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环结构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917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磁环结构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环结构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机,该磁环结构包括粘性填充物、永磁材料、磁极,其特征在于:该磁环的磁极上表面形状为圆弧,磁极下表面形状为圆形,两极之间为所述粘性填充物,整体仍然是环形;磁环的相邻两个磁极之间为非充磁的永磁材料,连接相邻两个磁极的最小厚度处形成一条直线。该磁环结构的设计用于产生近似正弦形状分布的气隙磁场,降低或消除高次谐波,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更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形状的磁环结构以及使 用其的永磁同步电机。 磁环结构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产生较高强度的气隙磁场,永磁同步电机目前普遍使用性能较高的稀土永磁 材料。对于小功率、小体积的永磁同步电机,励磁永磁体普遍采用多极环形永磁体,即磁环。 多极环形永磁体是指在圆环外圆周或内圆周充以多对2)磁极的磁体。图1展示的是一 种最常见的5对极的径向充磁磁环,其特征是内外表面均为圆形,且为同心圆,圆环厚度均 匀一致。对应的电机气隙磁通密度波形如图2所示。显而易见,气隙磁通密度波形正弦性 较差,波形畸变严重,含有较为丰富的高次谐波。高次谐波不仅增加铁心损耗,而且引起电 机的震动、噪声。此外,也降低电机的控制精度,导致电机的整体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产生较为正弦的气隙磁 通密度波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优化形状的磁环结构及使用其的永磁同步电机。该磁环 的永磁体磁极连接为一个整体,磁极的上表面形状为圆弧,下表面形状为圆形,两极之间为 粘性填充物,整体仍然是环形,该磁环直接热套在转子轴上。该磁环结构的设计用于产生近 似正弦形状分布的气隙磁场,降低或消除高次谐波,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环结构,包括粘性填充物、永磁材料、磁极, 其特征在于:该磁环的磁极上表面形状为圆弧,磁极下表面形状为圆形,两极之间为所述粘 性填充物,整体仍然是环形;磁环的相邻两个磁极之间为非充磁的永磁材料,连接相邻两个 磁极的最小厚度处形成一条直线。
[0005] 优选的,所述每个磁极占有的空间机械角度:Θ =360° /M,其中,Μ为磁极数。
[0006] 优选的,该磁环磁极的充磁部分的机械角度为Θ i,该磁环磁极的非充磁部分的机 械角度为Θ 2,其中,Θ i和Θ 2之间的关系为:θ 1=(〇. 75?0. 9) θ,θ 2= θ - Θ 1()
[0007] 优选的,当该磁环结构用于M=10、N=12的永磁同步电机,所述θ 1=3Γ、Θ 2=5°。
[0008] 优选的,磁环磁极厚度最大值为hMax,最小值为hMin,则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关系 为:h Min=(0. 4 ?0· 0· 65)hmax。
[0009] 优选的,磁环磁极厚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关系为:hMin=0. 54hmax。
[0010] 优选的,基于Θ p hMax和hMin来确定磁环磁极外圆弧半径。
[0011] 优选的,非充磁的永磁材料的表面形状是平面结构。
[0012] 优选的,所述磁环的磁极的充磁方式为平行充磁或径向充磁。
[0013] 优选的,磁极最大厚度处粘性填充物厚度为0. 1?1mm,优选的,0. 3mm。
[0014]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绕组、电机定子铁 芯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电机还包括上述磁环结构。
[0015] 优选的,采用热套的工艺,将磁环结构直接安装在转子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磁环的设计用于产生近似正弦形 状分布的气隙磁场,降低或消除高次谐波,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磁环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一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气隙磁通密度波形图。
[0019]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机气隙磁通密度波形的谐波幅值。
[0020] 图4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磁环2-D不意图。
[0021] 图5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磁环3_D结构不意图。
[0022] 图6是一本实用新型磁环的磁极平行充磁示意图。
[0023] 图7是一本实用新型磁环的磁极径向充磁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波形图。
[0025]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波形的谐波幅值。
[0026] 图10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永磁同步电机不意剖面图。
[0027] 附图标记说明:
[0028] 1-常规磁环;2-常规磁环N极;3-常规磁环S极;4-磁环;5-磁环粘性填充物; 6-磁环N极;7-磁环S极;8-永磁同步电机;9-永磁同步电机绕组;10-永磁同步电机定子 铁芯;11-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参照附图具 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永磁同步电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示例 的实施方式。
