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54712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悬挂在运行中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上的异物一直是长期困扰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难题。其原有的传统作业方式相对落后,多为停电后由人工卸下导线进行异物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办理工作票和长时间等待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必要流程的完成。此种作业方式显然耗费工时,且常常会面临各种复杂情况,也对电力系统稳定输送电能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新型无人机被广泛普及和应用到电力系统。而国内外无人机清障处理多采用喷火式,安全系数低且可控性差。现今,企业在提倡利用先进设备改进作业方式的同时,寻求更加有效的处理方式,保障电力可靠运行,力求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其克服了

背景技术: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它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遥控装置,遥控装置无线通讯连接该无人机本体并能对该无人机本体的动作和行走路径进行遥控;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载有电传导机构、电热切割机构、遥控电切电路及异物捕获机构,无人机本体具有前后间隔的前本体和后本体,异物捕获机构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之最前端,遥控电切电路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后本体,电热切割机构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电传导机构设于后本体与前本体之间并电接该遥控电切电路和电热切割机构,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遥控电切电路动作接通电源产生电流,电流流经电传导机构后到达电热切割机构,电热切割机构电致发热熔断异物。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热切割机构包括电热丝和弹簧,所述无人机本体前本体具有左右并排间隔的两部分,该电热丝设于该两部分之间的间隔内,电热丝呈V字型布置并构成V型切割区域,该电热丝的V字开口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本体的各一部分上,V字开口朝向无人机的前端,弹簧的一端连接无人机本体的后本体,另一端连接电热丝的V字尖端。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异物捕获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前本体之各一部分前端的触角,该两触角构成向前敞开的喇叭状捕获口,所述捕获口连通所述V型切割区域。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传导机构包括碳纤管和导电陶瓷,碳纤管架设在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与后本体之间,且碳纤管的一端与遥控电切电路电接,另一端与导电陶瓷电接,导电陶瓷电接电热切割机构。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遥控电切电路包括舵机、微动开关和电源,舵机通讯连接遥控装置,微动开关连接电源,通过遥控装置控制舵机启动,舵机作用于微动开关使微动开关闭合接通电源电路产生电流。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异物捕获机构的触角上装有LED灯。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无人机的前本体在触角的固定位置与电热丝的V字型开口对应的位置之间设衔接捕获口与V型切割区域的过渡通道。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电传导机构包括碳纤管和导电陶瓷,碳纤管架设在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与后本体之间,且碳纤管的一端与遥控电切电路电接,另一端与导电陶瓷电接,该导电陶瓷设于所述前本体的过渡通道处,且电热丝与导电陶瓷在该过渡通道处电接。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中的图传设备,该图传设备与遥控装置通讯连接,通过该图传设备将无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图像实时传送至遥控装置上显示。本技术方案与

