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976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各项指标监测的及时性达到很高的要求,一旦失去对监测数据的掌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然而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断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在监测期间发生了断电,那么我们所监测的这段时间内的数据可能就会丢失,失去了在线持续监测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该断电保护装置用于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断电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的外接直流电源和蓄电池,且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可对蓄电池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监测装置与第一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第一控制电路。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蓄电池、监测装置与第三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第二控制电路。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蓄电池与第二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充电电路。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还与电阻器、电容器相连接构成电路板工作电源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芯片。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七控制端,和/或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三开关元件的第六控制端。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侦测蓄电池容量的第四控制端和第五控制端。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控制端。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板工作电源回路的第一控制端,和/或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与电路板工作电源回路连接的模拟接地端。

本发明的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和/或第三开关元件至少选自MOS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 本发明提供的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可在突然断电后对监测装置持续供电,有效避免了断电后监测空白的现象;且本发明可在有外接直流电源时,对备用的蓄电池充电,使蓄电池保持有电状态。

2. 本发明提供的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具有反应灵敏、结构简易、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从而使得本发明适合安装于大部分的在线监测仪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中电路板上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该断电保护装置用于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断电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的外接直流电源和蓄电池,且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可对蓄电池充电。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芯片。

实施例1

一种在线监测仪断电保护装置,该断电保护装置用于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断电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的外接直流电源和蓄电池,且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可对蓄电池充电。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监测装置与第一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的蓄电池、监测装置与第三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蓄电池与第二开关元件相连接组成充电电路。所述的外接直流电源还与电阻器、电容器相连接构成电路板工作电源电路。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七控制端,和/或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三开关元件的第六控制端。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侦测蓄电池容量的第四控制端和第五控制端。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控制端。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用于控制电路板工作电源回路的第一控制端,和/或所述控制芯片上设有与电路板工作电源回路连接的模拟接地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第四控制端和第五控制端侦测到蓄电池容量<85%时,第七控制端输出电位使第一开关元件导通,第二控制端输出电位使第二开关元件导通,第六控制端输出低电位使第三开关元件断开,实现外接直流电源为监测装置供电,同时为蓄电池充电,且蓄电池不向监测装置供电。

当第四控制端和第五控制端侦测到蓄电池容量>85%时第七控制端输出低电位使第一开关元件断开,第六控制端输出高电位使第三开关元件导通,实现外接直流电源不为监测装置供电且不为蓄电池充电,同时蓄电池向监测装置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