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和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606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和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6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08029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如本文中充分所述地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和支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提高便利性及可运输性的便携式可折叠无线充电器和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变得普及,已提出用以供应无线电力信号的各种充电垫。充电垫在平坦表面时可以用于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但充电垫在比如仅略微平坦的平面时具有缺点。另外,移动设备在充电操作期间应位于同一平坦表面上,使得使用者在充电操作期间难以使用移动设备。同样,在特定的地方比如陈列室,需要支架式充电装置而非平面式充电装置以增强展示效果。支架式充电装置可以对在充电操作期间使用移动设备提供便利。

支架式充电装置在其体积变得较大时可能存在可运输性问题。因此,已经提出了可折叠的支架式充电装置。

图1A至图1C示出了常规的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具体地,图1A描述了在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的所有元件被折叠起来时的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前部,而图1B示出了在相同情况下的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相反侧部。另外,图1C示出了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的未折叠状态。

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本体12、支架支承构件14、目标物支承构件18和铰接构件16。当使用者移动时,该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被折叠起来以提高可运输性。当充电本体12和支架支承构件14被折叠起来时,可以在一侧示出充电本体12的后侧部12B,而在另一侧,支架支承构件14接触充电本体12的前侧部12A。支架支承构件14可以通过构造成连接充电本体12与支架支承构件14的铰接构件16绕充电本体12旋转。

在此,支架支承构件14既可以接触充电本体12又可以绕充电本体12旋转,使得操作简单且携带方便。然而,由于目标物支承构件18从充电本体12突出,因此目标物支承构件18设计成与充电本体12分离,以提高可携带性。尽管在充电本体12上向外突出的目标物支承构件是可分离的以避免较差的可携带性,但是使用者很有可能会丢失目标物支承构件18。如果目标物支承构件18丢失,则由于充电对象比如移动设备在没有目标物支承构件18的情况下不能被紧固,所以该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可用性降低。

尽管引入了以上所描述的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但是在为了移动该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而使其分离以及为了使用该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而将其结合的情况下,这种无线充电装置的一些元件很可能会丢失。如果可以在无需分离以及结合可折叠的无线充电装置元件的情况下移动或者使用该可折叠的无线充电装置,则可以避免将该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元件中的一些元件丢失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种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中,支架支承构件和目标物支承构件两者被紧固成绕充电本体旋转以在支架支承构件和目标物支承构件被折叠起来时移除充电本体上的突出部,并且提高了可运输性并且由于该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中不存在可拆除的元件而避免了丢失任何元件的风险。

另外,为了保证使用者的便利性和安全,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支架支承构件和目标物支承构件被展开以进行充电操作时将支架支承构件和目标物支承构件紧固,并且避免了支架支承构件和目标物支承构件的应变,该应变可能通过意外的冲击或过大的力而产生。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操作的便携式装置,该便携式装置可以包括充电本体、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其中,充电本体可以包括配置成发送用于充电操作的电力信号的发送器,第一旋转构件支承充电对象,并且第二旋转构件支承充电本体。本文中,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沿预定方向绕充电本体旋转,但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在不同的旋转角度内运动。

该便携式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控制单元,第一旋转控制单元构造成使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共旋直到第一旋转构件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而第二旋转构件接触或运动离开充电本体。

第一旋转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上的第一凹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一突出部,或者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上的第二突出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二凹部。

该便携式装置还可以包括构造成将第二旋转构件与充电本体紧固的第一紧固单元。

第一紧固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三凹部和形成在充电本体上的第三突出部,或者包括形成在充电本体上的第四凹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四突出部。

便携式装置还可以包括铰接构件,所述铰接构件构造成将所述充电本体、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彼此联接。

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的范围可以为从约90°到约140°,而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的范围可以为从约270°到约330°。

铰接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接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沿预定方向共旋的辅助转子。

辅助转子可以包括连接部、第一路径导引部、第二路径支承部和第一止挡部,其中,连接部构造成将辅助转子与第一旋转构件接合,第一路径导引部构造成引导第一旋转构件的运动,第二路径支承部构造成引导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第一止挡部构造成确定第一旋转构件的最大旋转角度。

第一路径导引部和第二路径支承部可以是单个环式结构的内侧部和外侧部。

第一止挡部可以包括形成在环式结构的内侧部上的第五突出部。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环式结构的内侧部接合以沿着第一路径导引部运动并且将被第一止挡部阻挡。

