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墙体穿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986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墙体穿线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为了使房屋内部整洁,电气线路大多采用埋设于墙体内,基本都采用隐藏式的布线管来实施。通常情况下,向布线管内穿线时,由于线束较多,穿置过程中很容易卡置在管口处,特别是层间涉及到两个穿线管接口的位置,更容易出现堵塞,造成穿线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线速度快、可有效防止穿线口堵塞的墙体穿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操作的墙体穿线结构,其包括收线槽以及与收线槽的槽底连通的穿线管;所述收线槽为倒圆锥台;所述收线槽内设置有中心挡板以及分别位于中心挡板两侧的侧挡板;所述中心挡板过收线槽的圆心并与收线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板与中心挡板平行且与收线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挡板与侧挡板底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穿线管底端设置有连接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挡板和侧挡板的长度均小于收线槽的槽高。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挡板的长度大于侧挡板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槽和穿线管均为聚乙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挡板和侧挡板均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收线槽为倒圆锥台,方便穿线;中心挡板和侧挡板相互配合将收线槽分为几个单元,且中心挡板高于侧挡板,避免穿线时线缆在入口部的缠绕,保证线缆顺利进入穿线管内;中心挡板和侧挡板在其底部均设置有转轴,在转轴的作用下,使得穿线操作更加省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收线槽、2穿线管、3中心挡板、4侧挡板、5转轴、6连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一种便于操作的墙体穿线结构,其包括收线槽1以及与收线槽1的槽底连通的穿线管2;所述收线槽1为倒圆锥台;所述收线槽1内设置有中心挡板3以及分别位于中心挡板3两侧的侧挡板4;所述中心挡板3过收线槽1的圆心并与收线槽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板4与中心挡板3平行且与收线槽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挡板3与侧挡板4底端均设置有转轴5;所述穿线管2底端设置有连接套管6。

所述中心挡板3和侧挡板4的长度均小于收线槽1的槽高。所述中心挡板3的长度大于侧挡板4的长度。

所述收线槽1和穿线管2均为聚乙烯材料。所述中心挡板3和侧挡板4均为不锈钢材料。

使用时,将线缆分别穿置在由中心挡板3和侧挡板4分隔成的不同的穿线区域内,中心挡板3和侧挡板4下端的转轴5可减少穿线阻力,使线路顺利的进入穿线管内。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设在墙体穿线管一端,也可以利用其下端设置的套管6临时接驳在墙内的穿线管上,穿线结束后可以取下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墙体的美观。所述中心挡板3和侧挡板4均为不锈钢材料,表面光滑,保证穿线顺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