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端子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2149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零部件,属于光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接线盒是介于太阳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为用户提供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组合连接方案。一般的太阳能接线盒由底座、盒盖和位于底座和盒盖之间的端子构成,相邻的端子之间设有二极管。太阳能接线盒在工作时二极管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散热,会直接影响到太阳能接线盒的性能。另外,太阳能接线盒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于二极管和端子的设计也要求极高。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接线盒的二极管和端子的散热性和使用寿命一般,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便捷,散热性好的太阳能端子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端子板,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端子,连接相邻端子的二极管单元,以及通过塑料封装工艺包覆在所述端子和二极管单元外的封装部;各个端子的顶部设有伸出封装部的汇流条固定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的底部设有伸出封装部的电缆压接头。上述封装部上开设有作为灌胶通道的缺口。上述缺口位于封装部的底部边缘处,且呈半圆形。上述封装部的背面呈平面。上述封装部的背面开设有深度为1.5mm至3.5mm的通槽。上述凹槽横贯所述封装部的背面。上述封装部的边缘处开设有卡口。上述汇流条固定部上设有汇流条插孔。上述两个电缆压接头从相应端子的底部竖直伸出;或者,上述两个电缆压接头从相应端子的底部斜向外伸出,呈八字形分布。上述二极管单元包括正极芯片、负极芯片和连接片;所述正极芯片贴在相邻的其中一个端子上,所述负极芯片贴在相邻的另一个端子上,所述正极芯片与所述负极芯片通过连接片相连。上述相邻端子之间的二极管单元有两组。上述端子有四个,所述二极管单元有三个或六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太阳能端子板通过塑料封装工艺,将二极管和端子封装成一体,从而使得二极管的热量由点发散变成面发散,散热效果好,高温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该端子板可以取代灌胶式太阳能接线盒的底座,当太阳能接线盒内充填硅胶后,端子板产生的热量通过硅胶传导给太阳能接线盒的盒盖,散热更加均匀、直接。太阳能端子板的汇流条固定部用于连接汇流条,电缆压接头用于连接电缆。端子和二极管制成了一体化的模块,减少了接线盒的零配件数量,简化了接线盒的结构,使得装配更加便捷,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太阳能端子板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端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太阳能端子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太阳能端子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太阳能端子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的太阳能端子板从背面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的标记如下:端子1,汇流条固定部11,汇流条插孔11-1,电缆压接头12,正极芯片2,负极芯片3,连接片4,封装部5,缺口51,卡口52,凹槽53,盒盖100,电缆200,连接头30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及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端子板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端子1,连接相邻端子1的三个二极管单元,以及通过环氧树脂模塑料封装工艺包覆在端子1和二极管单元外的封装部5。太阳能端子板在使用时,通过汇流条与太阳能电池相连。为了端子板2与汇流条和电缆200的连接更加便捷,各个端子1的顶部设有伸出封装部5的汇流条固定部11,汇流条固定部11用于与汇流条相连。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端子1的底部设有伸出封装部5的电缆压接头12。两个电缆压接头12从相应端子1的底部竖直伸出。电缆200压接在电缆压接头12内,电缆20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300。汇流条固定部11上设有汇流条插孔11-1,从而方便与汇流条的连接。为了使得太阳能端子板中的二极管单元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损坏,各二极管单元包括正极芯片(二极管P极芯片)2、负极芯片(二极管N极芯片)3和连接片4;正极芯片2贴在相邻的其中一个端子1上,负极芯片3贴在相邻的另一个端子1上,正极芯片2与负极芯片3通过连接片3相连。见图2,该太阳能端子板在装配时,可以作为太阳能接线盒的盒盖100的背板卡接固定在盒盖100内,采用该太阳能端子板的太阳能接线盒具有具有很好的绝缘性和耐老化性,密封效果好,功率可达400W,防水防尘等级可达IP68,经久耐用。封装部5的边缘处开设有卡口52,使得装配更加方便。盒盖100与太阳能端子板的封装部5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硅胶的空腔,当盒盖的100空腔中充满硅胶时,太阳能端子板可以受到很好地密封保护。为了使得向空腔中灌胶更加方便,太阳能端子板的封装部5上开设有作为灌胶通道的缺口51。缺口51可以位于封装部5的底部边缘处。缺口51可以呈半圆形。封装部5的背面呈平面。盒盖100的背部边缘处与封装部5的背面齐平,从而可以使得太阳能接线盒的背面整体呈平面,背面平整,可以更好地密闭粘在光伏组件的背板上,密封性更好。实施例2见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端子板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个相邻端子1之间的二极管单元有两组,设置两组二极管单元,即使其中一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仍然可以保证太阳能端子板正常工作,从而使得太阳能端子板运行稳定,经久耐用。实施例3见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端子板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个电缆压接头12从相应端子1的底部斜向外伸出,呈八字形分布。电缆压接在电缆压接头12内后,从盒盖的两侧斜向外伸出,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缆的弯曲,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封装部5的背面开设有深度为2mm的凹槽53,凹槽53横贯封装部5的背面,从而使得的端子板热量较高的部分不与光伏组件的背板直接接触,防止光伏组件因高温受损。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