形成在充电本体上的第一旋转部可以包括杆式结构,该杆式结构在两个端部处具有弯曲表面。

辅助转子还可以包括构造成防止第一旋转构件反冲的第一反冲止挡单元,第一旋转构件的反冲是由于由第二旋转构件在第二旋转构件运动超过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并且第一旋转构件的运动被第一止挡部阻止时的运动引起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

第一反冲止挡单元可以包括侧突出部,该侧突出部构造成使由第一路径导引部在连接部联接至第一路径导引部的预定区域内引导的旋转路线上的摩擦力增大。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二止挡部,其中,第一孔形成为与铰接构件接合,第二孔形成为确定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旋转角,第二止挡部从第二孔的内表面突出以确定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

第二孔的直径可以比第一孔的直径大。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构造成沿着形成在铰接构件与第二孔之间的路线运动的第二旋转部。

第二旋转部可以包括形成在充电本体上的第六突出部。

第二旋转构件还可以包括构造成防止第二旋转构件反冲的第二反冲止挡单元,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反冲是由于由第二旋转构件在第二旋转构件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运动引起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与第二反冲止挡单元对应的紧固单元。

第二反冲止挡单元可以具有槽式结构,而紧固单元可以具有突出式结构。

在到达第二反冲止挡单元之前,紧固单元可以接触第二旋转构件以使抵抗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通知第二旋转构件已经运动达到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构造成使抵抗由所述第二孔引导的运动的摩擦力增大以通知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已经运动达到所述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的第二旋转警报部。

第二旋转警报部的高度可以比第二止挡部的高度低。

该便携式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防应变部和第二防应变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第一防应变部构造成在施加使第二旋转构件旋转超过预定旋转角度的外力时使充电本体偏离铰接构件,第二防应变部构造成在施加外力时使充电本体偏离第二旋转构件。

第一防应变部可以包括形成在铰接构件上的第一倾斜平面。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具有突起结构的第一应变部,该突起结构具有与第一倾斜平面接合的另一倾斜平面。

第二防应变部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二倾斜平面。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具有突起结构的第二应变部,该突起结构具有与第二倾斜平面接合的另一倾斜平面。

发送器包括构造成向充电对象提供电力信号的天线和线圈中的至少一者。

充电本体可以包括配置成存储第一电能的电池和配置成接收从外部提供的第二电能的端口中的至少一者。

第一旋转构件可以包括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其中,第一防滑部形成在在第一旋转构件旋转至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时接触另一结构的部分中以防止便携式装置滑动,第二防滑部形成在第一防滑部的相反侧部中,以防止充电对象滑动。

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可以包括具有比预定值大的摩擦系数的杆形材料。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旋转构件结合的孔。另外,该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第一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彼此接触并且沿预定的方向倾斜。

一种便携式支架,该便携式支架可以包括支承本体、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和铰接构件,其中,支承本体支承物件,第一旋转构件支承物件,第二旋转构件支承支承本体,铰接构件构造成将支撑本体、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彼此联接。本文中,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沿预定方向绕支承本体旋转,但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在不同的旋转角度内运动。

该便携式支架还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控制单元,第一旋转控制单元构造成使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共旋直到第一旋转构件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而第二旋转构件接触或运动离开支承本体。

第一旋转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上的第一凹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一突出部,或者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上的第二突出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二凹部。

该便携式支架还可以包括构造成将第二旋转构件与支承本体紧固的第一紧固单元。

第一紧固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三凹部和形成在支承本体上的第三突出部,或者形成在支承本体上的第四突出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四凹部。

第一旋转构件的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的范围可以为从约90°到约140°,而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的范围可以为从约270°到约330°。

铰接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接合以使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沿预定方向共旋的辅助转子。

辅助转子可以包括连接部、第一路径导引部、第二路径支承部和第一止挡部,其中,连接部构造成将辅助转子与第一旋转构件接合,第一路径导引部构造成引导第一旋转构件的运动,第二路径支承部构造成引导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第一止挡部构造成确定第一旋转构件的最大旋转角度。

第一路径导引部和第二路径支承部可以是单个环式结构的内侧部和外侧部。

第一止挡部可以包括形成在环式结构的内侧部上的第五突出部。

支承本体可以包括第一旋转部,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环式结构的内侧部接合以沿着第一路径导引部移动并且将被第一止挡部阻挡。

