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287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泵电机内部有一条由进液孔(7)、壳体前腔(1a)、定子组件(2)与转子(4)之间的缝隙、后端盖内腔(5a)、出液孔(8)、后轴承座内腔(5b)和转子轴中心孔(6a)形成的冷却通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能提高冷却效果,延长了泵电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电机结构设计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某些离心泵用电动机暴露在空气中工作,当在高原或者高空工作时,由于空气稀薄,空气冷却效果差,降低了泵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以便提高冷却效果,延长泵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包括由电机壳体1、定子组件
2、叶轮3、转子4、后端盖5、转子轴6、前轴承9、后轴承10组成的泵电机;电机壳体1与后端盖5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形成电机外壳,定子组件2安装于电机壳体1的内圆柱面上,转子4固定于转子轴6上,与定子组件2同轴,前轴承9安装于电机壳体1上的前轴承座内,后轴承10安装于后端盖5上的后轴承座内;离心泵壳体与电机壳体1连接为整体,离心泵壳体内部的叶轮3安装在转子轴6上,叶轮3与电机壳体1之间的腔体为高压区,叶轮3的左侧腔体为低压区,在离心泵壳体上有与上述高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出口和与低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入口 ;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是一个密封腔体;在泵电机内部有一条冷却通道,在电机壳体1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进液孔7,该进液孔7连通上述高压区和壳体前腔la,在后端盖5后轴承座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的出液孔8,该出液孔8连通后端盖内腔5a和后轴承座内腔5b ;所述的转子轴6为空心轴,转子轴6的转子轴中心孔6a连通上述低压区和后轴承座内腔5b ;上述高压区的工作介质通过由进液孔7、壳体前腔la、定子组件2与转子4之间的缝隙、后端盖内腔5a、出液孔8、后轴承座内腔5b和转子轴中心孔6a形成的冷却通道流入上述低压区,带走泵电机内部的热量,完成对泵电机的冷却。
[0005]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能提高冷却效果,延长了泵电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包括由电机壳体1、定子组件2、叶轮3、转子4、后端盖5、转子轴6、前轴承9、后轴承10组成的泵电机;电机壳体1与后端盖5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形成电机外壳,定子组件2安装于电机壳体1的内圆柱面上,转子4固定于转子轴6上,与定子组件2同轴,前轴承9安装于电机壳体1上的前轴承座内,后轴承10安装于后端盖5上的后轴承座内;离心泵壳体与电机壳体1连接为整体,离心泵壳体内部的叶轮3安装在转子轴6上,叶轮3与电机壳体1之间的腔体为高压区,叶轮3的左侧腔体为低压区,在离心泵壳体上有与上述高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出口和与低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入口 ;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是一个密封腔体;在泵电机内部有一条冷却通道,在电机壳体1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进液孔7,该进液孔7连通上述高压区和壳体前腔la,在后端盖5后轴承座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的出液孔8,该出液孔8连通后端盖内腔5a和后轴承座内腔5b ;所述的转子轴6为空心轴,转子轴6的转子轴中心孔6a连通上述低压区和后轴承座内腔5b ;上述高压区的工作介质通过由进液孔7、壳体前腔la、定子组件2与转子4之间的缝隙、后端盖内腔5a、出液孔8、后轴承座内腔5b和转子轴中心孔6a形成的冷却通道流入上述低压区,带走泵电机内部的热量,完成对泵电机的冷却。
[000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泵电机内部设置一条冷却通道,利用泵电机工作介质在冷却通道内循环,对泵电机进行冷却。
[000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以航空燃油为工作介质,在电机壳体1上有沿圆周均布的2个进液孔7,在后端盖5后轴承座上有沿圆周均布的2个径向的出液孔8。经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后,泵电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了 2倍以上。
【权利要求】
1.离心泵电机的循液冷却结构,包括由电机壳体(I)、定子组件(2)、叶轮(3)、转子(4)、后端盖(5)、转子轴¢)、前轴承(9)、后轴承(10)组成的泵电机;电机壳体(I)与后端盖(5)通过螺栓连接为整体,形成电机外壳,定子组件(2)安装于电机壳体(I)的内圆柱面上,转子⑷固定于转子轴(6)上,与定子组件(2)同轴,前轴承(9)安装于电机壳体(I)上的前轴承座内,后轴承(10)安装于后端盖(5)上的后轴承座内;离心泵壳体与电机壳体(I)连接为整体,离心泵壳体内部的叶轮(3)安装在转子轴(6)上,叶轮(3)与电机壳体(I)之间的腔体为高压区,叶轮(3)的左侧腔体为低压区,在离心泵壳体上有与上述高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出口和与低压区连通的工作介质入口 ;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是一个密封腔体;在泵电机内部有一条冷却通道,在电机壳体(I)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进液孔(7),该进液孔(7)连通上述高压区和壳体前腔(Ia),在后端盖(5)后轴承座上有沿圆周均布的至少2个径向的出液孔(8),该出液孔⑶连通后端盖内腔(5a)和后轴承座内腔(5b);所述的转子轴(6)为空心轴,转子轴(6)的转子轴中心孔^a)连通上述低压区和后轴承座内腔(5b);上述高压区的工作介质通过由进液孔(7)、壳体前腔(la)、定子组件(2)与转子(4)之间的缝隙、后端盖内腔(5a)、出液孔(8)、后轴承座内腔(5b)和转子轴中心孔^a)形成的冷却通道流入上述低压区,带走泵电机内部的热量,完成对泵电机的冷却。
【文档编号】H02K9/193GK104410202SQ20141068167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沈琳, 韩莹 申请人: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