[003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磁环具有在图4和图5中示意的两部分材料:粘性填充 物5和永磁材料6。
[0031] 将永磁同步电机的磁极数设为M,定子槽数N,参考例和实施例均为磁极数M=10、 360° N=12。每极占有的空间机械角度= _____- = 36° Μ
[0032] 设本实用新型磁环磁极充磁部分的机械角度为Θ i,磁极非充磁部分的机械角度 为Θ 2,如图4所示。一般情况下Θ ^(0. 75?0. 9) θ,θ 2= θ - Θ i。针对M=10、N=12永磁 同步电机,优选的,^=31°、θ2=5°。
[0033] 磁环磁极厚度最大值为hMax,最小值为hMin,则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关系为: hmn_(〇. 4 ?〇. 〇. 65)hmax,hMin-0. 54hmax。
[0034] 基于和hMin来确定磁环磁极外圆弧半径,圆弧的弧度角即为θ1()
[0035] 本实用新型磁环的相邻两个磁极之间为非充磁的永磁材料。这部分永磁材料的表 面形状可以按下面方式实现。连接相邻两个磁极的最小厚度处形成一条直线,所占机械角 度为θ 2,如图4所示。将图4展示的2-D结构,沿轴向拉伸,形成3-D结构,如图5所示。非 充磁的永磁材料的表面形状是平面。但非充磁永磁材料的表面形状的实现方式不局限上述 方式,对于适当变更形成形状,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0036] 本实用新型磁环的磁极的充磁方式主要有两种,平行充磁和径向充磁,如图6和 图7所示。优选的,平行充磁。
[0037]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磁环的机械强度,在磁极之间以及磁极表面覆盖一层粘性填 充物5,如图4和图5所示。磁极最大厚度处粘性填充物厚度为0. 1?1mm,实施例,优选的 0. 3mm〇
[0038] 对粘性填充物5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最后形成的磁环外表面仍然是一个圆形,如 图4所示。
[003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永磁同步电机如图10所示。主要部分包括:磁环4、电机绕 组9、电机定子铁芯10和转子11。
[0040] 实施例中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11只包含轴,对于含有转子铁芯的适当变更的转 子机构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41] 优选的,采用热套的工艺,将磁环4直接安装在转子11上。
[0042] 实施例中永磁同步电机磁极数M=10、定子槽数N=12,对于适当变更磁极数Μ和定 子槽数,基于上述方式形成的永磁同步电机,其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〇〇4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简要说明,但如果是所谓的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重要内容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 当变更,而且也可以适当组合利用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更例的方法。换句话说,即使是这 样的加以变更等的技术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磁环结构,包括粘性填充物、永磁材料、磁极,其特征在于: 该磁环的磁极上表面形状为圆弧,磁极下表面形状为圆形,两极之间为所述粘性填充 物,整体仍然是环形;磁环的相邻两个磁极之间为非充磁的永磁材料,连接相邻两个磁极的 最小厚度处形成一条直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磁极占有的空间机械角度: Θ =360° /M,其中,Μ为磁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磁环磁极的充磁部分的机械角度为Θ1,该磁环磁极的非充磁部分的机械角度为 92,其中,01和02之间的关系为:01=(〇.75?〇.9)0,0 2=0-0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该磁环结构用于Μ=10、Ν=12的永磁同步电机,所述01=3r、θ2=5°。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极厚度的最大值为hMax,磁极厚度的最小值为hMin,则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关系 为:hMin=(0. 4 ?0· 0· 65)hmax。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极厚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关系为:hMin=0. 54hmax。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非充磁的永磁材料的表面形状是平面结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环的磁极的充磁方式为平行充磁或径向充磁。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 磁极最大厚度处粘性填充物厚度为0. 1?1mm。
10. -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绕组、电机定子铁芯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电机还 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磁环结构。
【文档编号】H02K1/22GK203883566SQ20142014920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任武, 许强, 刘缵阁 申请人:湖北立锐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