马达绕组并且所述马达壳体在端侧具有带至少一个穿通开口( 15、16)的轴承盖(3),通过所述穿通开口引出马达侧接触的用于所述马达绕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5)和/或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6),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所述连接元件(5、6)相对于所述马达壳体(2)和/或相对于所述轴承盖(3)机械去耦的、能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元件(8、9)接合在所述轴承盖(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元件(8、9)具有匹配于通过开口(15、16)的内部轮廓的基体(8b、9b),所述基体具有按所述连接元件(5、6)的阵列布置的穿通开口(8a、9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元件(8、9)密封地环抱所述连接元件(5、6 )或者每个连接元件(5、6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元件(8、9)构造为用于在所述穿通开口(15、16)中的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去耦元件(8),用于通过第一穿通开口(15)引出的、用于马达绕组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马达(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耦元件(8)具有配合到所述穿通开口(15)中的基体(Sb)以及在周侧至少部分地突出于所述基体的、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穿通开口(15)的支撑凸缘(S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去耦元件(9),用于通过第二穿通开口(16)引出的、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1),具有第一去耦元件(8),用于通过第一穿通开口(15)引出的、用于马达绕组的供电的第一连接元件(5);并且具有第二去耦元件(9),用于通过第二穿通开口( 16)引出的、用于信号传输的第二连接元件(6)。
10.一种能弹性变形的去耦元件(8、9),所述去耦元件用于安装到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电动马达(I)的具有扁插头触点(5、6)的连接组上。
【文档编号】H02K5/24GK103812262SQ20131057333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彼得·豪克, 霍斯特·施特格米勒 申请人:博泽沃尔兹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