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壁式充电桩断路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306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壁式充电桩断路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断路器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户外挂壁式充电桩断路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挂壁式充电桩体积小,密封性强,防护等级要求高。而又要要求断路器方便操作,这就需要将断路器安装露出柜面,并且保证断路器防雨防晒,保证充电桩在户外安装运行的可靠性。目前,市场上针对充电桩柜体以及断路器的设计方案很多,但专门针对挂壁式交流充电桩进线断路器却没有,导致断路器设置不合理,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壁式充电桩断路器安装结构,该结构能够使断路器防止雨淋日晒,早做方便,增加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断路器、充电桩壳体,所述的断路器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所述的充电桩壳体侧面上设置与断路器操作面相对应的断路器操作窗。

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导轨,所述的断路器通过安装导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充电桩壳体上。

所述的充电桩壳体的侧面设置与断路器操作窗相配合的防水盖板,所述的防水盖板与充电桩壳体侧面通过圆柱销连接。

所述的断路器操作窗周围设置导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雨防晒。利用挂壁式充电桩壳体的结构安装断路器,减少安装空间,能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挂壁式充电桩的断路器安装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断路器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断路器操作窗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断路器;2.充电桩壳体;3.断路器操作窗;4.固定支架;5.防水盖板;6.导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断路器1、充电桩壳体2,断路器1设置在充电桩壳体2内,充电桩壳体2侧面上设置与断路器1操作面相对应的断路器操作窗3。如图1所示,断路器操作窗3包括为凹陷在充电桩壳体侧面的凹槽,凹槽内有五个面,分别为断路器操作面、凹槽上侧面、凹槽下侧面、凹槽左侧面以及凹槽右侧面,断路器操作面在充电桩壳体侧面的内侧,这样可以通过向内凹陷的操作面完成断路器的操作,同时能够防晒。

断路器1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支架4和安装导轨,断路器1通过安装导轨安装在固定支架4上,固定支架4安装在充电桩壳体2上。安装导轨属于现有结构不作详细说明,断路器1通过安装导轨固定在固定支架4上,固定支架4通过螺母或焊接方式固定在充电桩壳体2上,以达到稳定断路器1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断路器操作窗3正面的结构示意图,也就是充电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充电桩壳体2的侧面设置与断路器操作窗3相配合的防水盖板5,防水盖板5与充电桩壳体2侧面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圆柱销连接或铰链连接。防水盖板5可以在壳体上展开大于120度的角度,在使用时打开防水盖板,操作断路器完成后,防水盖板5在重力的作用下下垂,遮挡操作窗。防水盖板5用于防止雨水进入断路器操作窗即防止雨水进入安装断路器的凹槽,同时防水挡板能够阻挡太阳光,保护断路器。

断路器操作窗3周围设置将断路器操作窗3内积水导出的导水槽6。导水槽6将断路器1所在的操作窗口内的雨水引出到壳体,导水槽6从断路器操作窗3的凹槽内一直延伸至充电桩壳体外侧,并沿着壳体设置向下的导水槽6。防止大雨对整个断路器的侵袭,不会使水侵入壳体,潮湿元件。导水槽设置在凹槽下侧面,引水槽将下侧面的积水引导至壳体外侧面,达到保护断路器不受雨水侵蚀的目的。优选地,凹槽下侧面是一个斜坡面,其凹槽由内向外为下坡方向,凹槽下侧面由内到外依次高度降低,使得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向壳体外侧。优选地,防水盖板的外侧面设置导水槽6。可以在雨水很大的情况下将雨水快速导出,防止通过防水盖板侵入断路器操作窗的凹槽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