形成在支承本体上的第一旋转部可以包括杆式结构,该杆式结构在两个端部处具有弯曲表面。

辅助转子还可以包括构造成防止第一旋转构件反冲的第一反冲止挡单元,第一旋转构件的反冲是由于由第二旋转构件在第二旋转构件运动超过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并且第一旋转构件的运动被第一止挡部阻止时的运动引起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

第一反冲止挡单元可以包括侧突出部,该侧突出部构造成使由第一路径导引部在连接部联接至第一路径导引部的预定区域内引导的旋转路线上的摩擦力增大。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二止挡部,其中,第一孔形成为与铰接构件接合,第二孔形成为确定第二旋转构件的第二旋转角,第二止挡部从第二孔的内表面突出以确定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

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可以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

支承本体可以包括构造成沿着形成在铰接构件与第二孔之间的路线运动的第二旋转部。

第二旋转部可以包括形成在支承本体上的第六突出部。

第二旋转构件还可以包括构造成防止第二旋转构件反冲的第二反冲止挡单元,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反冲是由于由第二旋转构件在第二旋转构件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运动引起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

支承本体可以包括与第二反冲止挡单元对应的紧固单元。

第二反冲止挡单元可以具有槽式结构,而紧固单元可以具有突出式结构。

在到达第二反冲止挡单元之前,紧固单元可以接触第二旋转构件以使抵抗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通知第二旋转构件已经运动到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构造成使抵抗由所述第二孔引导的运动的摩擦力增大以通知第二旋转构件已经运动达到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的第二旋转警报部。

第二旋转警报部的高度可以比第二止挡部的高度低。

该便携式支架还可以包括第一防应变部和第二防应变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第一防应变部构造成在施加使第二旋转构件旋转超过预定旋转角度的外力时使支承本体偏离铰接构件,第二防应变部构造成在施加外力时使支承本体偏离第二旋转构件。

第一防应变部可以包括形成在铰接构件上的第一倾斜平面。

支承本体可以包括具有突起结构的第一应变部,该突起结构具有与第一倾斜平面接合的另一倾斜平面。

第二防应变部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上的第二倾斜平面。

支承本体可以包括具有突起结构的第二应变部,该突起结构具有与第二倾斜平面接合的另一倾斜平面。

第一旋转构件可以包括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其中,第一防滑部形成在在第一旋转构件旋转至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时接触另一结构的部分中以防止便携式装置滑动,第二防滑部形成在第一防滑部的相反侧部中,以防止物件滑动。

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可以包括具有比预定值大的摩擦系数的杆形材料。

第二旋转构件可以包括与第一旋转构件结合的孔。另外,该孔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第一旋转构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彼此接触并且沿预定的方向倾斜。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到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多个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C示出了常规的支架式无线充电装置;

图2A至图2C示出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图3示出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

图4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其所有元件被折叠起来时的特定状态;

图5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运动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图6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第一旋转构件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图7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辅助转子的结构;

图8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

图9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在第二旋转构件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图10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旋转构件的结构;

图11描述了如何阻止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二旋转构件的反冲(backlash);

图12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一旋转构件的结构;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当将过大的力或冲击从外部施加至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时的状况;

图14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响应于过大的力或意外冲击时的偏离及恢复;以及

图15示出了用于防止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应变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对相同的元件将不再给予重复的说明。本文中的元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是为了便于描述,并且因此可以可替换地使用,并且不具有任何区别性的意义或功能。

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或“一个”定义为一个或多于一个。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另一”定义为至少第二个或更多。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定义为包含有(即,开放式过渡)。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联接”或“操作性地联接”定义为连接,但不一定为直接地连接,并且不一定为机械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当认为相关技术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的主旨时,将省去对相关技术的特定详细解释。本发明的特征通过附图将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并且不应受附图的限制。认识到的是,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及技术范围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及替换物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图2A至2C示出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图2A描述了当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所有元件被折叠起来时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而图2B示出了当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一些元件旋转时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另外,图2C描述了在将充电对象安置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上之后用于进行充电操作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的非折叠状态。

参照图2A,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充电本体120、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其中,充电本体120包括配置成发送用于充电操作的电力信号的发送器,第一旋转构件180支承充电对象,第二旋转构件140支承充电本体120。

