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银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523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电力银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电力银行至少包括有:置放体、电力储存模组以及至少一传输线,该置放体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由该包覆体可将电力储存模组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而由该吸附元件将被充物结合固定于该第一结合面,以将该电力储存模组的电力直接由该传输线输出给该被充物使用,可减少携带体积且增加实用性。
【专利说明】电力银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力银行,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充电,并具有携带方便等功效的电力银行。
【背景技术】
[0002]按,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消费性电子产品以非常快的速度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举凡小型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数字相机、PDA、笔记型电脑或MP3随身听等;这些电子小玩意,不仅要做到轻薄短小,更要能随身携带使用也就必须要用到电池;又,为了响应环保,而已大量使用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一般常用的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及锂电池,凡是充电电池皆需要有一充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
[0003]请参考图1所示,现有的充电装置主要包括一充电座11及电池12,该充电座11内部设置有一充电电路13,该充电电路13与一插头14及输出端子15相连接,该插头14及输出端子15设置于充电座11的外部;而电池12设置于一电子产品16的内部,该电池12与一输入端子17相连接,该输入端子17设置于电子产品16的外部者。
[0004]据上述的构造,现有充电装置其中的插头14得插入一个能够提供电源的插座内,使插座的交流电流入充电电路13内,该充电电路13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导入输出端子15 ;当上述电子产品16内部电池12的电力耗尽后,得将输出端子15与电子产品16的输入端子17相连接,藉由输出端子15与输入端子17的连接使直流电流入电池12内,以对该电池12充电。
[0005]不论是上述由市电所提供电源的充电装置,或者是可携式的充电装置(例如电力银行),其与电子产品间仍为分开的二个个体,以携带便利性来说仍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电力银行,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充电用,并具有携带方便等功效的电力银行。
[000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0008]一种电力银行,至少包含有:置放体,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以及电力储存模组,其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该电力储存模组周围设有供该包覆体组装定位的卡槽;以及至少一传输线,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其另端则具有一对应于该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头。
[0009]一种电力银行,至少包含有:置放体,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以及电力储存模组,其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该电力储存模组周围设有供该包覆体组装定位的卡槽;以及至少一传输线,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其另端则具有一对应于该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头,且该传输线可分离地定位于该主体。[0010]为达上揭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力银行至少包括有:置放体、电力储存模组以及至少一传输线,该置放体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由该包覆体可将电力储存模组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
[0011]由该吸附兀件将被充物结合固定于该第一结合面,以将该电力储存模组的电力直接由该传输线输出给该被充物使用,可减少携带体积且增加实用性。
[0012]为达上述目的,所述电力储存模组具有可相互组装固定的第一、第二壳体以及电池本体,该电池本体位于该第一、第二壳体之间。
[0013]为达上述目的,所述该些包覆体由该第二结合面朝远离该第一结合面延伸有一连接部,并由该连接部朝该第二结合面内延伸有一唇部。
[0014]上述第一壳体位于该第二结合面外侧,该第一壳体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结合的卡槽,可供该唇部卡合定位。或者,该第一壳体位于该第二结合面外侧,该第二壳体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结合的卡槽,可供该唇部卡合定位。
[0015]为达上述目的,所述传输线伸出于该电力储存模组的外,该电力储存模组设置有一定位结构,该传输线定位于该定位结构,且还能解除该定位结构的定位而使用该传输线。
[0016]上述的定位结构为一容置槽,该传输线可脱离地定位于该容置槽内。
[0017]为达上述目的,所述传输线收容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内。
[0018]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应用于电子装置充电用,具有携带方便等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充电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结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另一视面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组装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使用结构分解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使用结构立体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00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另一实施例使用结构立体图。
[00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力银行的再一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0029]图号说明:
[0030]充电座11
[0031]电池12
[0032]充电电路13
[0033]插头14
[0034]输出端子15
[0035]电子产品16
[0036]输入端子17[0037]置放体2
[0038]主体21
[0039]第一结合面211
[0040]第二结合面212
[0041]长边213
[0042]短边214
[0043]吸附元件22
[0044]包覆体23
[0045]连接部231
[0046]唇部232
[0047]电力储存模组3
[0048]第一壳体31
[0049]卡槽311
[0050]第一定位部312
[0051]第二壳体32
[0052]第二定位部321
