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电梯应急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2503阅读:2184来源:国知局
12V电梯应急电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电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12V电梯应急电源。



背景技术:

因电梯使用日益普遍,为了电梯的某些必须的功能能够正常工作,电梯专用的应急电源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的,电梯必须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报警功能、对讲功能和应急照明功能。然而,现有的电梯应急电源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12V电梯应急电源,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强的电梯专用应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12V电梯应急电源,包括整流滤波模块、PWM控制模块、变压器和采样反馈模块,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其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PWM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采样反馈模块连接,所述采样反馈模块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还连接充电电路模块、电流输出模块和应急控制模块,所述充电电路模块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应急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滤波模块与市电输入之间设有第一保险丝和第一开关;所述充电电路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设有串联的第二保险丝和第二开关。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和应急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设在所述变压器输出端,所述充电指示灯设在所述充电电路模块中,所述应急指示灯设在所述应急控制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路模块包括双运算放大器U3,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型号为LM358,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八引脚通过二极管D7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5和电阻R18串联,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引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16、电阻R12和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9连接,所述电阻R12和所述电阻R9的公共端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13,所述电阻R13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3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D14,所述发光二极管D14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引脚连接,其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17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9连接有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8,所述稳压二极管D18分别连接电阻R10、电阻R11和可控硅Q1的控制极,所述电阻R11连接所述可控硅Q1的阳极,所述可控硅Q1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其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继电器K2,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容C10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0、电阻R23和二极管D5的公共端经电阻R6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其连接点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19和电阻R17;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电阻R20,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所述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输出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D11和继电器K1,所述稳压二极管D1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以及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1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K1连接,所述继电器连接蜂鸣器或对讲机。

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构成的整流桥以及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公共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PWM控制模块包括PWM调制芯片U1,所述PWM调制芯片U1的第五-第八引脚的公共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2的一端和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所述二极管D12与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2的一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1和电容C2的另一公共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反馈模块包括稳压管U4和光电耦合器U2,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2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引脚与稳压管U4的阴极连接,其连接点连接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所述稳压管U4的参考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电容C6和所述稳压管U4的参考极的公共端连接串联的电阻R24和电阻R25,所述电阻R25以及所述稳压管U4的阳极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与所述PWM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路组成简单,降低了电路制造的难度与成本,利用PWM控制模块对变压器的电压进行控制,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12V电梯应急电源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2V电梯应急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整流滤波模块;2-PWM控制模块;3-变压器;4-采样反馈模块;5-充电电路模块;6-电流输出模块;7-应急控制模块;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12V电梯应急电源,包括整流滤波模块1、PWM控制模块2、变压器3和采样反馈模块4,整流滤波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市电,其输出端与变压器3连接,PWM控制模块2分别与变压器3和采样反馈模块4连接,采样反馈模块4与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变压器3的输出端还连接充电电路模块5、电流输出模块6和应急控制模块7,充电电路模块5连接蓄电池8,蓄电池8与电流输出模块6和应急控制模块7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组成简单,降低了电路制造的难度与成本,利用PWM控制模块2对变压器3的电压进行控制,可靠性强。

整流滤波模块1与市电输入之间设有第一保险丝和第一开关;充电电路模块5与蓄电池8之间设有串联的第二保险丝和第二开关。第一保险丝为熔断保险丝,第二保险丝为自恢复的保险丝,防止大电流放电,比如短路,提高了安全保障。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船型开关,开关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指示灯、充电指示灯和应急指示灯,电源指示灯设在变压器3输出端,充电指示灯设在充电电路模块5中,应急指示灯设在应急控制模块7中。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源指示灯设在变压器3的输出端,为发光二极管D13,发光二极管D1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7接地。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本实用新型是否接通市电。若是,则灯光发亮,否则,不发光。

充电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D14,在充电时,发光二极管D14闪烁。

应急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D15,若无市电导通,那么应急指示灯发光。

充电电路模块5包括双运算放大器U3,双运算放大器U3的型号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八引脚通过二极管D7与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三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5和电阻R18串联,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8;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四引脚接地,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二引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16、电阻R12和电阻R10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1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9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9的公共端与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五引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七引脚连接;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13,电阻R13与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六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与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七引脚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16和发光二极管D14,发光二极管D14与双运算放大器U3的第一引脚连接,其连接点与稳压二极管D17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9连接有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8,稳压二极管D18分别连接电阻R10、电阻R11和可控硅Q1的控制极,电阻R11连接可控硅Q1的阳极,可控硅Q1的阳极与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其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一端,二极管D8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8。

充电电路模块5基于LM358双运算放大器,采样蓄电池8的电压和基准电压做比较,低于基准电压时,可控硅导通,对蓄电池8进行充电。

应急控制模块7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继电器K2,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5的一端,二极管D5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10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10、电阻R23和二极管D5的公共端经电阻R6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其连接点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19和电阻R17;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电阻R20,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K2,继电器K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8连接。

若无市电导通,积分小电容C10瞬间放电,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导通,继电器K2闭合,输出12V电压,由稳压二极管D19维持8.2V电压保证三极管Q4导通,以及继电器K2闭合。当电池电压小于10.5V电压时,继电器K1、K2断开,无应急输出。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组成,可以实现断电1秒后即有应急输出。

电流输出模块6包括稳压二极管D11和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D11的一端分别连接变压器3的输出端以及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1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1连接,继电器连接蜂鸣器或对讲机。

整流滤波模块1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构成的整流桥以及电容C1,二极管D1和二极管D4的公共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PWM控制模块2包括PWM调制芯片U1。PWM调制芯片U1的第五-第八引脚的公共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2的一端和变压器3的初级线圈,二极管D12与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2的一公共端连接,电阻R1和电容C2的另一公共端分别与整流滤波模块1的输出端以及变压器3的初级线圈连接。

采样反馈模块4包括稳压管U4和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2与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引脚与稳压管U4的阴极连接,其连接点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和稳压管U4的参考极,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电容C6和稳压管U4的参考极的公共端连接串联的电阻R24和电阻R25,电阻R25以及稳压管U4的阳极接地,光电耦合器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与PWM控制模块2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