参照图2B,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在部分区段中可以一起旋转。

参照图2C,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两者可以沿预定方向绕充电本体120旋转,但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两者在不同旋转角度R1、R2内运动。

本文中,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配置成向充电对象提供或产生电力信号的天线或线圈中的至少一者。另外,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电池和端口中的至少一者,其中,电池配置成存储第一电能,端口配置成接收从外部提供的第二电能。特别地,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用于基于感应式和/或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来进行充电操作的无线发送器。当安置在充电本体120上的充电对象包括与充电本体120的无线发送器对应的无线接收器时,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向充电对象无线地发送电力。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该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支持由无线充电联盟(WPC)、电力联盟(PMA)或无线电力联盟(A4WP)所定义的充电技术。

图3示出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结构。

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充电本体120、第一旋转构件180、第二旋转构件140和构造成将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联接的铰接单元。本文中,铰接单元可以用作旋转轴,以使得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两者可以沿一个方向绕充电本体120旋转。

参照图3,铰接单元可以包括辅助转子310,辅助转子310构造成使得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沿预定的方向共旋(co-rotate)。辅助转子310可以位于充电本体120、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彼此接合的空的空间中。

图4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在其所有元件被折叠起来时的特定状态。

如所示出的,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两者可以被紧固在充电本体120上以增强可运输性和/或可携带性。为了将第二旋转构件140紧固在充电本体120上,在第二旋转构件140能够接触充电本体120的区域内可能需要紧固单元。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紧固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上的第一凹部402和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上的第一突出部404。

另外,作为另一实施方式,紧固单元——比如在第二旋转构件140能够接触充电本体120的区域内的螺母与螺栓的组合——可以包括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上的凹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上的突出部。

图5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在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运动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参照图2B和图5,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在部分区段中一起旋转。另外,参照图4,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所有元件被折叠起来时如果没有施加外力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旋转,则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被紧固在充电本体120上。为了获得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的上述运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控制单元412、414。

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第一旋转控制单元412、414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180上的第二凹部414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上的第二突出部412。当第二旋转构件140接触或运动离开充电本体120时,第一旋转控制单元可以使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两者共旋直到第一旋转构件180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为止。

另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180上的第三突出部和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上的第三凹部。

图6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在第一旋转构件180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如所示出的,在第一旋转构件180运动达到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第一旋转构件180停止,但是第二旋转构件140进一步旋转。与第一旋转构件180接合的辅助转子310可以包括构造成引导第一旋转构件180的运动的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和构造成确定第一旋转构件180的最大旋转角度的第一止挡部316。另外,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沿着第一路径导引部312运动并由第一止挡部316阻挡的第一旋转部424。

在充电本体120上向外突出的第一旋转部424可以具有杆式结构,该杆式结构在两个端部处具有弯曲表面426。从充电本体120突出的第一旋转部424的厚度T1和长度L1可以根据设计而改变。在图6中,第一旋转部424形成为其中央比两个端部宽的杆形结构。然而,第一旋转部424可以根据实施方式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图7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辅助转子310的结构。

如所示的,辅助转子310可以包括构造成将辅助转子310与第一旋转构件180接合的连接部320、构造成引导第一旋转构件180的运动的第一路径导引部312、构造成引导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的第二路径支承部314和构造成确定第一旋转构件180的最大旋转角度的第一止档部316。本文中,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和第二路径支承部314可以分别形成在单个环式结构的内侧和外侧。第一止档部316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路径导引部312上——即,环式结构的内侧上——的第四突出部。

参照图6和图7,附接至充电本体120的第一旋转部424可以安置在形成于环式结构的内侧的第一路径导引部312上。在环式结构的内侧上,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可以通过第一止挡部316被分成两部分。第一旋转部424的两个端部处的弯曲表面426可以位于所述两个部分中的各者内处。弯曲表面426可以接触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并且可以在第一路径导引部312上运动。

本文中,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的宽度W1应比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上的第一旋转部424的厚度T1大。另外,第一旋转部424的长度L1不能大于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即,环式结构的内侧的半径D1的两倍。

当充电本体120与运动达到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的第一旋转构件180之间的角度为约90°时,充电对象可以稳定地坐置在充电本体120上。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为了支承充电对象,基于由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确定的第一旋转构件180能够运动的范围,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的范围为从90°到140°之间。另外,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构件180的形状被改变或被调整。