[0053]卡槽322
[0054]电池本体33
[0055]输入埠34
[0056]定位结构35
[0057]输出埠36
[0058]传输线4
[0059]连接头41
[0060]被充物5。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力银行的结构立体图,以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力银行的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银行至少包括有:置放体2、电力储存模组3以及至少一传输线4。
[0062]其中,该置放体2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21,该挠性材质可以为橡胶、聚胺甲酸酯(Polyurethane ;PU)或感温材料,该主体21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211、212,该主体21具有二相对的长边213以及二相对的短边214,该些长边213间以短边214相连接,并围绕成该第一、第二结合面211、212,该主体第一结合面211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22,该吸附元件22可以为吸盘。该第二结合面212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23,该些长边213均具有至少一包覆体23,而该些短边214均具有至少一包覆体23,各包覆体23间并形成有一开放性开口可供置入该电力储存模组3,且利用各长边213以及短边214所设置的包覆体23可形成较为稳固的固定效果。
[0063]其中,该吸附元件可以与该主体一体制成;亦或者,该主体与该吸附元件相互组装定位。且该些包覆体23由该第二结合面212朝远离该第一结合面211延伸有一连接部231,并由该连接部231朝该第二结合面212内延伸有一唇部232。
[0064]该电力储存模组3具有可相互组装固定的第一、第二壳体31、32以及电池本体33,该电池本体33位于该第一、第二壳体31、32之间,该电力储存模组具有至少一输入端口 34,由该输入埠34可对电力储存模组3进行储存电力。
[0065]组装时,该第一壳体31位于该第二结合面212外侧,该第一壳体31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23结合的卡槽311,藉由各卡槽311可与该些唇部232相互卡合定位;并将该电池本体33放置于该第一壳体31内,再将该第二壳体32与该第一壳体31相互组装,如图4所不,该第一壳体31周围处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312 (可以为凹槽结构),该第二壳体32则设有相对的至少一第二定位部321 (可以为突出体结构),该第一、第二定位部312、321的相互卡掣的动作,令该第二壳体32得以结合固定于该第一壳体31,让该电力储存模组3得以结合固定于该置放体的第二结合面212。当然,其组装结构亦可如图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该第一壳体31位于该第二结合面212外侧,该第二壳体32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23结合的卡槽322,可供该唇部232卡合定位。
[0066]如图2及图6所示,该传输线4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的电池本体(图未示),另端则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头41。其中,该传输线4伸出于该电力储存模组3之外,该电力储存模组3设置有一定位结构35,该传输线4乃可定位于该定位结构35,且在定位后还能解除该定位结构35的定位而使用该传输线4。
[0067]使用时,如图6及图7所示,该被充物5【可以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手持式电子装置或笔记型电脑】藉由该吸附元件22结合固定于该第一结合面211,并将该传输线4取出,先解除定位结构35的定位,使传输线4得能自由伸出于电力储存模组3之外,据此即能轻易且方便地将传输线4的连接头41电性连接于被充物5而彼此电性相通,让电力储存模组3可透过该传输线4将电力传送至该被充物5以进行充电效果。其中,该定位结构35可为一如图所示的容置槽,该传输线2可脱离地定位于该容置槽内。
·[0068]如图8及图9所示,该传输线4收容于电力储存模组3内,使用时将该传输线4由该电力储存模组3拉出即可使用。另外,如图10的实施例所示,该传输线4可分离地定位于该电力储存模组3,该主体同样具有一定位结构35 (如图所的实施例该定位结构为一容置槽),让该传输线4可分离地定位于该容置槽内,该电力储存模组3具有至少一输出埠36,而该传输线4 一端具有连接头41以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的输出端口 36,而另端的连接头41则可连接至被充物。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置放体,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以及 电力储存模组,其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该电力储存模组周围设有供该包覆体组装定位的卡槽;以及 至少一传输线,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其另端则具有一对应于该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头。
2.一种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置放体,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主体第一结合面形成有至少一吸附元件,该第二结合面周围处具有至少二包覆体;以及 电力储存模组,其组装定位于该第二结合面,该电力储存模组周围设有供该包覆体组装定位的卡槽;以及 至少一传输线,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其另端则具有一对应于该其它电子装置的连接头,且该传输线可分离地定位于该主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具有可相互组装固定的第一、第二壳体以及电池本体,该电池本体位于该第一、第二壳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二相对的长边以及二相对的短边,该些长边间以短边相连接,并围绕成该第一、第二结合面,该些长边均具有至少一包覆体,而该些短边均具有至少一包覆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些包覆体由该第二结合面朝远离该第一结合面延伸有一连接部,并由该连接部朝该第二结合面内延伸有一唇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位于该第二结合面外侧,该第一壳体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结合的卡槽,可供该唇部卡合定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位于该第二结合面外侧,该第二壳体周围并设有可供包覆部结合的卡槽,可供该唇部卡合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伸出于该电力储存模组之夕卜,该电力储存模组设置有一定位结构,该传输线定位于该定位结构,且还能解除该定位结构的定位而使用该传输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结构为一容置槽,该传输线可脱离地定位于该容置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或2其中任一所述的电力银行,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线收容于该电力储存模组内。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416020SQ20132050435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陈世惠, 林进田 申请人: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