背景技术: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无人机在清障时,首先由遥控装置控制无人机旋转或前行至指定位置,通过异物捕获机构将异物捕获并揽入捕获口中,同时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遥控电切电路动作接通电源产生电流,电流流经电传导机构后到达电热切割机构,电热切割机构电致发热将异物熔融出线槽轨道,使得异物自动逐渐落入电热切割机构中,将异物熔断。本发明所述的飞行清障无人机用于高空清障,清障时无需停电保障电力可靠运行,不受导线距离的限制,安全性高,可通过无人机和地面的遥控装置相结合操控的方式进行远距离异物处理,节约人力、物力和清障工时。2、由于异物在高空中在外界因素(如风力)的作用下往往会发生振荡或飘动,而且无人机在高空中停留时在外界因素(如风力)或者其自身原因的作用下也往往不会固定停留在某个固定位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因此给无人机高空对异物进行熔融清障造成一定的处理难度;然本发明首先通过异物捕获机构对异物进行捕获,使异物落入捕获口,对异物进行初步限位,防止异物大幅度的振荡或飘动,然后异物在电热丝的熔融下形成线槽轨道,通过线槽轨道与电热丝的配合,异物顺着形成的线槽轨道逐渐落入V型切割区域进行熔融切割,其逐渐落入的过程中异物始终与电热丝保持相对静止,解决了由于异物振荡和无人机的晃动给异物处理造成的难题;又由于电热丝和弹簧都为柔性体,将无人机的晃动转化为电热丝和弹簧的弹性形变,进一步地确保了异物在熔融过程中与电热丝保持相对静止,方便清障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一种飞行清障无人机,它包括无人机本体和遥控装置,遥控装置无线通讯连接该无人机本体并能对该无人机本体的动作和行走路径进行遥控;无人机本体上载有电传导机构、电热切割机构、遥控电切电路及异物捕获机构,无人机本体具有前后间隔的前本体101和后本体102,异物捕获机构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101之最前端,遥控电切电路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后本体102,电热切割机构设于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101,电传导机构设于后本体102与前本体101之间并电接该遥控电切电路和电热切割机构,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遥控电切电路动作接通电源产生电流,电流流经电传导机构后到达电热切割机构,电热切割机构电致发热熔断异物。该电热切割机构包括电热丝11和弹簧12,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101具有左右并排间隔的两部分,该电热丝11设于该两部分之间的间隔内,电热丝11呈V字型布置并构成V型切割区域13,该电热丝11的V字开口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本体101的各一部分上,V字开口朝向无人机的前端,弹簧12的一端连接无人机本体的后本体102,另一端连接电热丝11的V字尖端。本实施例中,该弹簧12为螺旋弹簧。该异物捕获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前本体101之各一部分前端的触角21,该两触角21构成向前敞开的喇叭状捕获口22,捕获口22连通所述V型切割区域13。优选地,该异物捕获机构的触角21上装有LED灯23,用于警示。该无人机的前本体101在触角21的固定位置与电热丝11的V字型开口对应的位置之间设衔接捕获口22与V型切割区域13的过渡通道31。该电传导机构包括碳纤管41和导电陶瓷42,碳纤管41架设在无人机本体的前本体101与后本体102之间,且碳纤管41的一端与遥控电切电路电接,另一端与导电陶瓷42电接,导电陶瓷42电接电热切割机构。本实施例中,该导电陶瓷42设于前本体101的过渡通道31处,且导电陶瓷42与电热切割机构的电热丝11在该过渡通道31处电接。该遥控电切电路包括舵机51、微动开关52和电源,舵机51通讯连接遥控装置,微动开关52连接电源,通过遥控装置控制舵机51启动,舵机51作用于微动开关52使微动开关52闭合接通电源电路产生电流。无人机清障时,首先由遥控装置控制无人机旋转或前行至指定位置,通过异物捕获机构将异物捕获并揽入捕获口22中,同时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遥控电切电路的舵机51动作触发微动开关52接通电源产生电流,电流流经电传导机构后到达电热切割机构,电热切割机构电致发热将异物从过渡通道31开始熔融出线槽轨道,后逐渐自动落入电热切割机构中的V型切割区域13中,将异物熔断。本发明所述的飞行清障无人机用于高空清障,无需停电保障电力可靠运行,不受导线距离的限制,可通过无人机和地面的遥控装置相结合操控的方式进行远距离异物处理,节约人力、物力和清障工时。由于异物在高空中在外界因素(如风力)的作用下往往会发生振荡或飘动,而且无人机在高空中停留时在外界因素(如风力)或者其自身原因的作用下也往往不会固定停留在某个固定位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因此给无人机高空对异物进行熔融清障造成一定的处理难度;然本发明首先通过异物捕获机构对异物进行捕获,使异物落入捕获口22,对异物进行初步限位,防止异物大幅度的振荡或飘动,然后异物在电热丝11的熔融下形成线槽轨道,通过线槽轨道与电热丝11的配合,异物顺着形成的线槽轨道逐渐落入V型切割区域13进行熔融切割,其逐渐落入的过程中异物始终与电热丝11保持相对静止,解决了由于异物振荡和无人机的晃动给异物处理造成的难题;又由于电热丝11和弹簧12都为柔性体,将无人机的晃动转化为电热丝和弹簧的弹性形变,进一步地确保了异物在熔融过程中与电热丝11保持相对静止,方便清障操作。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无人机上还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中的图传设备61,该图传设备61与遥控装置通讯连接,通过该图传设备61将无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图像实时传送至遥控装置上显示,遥控装置根据该图像信息,控制无人机做出相应动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