另外,辅助转子310可以包括构造成避免第一旋转构件180反冲的第一反冲止挡单元318,第一旋转构件180的反冲是在第二旋转构件140运动超过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并且第一旋转构件180的运动被第一止档部316阻挡时由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引起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为了增大由第一路径导引部312所引导的旋转路线上的摩擦力,第一反冲止挡单元318可以形成为下述预定区域的侧部上的突出部,在该预定区域中,连接部320联接至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的宽度W1由于第一反冲止挡单元318而变窄,使得摩擦力增大。如果第一旋转部424位于与第一止档部316相邻的预定区域处,则能够避免第一旋转构件180的由于反作用力而致的反冲。

图8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

如所示的,虽然第一旋转构件180在绕充电本体120旋转达到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之后被紧固,但是第二旋转构件140仍可以进一步运动。如果第一旋转构件180旋转达到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则第一旋转构件180可以通过第一反冲止挡单元318被紧固。当第一旋转构件180被紧固并且移动离开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开口141时,第二旋转构件140还可以绕充电本体120旋转。

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包括构造成确定第二旋转构件140的旋转路线的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和构造成确定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如图2所示的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的第二止挡部146。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通过将联接至第一旋转构件180的辅助转子310的第二路径支承部314(即,环式结构的外侧部)插入到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中的孔中而彼此接合。

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构造成沿着由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提供的路线运动的第二旋转部428。第二旋转部428可以包括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上的第五突出部。第二旋转部428可以在形成在第二路径支承部314与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之间的空间中运动并通过第二止挡部146被阻挡。

图9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在第二旋转构件140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的另一特定状态。

如所示的,当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被紧固。具体地,当第二旋转部428在第二路径支承部314与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之间的空间中运动的同时接触到第二止挡部146时,第二旋转构件140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并且随后被紧固。

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与充电本体120的相反侧部124接合的区域中可以包括结合槽122。当第二旋转构件140在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后支承充电本体120时,结合槽122的内表面倾斜成接触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外表面。在结合槽122中,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接触充电本体120,使得负载能够均匀地分布。另外,结合槽122与第二止挡部146可以确定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

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第二旋转构件140还可以包括第二旋转警报单元148,第二旋转警报单元148构造成使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在第二路径支承部314与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之间的空间中的路线上的摩擦力增大以通知第二旋转构件140已经运动达到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为了使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由于增大的摩擦力而减慢,第二旋转警报单元148可以包括在第二路径支承部314与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之间的空间中的侧部上向外突出的突出式结构。本文中,第二旋转警报单元148的突出部的高度可以比第二止挡部146的高度低。

图10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结构。

如所示的,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包括两个中空空间,这两个中空空间由于其不同的直径而能够彼此区别开。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包括形成为与辅助转子310接合的第一孔144和构造成确定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第二旋转角的第二孔(即,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本文中,第一孔144的半径D2比第二孔142的半径D3大。

另外,第二旋转构件140还可以包括第二止挡部146和第二防应变部530,其中,第二止挡部146从第二孔(被称为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的内表面突出以确定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并且阻止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过度运动,第二防应变部530构造成当施加的外力使第二旋转构件140旋转超过预定的旋转角度时使第二旋转构件140偏离充电本体120。

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可以被确定在从第二止挡部146沿着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到达第二防应变部530的路线范围内。虽然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根据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结构被调整,但是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的范围可以为从270°到330°。另外,第二旋转构件140在没有特殊障碍物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二止挡部146沿着第二路径导引单元142运动到第二旋转警报单元148。对于第二旋转构件140的无约束旋转角R3的范围可以为从220°到270°。虽然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旋转达到无约束旋转角R3而不受阻力,但是使用者在第二旋转构件140运动超过无约束旋转角度R3时能够感觉到一些阻力,并且意识到第二旋转构件140几乎到达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本文中,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和无约束旋转角R3可以根据第二旋转构件140和充电本体120的结构或形状来调整。

