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7653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充电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宝。



背景技术:

充电宝是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的装置,它能满足市场上的诸多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ipad、数码相机等。但随着移动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加,比如超大屏幕、高清视频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碰到设备自带电池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从而使用充电宝的频率大大增加,如何让充电宝持续保持充足电量成为了关键点。

现有的充电宝存在着以下不足:受到传统技术标准的限制,现有充电宝的输入电压采用的是5V 2A直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充满电量,限制了充电宝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宝,相比现有充电宝的5V直流充电,增加了快速充电的功能,可有效缩短充电宝的充电时间,大大提高了充电宝的使用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宝,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蓄电池、输出接口、快充电路、充放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电源经过所述快充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电源经过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还经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输出接口放电;所述充放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第一输入接口为DC输入接口,该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电源为12V 5A的直流电源。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快充电路包括电源稳压模块和PWM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该电源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源为所述PWM控制模块供电。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PWM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TD1730和MOS管Q4和MOS管Q5;所述MOS管Q4的漏极接所述第一输入接口的高电平端,源极接所述MOS管Q5的漏极,栅极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第9输出管脚;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栅极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第6输出管脚;所述MOS管Q4的源极还与集成芯片TD1730的第8管脚连接,同时经过电感L2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上;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上还连接有电阻R27和电阻R30构成的反馈采样电路,该反馈采样电路形成的电压反馈信号送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第4管脚。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接口为MICRO输入接口,该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电源为5V 2A的直流电源。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充放电路包括型号为IP5108的电源管理模块。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SN8P2501D的单片机芯片。

可选地,该充电宝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指示电路,该指示电路包括4颗LED灯,用于显示蓄电池的充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宝,包括了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蓄电池、输出接口、快充电路、充放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电源经过所述快充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电源经过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还经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输出接口放电;所述充放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不拘束于传统技术标准的限制,所述充电宝采用了DC输入接口和MICRO输入接口,不仅可以实现5V的输入电压,还可以实现12V的输入电压,能够为充电宝快速充电,相比现有充电宝的5V直流充电,增加了快速充电的功能,可有效缩短充电宝的充电时间,大大提高了充电宝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快充电路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充放电路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指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充电宝,包括了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蓄电池、输出接口、快充电路、充放电路以、控制电路保护电路以及指示电路;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一电源经过所述快充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输入的第二电源经过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还经所述充放电路向所述输出接口放电;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充放电路电性连接,控制所述充放电路的充放电状态;所述保护电路连接在所述蓄电池的两端,保护所述蓄电池,避免所述蓄电池出现过电流,过充,过放,短路等现象;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指示电路电性连接,控制所述指示电路中指示灯的发光等级。

如图2所示,该充电宝中,所述快充电路包括电源稳压模块IC9和PWM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稳压模块采用芯片78L05,所述芯片78L05的输入端3与所述第一输入接口J2连接,该芯片78L05的输出端1输出5V直流电源为所述PWM控制模块供电。所述PWM控制模块包括集成芯片TD1730、MOS管Q4和MOS管Q5;所述MOS管Q4的漏极接所述第一输入接口J2的高电平端,源极接所述MOS管Q5的漏极,栅极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MOSFET驱动器的高端输出管脚9;所述MOS管Q5的源极接地,栅极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MOSFET驱动器的低端输出管脚6;所述MOS管Q4的源极还与集成芯片TD1730的相位调整管脚8连接,同时经过电感L2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端上;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端上还连接有电阻R27和电阻R30构成的反馈采样电路,该反馈采样电路形成的电压反馈信号送入所述集成芯片TD1730的第4管脚;所述集成芯片TD1730接收所述反馈采样电路的电压反馈信号,然后输出PWM信号控制MOS管Q4和Q5的通断,通过MOS管Q4和Q5的通断的状态,控制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电压。

如图3所示,该充电宝中,所述充放电路包括型号为IP5108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芯片IP5108的充电输入管脚7和所述MICRO输入接口J4的高电平端连接,所述芯片IP5108的DCDC开关节点管脚3和4连接电感L1之后再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用于实现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芯片IP5108的直流输出管脚5和6与所述USB接口J1的高电平端连接,用于实现所述蓄电池的放电;所述芯片IP5108的开关输入管脚15和开关S1连接,作为该充电宝的控制开关。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采用芯片SN8P2501D,所述芯片SN8P2501D的数据线管脚SDA、时钟信号线管脚SCL、中断请求管脚IRQ、分别与所述芯片IP5108对应的管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放电路充放电的情况。

如图5所示,该充电宝中,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指示电路,该指示电路包括4颗LED灯,分别为D1、D2、D3、D4,D1的正极连接电阻R13之后与芯片SN8P2501D的输出引脚端P0.0连接,负极与SN8P2501D的输出引脚端P5.4连接,D3的正极连接电阻R8之后与芯片SN8P2501D的输出引脚端P1.0连接,负极与SN8P2501D的输出引脚端P5.4连接,D2反向并联在D1两端,D4反向并联在D3两端,用于显示蓄电池的电量状态;当蓄电池的电量为百分之五十的时候,有两颗指示灯亮,当蓄电池的电量在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五十之间的时候,第二颗指示灯的亮度表示电量的

本充电宝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选择DC输入接口或者MICRO输入接口为充电宝充电,使用DC输入接口充电时,输入电压为12V 5A,通过快速充电单元和电源转换模块可以快速为该充电宝充电,使用MICRO输入接口充电时,输入电压为5V 2A,可正常为充电宝充电。在放电状态的时候,该充电宝通过USB接口放电。在整个充电宝的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两端的保护电路可以防止出现过电流,过充,过放,短路等问题,控制电路控制充放电路的充放电情况和指示灯变化情况。相比现有充电宝的5V直流充电,增加了快速充电的功能,可有效缩短充电宝的充电时间,大大提高了充电宝的使用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