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591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由底层面板、中层面板、上层面板依次叠合而成,各面板的大小均与柜体断路器面板大小相适应,底层面板为平面支撑板,中层面板由活动控制板和框架支撑板组成,活动控制板为T形面板,上层面板为操作正面板,上层面板上设置有滑槽与把手,框架支撑板设置T形槽孔,活动控制板位于T形槽孔中,滑槽包括3个把手档位,各面板均为绝缘板制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简单,便于操作,一块活动控制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各面板对应的状态显示孔形象直观,可以让工作人员迅速判断工作状态,并仅由一个操作把手便可实现开关状态的挡阻切换,具有很显著的防误并列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专利说明】—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1000”特高压电站中,设备区的交流电源箱,由40(^ #1母、#2母提供总电源,用于邪13、独立接地刀闸等设备的控制电源、电机电源。正常运行时,由4007单路电源各带母排分段运行,一路电源故障时,断开故障电源开关,手动合母联开关,单路电源带两段母排联络运行。但由于两路源配电断路器多无防止并列的措施,一旦两路电源配电断路器同时合闸,4007 #11母、#21母将未检同期并列,不仅会造成4007负荷分配异常,而且可能导致400乂#1母、#2母同时跳闸,全站4007全部失电,后果非常严重。
[0003]这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人员误操作、方法顺序错误、设备位置显示不明确以及环境影响开关状态判断,究其主要因素,人员误操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市场上也以自动控制技术为核心,推出了多种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0004]申请号为200620128301.3的专利,涉及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解决了现有供电回路的供电电源出现故障后而造成由其控制的系统处于无监控状态运行的问题,包括与壳体上的接线端子相连的输入线端八1,81,01和输入线端八2,82,02、空气开关21(1,21(2和交流接触器01,02,输入线端八1,81与主电源连接、输入线端八2,82,02与备用电源连接,输入线端八1,81,01和输入线端八2,82,02通过控制电路愉负载连接,还包括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当只有一个电源控制的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能自动切换并迅速投入,同时也可发出报警,使操作者及时发现故障并维修。
[0005]申请号为0321691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电路装置,它是采用设置了有三段式控制来实现电源的自动切换或切断,即在紧急供电的双电源供电系统中,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换接到另一个电源,在线路出现过载、短路故障时,迅速断开电源,切换到中性点⑴--)位,不使用熔丝,达到完全隔离供电电源,保护线路安全的目的。该电路装置并对输入端的两组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进行电压检测,对输出端的电流检测,可设置工作参数,将其信号送到单片机电路处理,输出控制信号和显示信号,有远程通讯端口,在远程计算机和本开关面板上用中英文显示出实时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为维护和排除故障提供可靠依据,给用户带来方便。
[0006]然而,这类电源控制装置,或是电源开关自动切换控制系统,不仅初始安装造价不菲,而且后期维护费用较高,所以并不利于运维资金的节省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亟需一种成本低、操作性好、可靠性高的母线并列阻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确保功能易实现,操作简单方便,彻底消除存在的误操作风险。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由底层面板、中层面板、上层面板依次叠合而成,各面板的大小均与柜体断路器面板大小相适应,所述底层面板为平面支撑板,所述中层面板由活动控制板和框架支撑板组成,所述活动控制板为I形面板,所述上层面板为操作正面板,上层面板上设置有滑槽与把手。
[0009]所述框架支撑板设置I形槽孔,所述活动控制板位于所述I形槽孔中。
[0010]所述活动控制板的中心设置孔洞,所述把手与所述孔洞相连接。
[0011]所述底层面板与所述上层面板上均设置有状态显示孔,其数量均与断路器开关数量相一致。
[0012]所述滑槽包括3个把手档位。
[0013]所述各面板均为绝缘板制件。
[0014]本实用新型的底、中、上三层面板间,可采用卡接组合或是螺丝组合,成为一体式装置后,再通过螺栓固定于低压柜体的断路器面板上。滑槽包括左、中、右三个档位,当滑道对应档位时,代表其对应位置的左、中、右三个断路器操作口被分别挡住,所以在正常运行时,有且只有一个配电断路器在挡阻状态,从而避免了三个配电断路器同时处于导通状态,也就避免了并列事故的发生。
