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2010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磁悬浮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悬浮连接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传统的联轴器通常由两半部分咬合而成,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其连接咬合部分相互摩擦会产生噪音、阻力,造成联轴器磨损老化、平稳性变差,且拆卸困难。同时联轴器克服摩擦阻力做功需要更多的能量,降低功效,增加能源需求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悬浮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触面小、易掉落、易发热、操作不便、拆卸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磁悬浮连接器,包括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所述第一半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半片内,所述第一半片和所述第二半片中央均为底盘,所述底盘中央设置有与主动轴或从动轴连接的轴套,外缘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外侧设置有圆周排列的第一磁力块,所述环形挡板内侧设置有圆周排列的第二磁力块,所述第一磁力块和所述第二磁力块一一对应且磁性相吸。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力块与所述第二磁力块之间的间距为1~10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力块与所述第二磁力块的高度相同,均为所述环形挡板高度的2/3~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力块与所述第二磁力块正对面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一磁力块的宽度总和占所述环形挡板周长的1/4~1/2,所述第一磁力块的宽度总和占所述环形挡板周长的1/4~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片和所述第二半片的内径比为1:1.2。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片和所述第二半片均为钢片。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空一一对应的第一磁力块和第二磁力块所产生的磁力来连接连接器的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这种连接方式无需接触,避免了传统连接器通过咬合方式连接的弊端,不会产生摩擦产生噪音或阻力,有效避免了摩擦对连接器造成的损伤,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平稳性,同时不再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减少了能量损失,增加了功效。

同时,第一磁力块和第二磁力块所产生的磁力方向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连接方向相反,使其便于拆卸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间的空隙宽度为1~10mm,确保两者间的磁力足够大,以保证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连接力足够大能够满足连接器的使用要求。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的高度相同,这一设置可保证两者间的磁力分别均匀,使得连接器的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连接力均匀稳定,避免其出现偏差,造成结构不稳。

另外,第一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的高度均为环形挡板高度的2/3~1,这一设置使得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磁力尽可能多的占据了两者连接区域,确保了两者连接的紧密性,符合其使用要求。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磁力块与第二磁力块正对面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一磁力块或第二磁力块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间隙宽度为第一磁力块或第二磁力块宽度的1~2倍。这一设置利用了磁力块可360°吸附的磁性特性,充分利用了两个相邻第一磁力块或第二磁力块间的磁力,避免了过分密集设置第一磁力块或第二磁力块造成材料浪费、磁性利用率低、连接器重量过大等问题,设计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半片,2-第二半片,31,32-底盘,41,42-轴套,51,52-环形挡板,61-第一磁力块,62-第二磁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悬浮连接器,包括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第一半片1设置在第二半片2内,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中央均为底盘31,32,底盘31,32中央设置有与主动轴或从动轴连接的轴套41,42,外缘设置有环形挡板51,52,环形挡板51外侧设置有圆周排列的第一磁力块61,环形挡板52内侧设置有圆周排列的第二磁力块62,第一磁力块61和第二磁力块62一一对应且磁性相吸。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空一一对应的第一磁力块61和第二磁力块62所产生的磁力来连接连接器的第一半1和第二半片2,这种连接方式无需接触,避免了传统连接器通过咬合方式连接的弊端,不会产生摩擦产生噪音或阻力,有效避免了摩擦对连接器造成的损伤,增加了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平稳性,同时不再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减少了能量损失,增加了功效。

同时,第一磁力块61和第二磁力块62所产生的磁力方向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连接方向相反,使其便于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之间的间距为1~10mm。

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间的空隙宽度为1~10mm,确保两者间的磁力足够大,以保证第一半片和第二半片连接力足够大能够满足连接器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的高度相同,均为环形挡板51,52高度的2/3~1。

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的高度相同,这一设置可保证两者间的磁力分别均匀,使得连接器的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连接力均匀稳定,避免其出现偏差,造成结构不稳。

另外,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的高度均为环形挡板51,52高度的2/3~1,这一设置使得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磁力尽可能多的占据了两者连接区域,确保了两者连接的紧密性,符合其使用要求。

进一步,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正对面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第一磁力块61的宽度总和占环形挡板51周长的1/4~1/2,第一磁力块62的宽度总和占环形挡板52周长的1/4~1/2。

第一磁力块61与第二磁力块62正对面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相邻两个第一磁力块61或第二磁力块62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间隙宽度为第一磁力块61或第二磁力块62宽度的1~2倍。这一设置利用了磁力块可360°吸附的磁性特性,充分利用了两个相邻第一磁力块61或第二磁力块62间的磁力,避免了过分密集设置第一磁力块61或第二磁力块62造成材料浪费、磁性利用率低、连接器重量过大等问题,设计科学合理。

进一步,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的内径比为1:1.2。

进一步,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均为钢片。

钢片具有高的韧性、强度和硬度,采用钢片来制造第一半片1和第二半片2可更好的满足连接器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