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321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无刷直流电机大都需要使用外部电源供电,在无外部电源或外部电源较远的工作环境中,使用起来受限较大、不方便;同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或者外部控制中心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源和控制功能内置于直流无刷电机的内部,使用方便、不受场地限制、自动化程度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内置电源板和控制电路板;内置电源板安装在电机内部,为电机和控制电路板提供工作电源;控制电路板用于输入或者显示电机控制命令和参数,并对电机工作状态实施控制。进一步,电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电机的定子固定在机壳的内壁上,电机的转子固定在转子输出轴上,转子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位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上的两个轴承上,且转子位于定子的内部正中间;内置电源板安装在后端盖上。进一步,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间位置各有一个轴承室,用于安装轴承,在轴承侧面的转子输出轴上安装有轴承挡圈用于限定轴承的轴向位置。进一步,在转子输出轴位于前端盖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用于密封前端盖的轴承室。进一步,机壳为铝拉伸制作而成,其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筋。进一步,在从后端盖伸出的转子输出轴的端头安装有离心式风叶,风叶外部罩有风叶罩壳。进一步,还包括作为电机换向开关的MOS管。进一步,MOS管位于内置电源板和后端盖之间并固定在后端盖上,MOS管与后端盖的接触面上涂有散热硅胶。进一步,控制电路板放置在控制盒内,控制盒的底部与机壳固定;控制电路板上集成了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的控制电路、控制按钮和液晶显示板,控制按钮用于设定各种电机控制信号和参数,液晶显示板用于显示所述电机控制信号和参数。进一步,控制盒的上表面粘贴有背胶式薄膜按键板;在液晶显示板的对应位置,薄膜按键板为透明材质;在控制按钮的对应位置,薄膜按键板上设置有各功能按钮对应的标识符号;控制盒的上部还安装有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透明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有点在于,本发明通过特别设计的内置式电机电源和控制盒,把电源和控制功能内置于直流无刷电机的内部,免去了外置驱动和电源连接的麻烦,实现了直流无刷电机在应用上能直接替代交流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机;本发明可以通过机壳上自带的控制按钮对电机进行各种控制和设置,也可以通过预留的信号控制端口连接到外部的控制中心后,能实现对电机运转的矢量控制。电机操作者通过控制盒上的几个功能键,就能迅速设定和储存电机转速等控制信号和参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爆炸图。图3是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盒爆炸图。附图中序号说明:1:控制盒;2:电机;1-1:透明盖;1-2:薄膜按键板;1-3:控制盒上盖;1-4:弹簧轴销;1-5:控制电路板;1-6:上密封圈;1-7:控制盒下盖;1-8:下密封圈;2-1:转子轴;2-2:前密封圈;2-3:前端盖;2-4:机壳;2-5:定子组件;2-6:后端盖;2-7:风叶罩壳;2-8:风叶;2-9:轴承挡圈;2-10:轴承;2-11:内置电源板。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出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的多种实施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或限定。本发明带内置电源和控制功能的无刷直流电机,其整体外形如图1所示,内部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整机分为两个部分:控制盒1和电机2;控制盒1负责电机的控制,以及对操作者的反馈。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2部分包括:转子2-1,密封圈2-2,前端盖2-3,机壳2-4,定子2-5,后端盖2-6,风叶罩壳2-7,风叶2-8,轴承挡圈2-9,轴承2-10,内置电源板2-11。内置电源板2-11通过电池等为电机2提供电源,其可以安装在电机后端盖2-6上。定子2-5和转子2-1为电机运转的核心部分,定子线圈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磁场,作用于永磁材料的转子上,转子运转通过转子轴2-1传递出来。定子2-5固定在机壳2-4的内壁上,转子2-1固定在输出轴上,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端盖2-3和后端盖2-6上的两个轴承2-10上,且转子2-1位于定子2-5的内部正中间。在内置电源板2-11和后端盖2-6之间还安装有MOS管模块,其主要是在电机2运转时起到换向开关的作用,通过螺钉将MOS管模块紧固在后端盖2-6上,同时接触面上涂有散热硅胶,由于工作时MOS管是主要的发热元件,这样的结构能很好地将热量传递到后端盖上2-6上,从而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前端盖2-3和后端盖2-6安装在机壳2-4的两端,构成整个电机的外壳和支撑。前端盖2-3和后端盖2-6中间各有一个轴承室,用来安装轴承2-10,轴承挡圈2-9安装在后端盖2-6的挡圈槽内,以便限定轴承2-10的轴向位置。密封圈2-2套在转子2-1的输出轴上,位于前端盖2-3的外侧,用于密封前端盖2-3的轴承室,防止有水进入。2-4机壳的材料为铝,且表面有很多散热筋,即起到加强机壳强度的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散热,电机2运转产生的热量,通过机壳散发出来。风叶2-8安装在转子输出轴从后端盖2-6伸出的部分,转子输出轴转动的同时会带动风叶2-8的旋转,产生离心的风,风叶罩壳2-7位于风叶2-8的外侧并与后端盖2-6固定连接,风叶2-8产生的风抵达风叶罩壳2-7的时候会改变风的方向,吹向机壳2-4内部的位置,机壳2-4上很多的散热筋上的热量会被风带走大部分,从而进一步降低机壳2-4上的温度。风叶2-8为离心式风叶,水溅到2-8风叶上会被风叶离心力给甩出来,同时风叶罩壳2-7罩在2-8风叶的外侧,本身就可以抵挡住水的溅入。如图4所示,控制盒1包括:透明盖1-1,薄膜按键板1-2,控制盒上盖1-3,弹簧轴销1-4,控制电路板1-5,上密封圈1-6,控制盒下盖1-7,下密封圈1-8;控制电路板1-5为控制盒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电机的运行控制;其包括所有的控制电路、控制按钮和液晶显示板,控制按钮用于设定各种电机控制信号和参数,液晶显示板可以显示4位数字,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可以显示电机的实时转速,在设置电机转速和档位的时候也能对操作者的按键操作做出显示。上密封圈1-6和下密封圈1-8为橡胶材料;下密封圈1-8安装在控制盒下盖1-7和机壳2-4之间,主要负责整个控制盒1和电机2连接部分的密封,上密封圈1-6主要负责控制盒自己本身的密封,即控制盒上盖1-3和控制盒下盖1-7之间的密封。控制盒上盖1-3和控制盒下盖1-7是整个控制盒的外壳,通过螺钉连接,两者之间接触的位置有1-6上密封圈,保证自己本身的密封,防水防尘。薄膜按键板1-2贴在控制盒上盖1-3的表面,其为全背胶式薄膜,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在液晶显示板对应的地方,薄膜按键板为透明的材质,可以方便观看液晶显示板显示的内容。且按钮的功能指示和位置也都标识在薄膜按键板上1-2,方便操作。透明盖1-1通过弹簧轴销1-4安装在控制盒上盖上1-3,弹簧轴销1-4处使用铰链结构,配合弹簧,开盖后会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合上。透明盖1-1本身的材料可以防紫外线,防止在户外阳光直接长时间的照射会对电机控制盒产生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