[001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简单,一块活动控制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各面板对应的状态显示孔形象直观,可以让工作人员迅速判断工作状态,并仅由一个操作把手便可实现开关状态的挡阻切换,具有很显著的防误并列功能,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层面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框架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控制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层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交流电源箱断路器主接线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把手位于第一档位时的面板显示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把手位于第二档位时的面板显示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把手位于第三档位时的面板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由底层面板1、中层面板2、上层面板3依次叠合而成,各面板的大小均与柜体断路器面板大小相适应,底层面板1为平面支撑板,中层面板2由活动控制板和框架支撑板5组成,活动控制板为I形面板7,上层面板3为操作正面板,上层面板上设置有滑槽8与把手9。
[0026]框架支撑板5设置I形槽孔4,活动控制板位于所述I形槽孔4中,活动控制板7的中心设置孔洞6,把手9与孔洞6相连接,底层面板1与上层面板3上均设置有状态显示孔10,其数量均与断路器开关数量相一致。
[0027]从交流电源箱断路器主接线图可以看出,配电断路器呖1、082带两段母排运行,083为母排联络断路器,正常运行时,呢1、呢2在合闸位置,呢3在分闸位置。本装置滑槽包括3个把手档位,即左、中、右三个档位,当滑道对应档位时,代表其对应位置的左、中、右三个断路器操作口被分别挡住,依图6至图9所示。当把手运动至滑槽最左侧时,代表第一档位,此时断路器面板的开关呢2、083运行;当把手运动至滑槽中间时,代表第二档位,此时断路器面板的开关呢1、呢2运行;当把手运动至滑槽最右侧时,代表第三档位,此时断路器面板的开关呢1、呢3运行;所以无论处于何种档位,在正常运行时,有且只有一个配电断路器开关处于挡阻状态,从而避免了三个配电断路器同时处于导通状态,也就避免了并列事故的发生。
[0028]本实用新型的各面板均为绝缘板制件,其底、中、上三层面板间,可采用卡接组合或是螺丝组合,成为一体式装置后,再通过螺栓安装固定于低压柜体的断路器面板上,在不妨碍开关面板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要求安装位置合理、美观,面板(绝缘板)制作要求平直、割痕光滑、无毛刺,整体布局合理。在实际运用当中,该装置进行实际操作100余次,操作流畅,无任何卡塞,且防并列功能完全实现,大大避免了低压交流#1母、#2母将未检同期并列的风险,且未对运行人员实际操作造成不便,实施效果良好。该装置仅通过一块活动板和操作把手就可轻松实现并列阻隔功能,制作工艺、安装工艺的精细度要求较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083与呢1\呢2运行倒闸操作时,083操作顺序全为后合先断。
[0029]经实践检验表明,该装置不仅降低运行误操作风险概率,将两路电源并列误操作风险概率控制在0,而且节约了经济效益,设计基本不使用弹簧、碟簧、拉铆、转芯螺丝、解扣翻板、顶珠、滑索、轨道等铁质构件和转芯构件,不采用转动、传动、液压动力输出或传递方式操作,其所替换的传统单电源开关自动切换装置,单台造价3500元,三组造价10500元,本装置仅需一次投入350元左右,且基本不需维护,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节约大量运维资金,经济效益可观。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底层面板、中层面板、上层面板依次叠合而成,各面板的大小均与柜体断路器面板大小相适应,所述底层面板为平面支撑板,所述中层面板由活动控制板和框架支撑板组成,所述活动控制板为T形面板,所述上层面板为操作正面板,上层面板上设置有滑槽与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支撑板设置T形槽孔,所述活动控制板位于所述T形槽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控制板的中心设置孔洞,所述把手与所述孔洞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面板与所述上层面板上均设置有状态显示孔,其数量均与断路器开关数量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3个把手档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网母线并列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面板均为绝缘板制件。
【文档编号】H02J9/06GK204144694SQ20142063477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徐京哲, 李大鹏, 张俊波, 周铁军, 李勇杰, 郝海风, 张华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