图11描述了如何阻止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反冲。

如所示的,当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第二旋转构件140在到达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后被紧固时,位于充电本体120的相反侧部124上的结合槽122的内表面接触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外表面。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包括构造成避免第二旋转构件140在第二旋转构件140到达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时反冲的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另外,在结合槽122中,充电本体120可以包括与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对应的紧固单元502。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包括槽,而紧固单元502包括突出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可以包括突出部而非槽,而紧固单元502可以包括槽而非突出部。当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与紧固单元502彼此结合时,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可以被固定以避免使第二旋转构件140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另外,紧固单元502在到达第二反冲止挡单元504之前并且在第二旋转构件140运动到结合槽122中时可以增大摩擦力,以通知第二旋转构件140已经运动达到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

图12描述了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第一旋转构件180的结构。

如所示出的,第一旋转构件180可以包括第一防滑部和第二防滑部,其中,第一防滑部形成在第一旋转构件180旋转至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时接触另一结构的部分中以防止便携式装置滑动,第二防滑部形成在与第一防滑部的相反侧部中,以防止充电对象滑动。第一防滑部可以通过利用具有比预定值大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填充第一杆形沟槽182而形成。在与第一防滑部的相反侧部中,第二防滑部可以通过利用具有比预定值大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填充第二杆形沟槽184而形成,其中,第二杆形沟槽184比第一杆形沟槽182宽以与充电对象的宽度或厚度对应。例如,橡胶可以用作具有比预定值大的摩擦系数的材料。

另外,第一旋转构件180可以具有构造成与图8中示出的第二旋转构件140接合的外表面186,而第二旋转构件140具有用于与第一旋转构件180接合的孔141。孔14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第一旋转构件180的外表面186的一部分彼此接触并且可以沿预定的方向倾斜。当虽然第一旋转构件180到达第一旋转角的最大值后被固定但第二旋转构件140仍进一步运动时,倾斜外表面186可以有助于使第二旋转构件140与第一旋转构件180分开。另外,当第二旋转构件140沿相反方向运动以使第二旋转构件140接触待折叠的充电本体120时,第二旋转构件140中的孔141的倾斜内表面能够接触第一旋转构件180的倾斜外表面186,以促使第一旋转构件180与第二旋转构件140可以一起折叠至充电本体120。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当过大的力或冲击从外部被施加至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时的情况。

参照图13A,当从外部施加过大的力或意外冲击时,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第二旋转构件140中的易应变部147可能会受到危害。第二旋转构件140包括用于与第一旋转构件180接合的孔141。相应地,要求孔141的外侧处的易应变部147形成得比其他部或部分窄。因此,易应变部147在受到从外部施加的过大的力或意外的冲击时比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其他部件或部分容易变形。

参照图13B,仿真结果可以示出向第二旋转构件140中的易应变部147施加的应力可以与施加至充电本体120的力成比例。例如,易应变部147在力超过55.86Mpa时可能变形。然而,使易应变部147变形的力的阈值可以基于构成第二旋转构件140的材料而改变。

本文中,施加至充电本体120的力可以由使用者产生,也可以由于超重的充电对象而产生。另外,当第二旋转构件140被迫绕充电本体120旋转超过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时,第二旋转构件140中的易应变部147可能产生变形。

图14描述了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响应于过大的力或意外冲击时的偏离及恢复。

参照图14的(a),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分别在旋转到第一旋转角和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后被紧固。当向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本体120施加过大的力时,与第二旋转构件140接合的充电本体120的一些部分可以沿第一方向V1偏离,如图14的(b)中所示的。参照图14的(c),使用者可以向充电本体120的这些部分沿第一方向V1的相反方向施加力,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充电本体120就可以恢复。

图15示出了用于防止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应变的装置。

如所示出的,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的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分别已经运动达到第一旋转角和第二旋转角的最大值,并且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移动能够被阻止。如果在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被紧固的同时或者在被紧固之后施加过大的力,则易应变部147或其他部分可能产生变形。为了避免包括在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中的充电本体120、第一旋转构件18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的应变、扭曲或损坏,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防应变部530、第一防应变部520、第一偏离部528和第二偏离部538。

第一防应变部520形成在辅助转子310中。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第一防应变部52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止挡部316的一个侧部中的第一倾斜表面522和第一凸部524。辅助转子310可以经由第一路径导引部312和第一止挡部316来控制第一旋转构件180的运动。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中的第一旋转部424沿着第一路径导引部312运动并且将通过第一止挡部316被阻挡。在与第一止挡部316相邻的位置处,第一凸部524形成在如图7所示的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的宽度W1的内半段中,而第一倾斜表面522形成在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的宽度W1的另一半段(即,外半段)中。本文中,可以根据实施方式来调整将第一路径导引部312的宽度W1的多少部分分配给第一凸部524或第一倾斜表面522。

