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3781阅读:141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光伏效应”,光伏效应是指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有了电压,就像筑高了大坝,如果两者之间连通,就会形成电流的回路,与常用的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无枯竭危险,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例如,无电地区,以及地形复杂地区,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能源质量高,建设周期短,但是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存在发电效率低,光电转化效率低,不能有效利用太阳光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底部固定基座、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和可调频电动机,所述底部固定基座上设置有齿轮支架,所述齿轮支架上设置大齿轮,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电池板壳体支架,所述电池板壳体支架上设置有电池板壳体,所述电池板壳体上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电池方阵,所述电池板壳体背部设置有所述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下端设置有电量输出端口,所述底部固定基座上设置有所述可调频电动机,所述可调频电动机输出轴上且在所述大齿轮下方设置有小齿轮。上述结构中,所述可调频电动机带动所述小齿轮转动,所述小齿轮通过啮合运动带动所述大齿轮转动,所述大齿轮可以带动所述电池板壳体转动,通过控制传动比,可以达到一天之中使得所述电池方阵始终正对太阳光照,所述电池方阵产生的电量储存在所述蓄电池组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固定基座与所述齿轮支架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齿轮支架与所述大齿轮通过键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大齿轮与所述电池板壳体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电池板壳体支架与所述电池板壳体通过焊接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池板壳体与所述电池方阵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电池板壳体与所述蓄电池组通过螺钉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部固定基座与所述可调频电动机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可调频电动机输出轴与所述小齿轮通过键连接,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始终正对太阳,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光电转化效率高,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外,绝对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部固定基座;2、电池板壳体;3、电池方阵;4、电量输出端口;5、蓄电池组;6、电池板壳体支架;7、大齿轮;8、齿轮支架;9、小齿轮;10、可调频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可追光的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底部固定基座1、电池方阵3、蓄电池组5和可调频电动机10,底部固定基座1上设置有齿轮支架8,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齿轮支架8上设置大齿轮7,大齿轮7上设置有电池板壳体支架6,电池板壳体支架6上设置有电池板壳体2,电池板壳体2上表面上设置有电池方阵3,电池板壳体2背部设置有蓄电池组5,电池方阵3吸收太阳能,通过光电效应将产生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组5内,蓄电池组5下端设置有电量输出端口4,底部固定基座1上设置有可调频电动机10,可调频电动机10输出轴上且在大齿轮7下方设置有小齿轮9,可调频电动机10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9通过啮合传动带动大齿轮7转动,大齿轮带动电池板壳体2转动,从而实现电池方阵3始终正对太阳。上述结构中,可调频电动机10带动小齿轮9转动,小齿轮9通过啮合运动带动大齿轮7转动,大齿轮7可以带动电池板壳体2转动,通过控制传动比,可以达到一天之中使得电池方阵3始终正对太阳光照,电池方阵3产生的电量储存在蓄电池组5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底部固定基座1与齿轮支架8通过焊接相连接,齿轮支架8与大齿轮7通过键连接,大齿轮7与电池板壳体支架6通过螺栓相连接,电池板壳体支架6与电池板壳体2通过焊接相连接,电池板壳体2与电池方阵3通过螺钉相连接,电池板壳体2与蓄电池组5通过螺钉相连接,底部固定基座1与可调频电动机10通过螺栓相连接,可调频电动机10输出轴与小齿轮9通过键连接,小齿轮9与大齿轮7通过啮合连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