与第一防应变部520对应的第一偏离部528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旋转部424的两个侧部上的倾斜表面。第一偏离部528的倾斜表面可以与第一防应变部520的第一倾斜表面522接合。当第一旋转构件180到达如图2C中所示的第一旋转角R1的最大值时,第一旋转部424通过形成在内侧中的第一凸部524而被阻挡。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施加过大的力,则第一旋转部424可以通过第一倾斜表面522沿第一方向V1偏离。第一倾斜表面522和第一偏离部528可以使充电本体120平滑地偏离辅助转子310,从而避免了某些元件或部件比如充电本体12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可能被扭曲、变形或产生应变。

第二防应变部530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中。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性地,第二防应变部53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构件140的第二止挡部146的一个侧部中的第二倾斜表面532和第二凸部534。第二旋转构件140的运动可以通过第二路径导引部142和第二止挡部146来控制。形成在充电本体120中的第二旋转部428沿着第二路径导引部142运动并且在第二旋转构件140到达如图2C中所示的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时将通过第二止挡部146被阻止。在与第二止挡部146相邻的位置处,第二凸部534形成在内侧中,而第二倾斜表面532形成在另一侧(即,外侧)中。

与第二防应变部530对应的第二偏离部538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旋转部428上的倾斜表面。本文中,第二偏离部538的倾斜表面可以与第二防应变部530的第二倾斜表面532接合。当第二旋转构件140到达第二旋转角R2的最大值时,第二旋转部428通过形成在内侧中的第二凸部534而被阻挡。在这种状态下,当施加过大的力时,第二旋转部428可以通过第二倾斜表面532沿第一方向V1偏离。第二倾斜表面532和第二偏离部538可以使充电本体120平滑地偏离第二旋转构件140,从而避免了某些元件或部件比如充电本体120和第二旋转构件140可能扭曲、变形或产生应变。

在图2A至图15中,充电本体120包括构造成向安置在充电本体120上的充电对象提供电力信号的诸如天线或线圈之类的无线电力信号发送器。然而,如果充电本体120没有包括任何无线电力信号发送器,则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用作便携式设备的支架。

例如,用于便携式设备的支架可以包括替代充电本体120来支承物件的支承本体。该支承本体可以具有与充电本体120相同的形状,并且可以通过薄板实施,这是因为支承本体不需要包括额外的元件或部件比如发送器。在支架中,许可载荷可以根据支承本体、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等所包含的材料而不同。另外,基于支承本体的尺寸比如表面面积,安置或陈列在支承本体上的物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在支架中,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可以与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第一旋转构件和第二旋转构件的运动大体相同。

如以上所述的,没有突出部的可折叠的无线充电器可以提高对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不具有可拆卸元件的可折叠无线充电器在使用者将其部件或元件分开以携带时能够降低丢失其部件或元件的风险或者克服丢失其部件或元件的缺点。

甚至包括旋转元件的可折叠无线充电器在被施以意外的冲击或过大的力时仍可以避免旋转元件的应变。相应地,由于在使用者为了使用可折叠无线充电器而施加过大的力时可以避免产生应变,所以可以较容易地实施充电操作并且提高对使用者的便利性。

当使用者操作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时并且当旋转构件到达最大旋转角度时,该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能够使使用者意识到该最大旋转角度,从而避免了使用者的过失比如对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施加过大的力,并且使用者可以较容易地进行操作。

在可折叠无线充电装置中,沿相同方向运动的多个旋转构件中的每个旋转构件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处被阻挡住,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操作。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本发明的结构化元件和特征以预定的方式结合而实现。每个结构化元件或特征均应该被选择性地考虑,除非被专门分开。每个结构化元件或特征均可以在没有与其他结构化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施。同样,一些结构化元件和/或特征可以彼此结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操作顺序可以改变。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结构化元件或特征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替换为另一实施方式对应的结构化元件或特征。此外,将明显的是,引用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以与引用除了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其他权利要求的另外的权利要求结合,以构成实施方式或在该申请提交后通过修改来增加新的权利要求。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型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的范围内的改型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