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组,太阳能控制模块以及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片组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排列组成;太阳能电池片包括:低铁钢化绒面玻璃、上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多个太阳能电池单片、下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聚氟乙烯复合膜、铜锡合金焊带、接线盒;

多个太阳能电池单片通过铜锡合金焊带按照正负逐片串联,低铁钢化绒面玻璃、上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太阳能电池单片组、下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膜、聚氟乙烯复合膜依次从上至下排列层压成一整体;接线盒固定在聚氟乙烯复合膜底面上,太阳能电池单片组设有电极接线柱,电极接线柱穿透过聚氟乙烯复合膜与接线盒的内部线路连接在一起,接线盒的正负电极将太阳能电池单片组的电流引出;

太阳能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接线盒的正负电极连接,太阳能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充电端连接,蓄电池的供电端连接有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充电接口采用USB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接线盒通过硅胶与聚氟乙烯复合膜底面粘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电池单片为梯形形状,多个梯形形状的太阳能电池单片依次排列形成一太阳能电池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二到二十个太阳能电池单片通过铜锡合金焊带按照正负逐片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聚氟乙烯复合膜背面贴设有铭牌、条形码、太阳能电池片组正负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聚氟乙烯复合膜使用杜邦Tedlar公司制成的三层聚氟乙烯复合膜;

太阳能控制模块采用MPPT太阳能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蓄电池的供电端通过稳压电路连接充电接口;

稳压电路包括:电源芯片,电源芯片1脚接滤波电感LD1,滤波电感LD1接熔断丝FY,熔断丝FY接二极管DY1,二极管DY1接+5V的VBB,电源芯片2脚接地,滤波电感LD1和熔断丝FY之间通过电阻RD1接地,电源芯片1脚与滤波电感LD1之间通过电容CD1接地,电源芯片3脚通过电容CD3、CD4、CD5接地,电源芯片3脚输出为+5v稳定电压给充电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充电接口连接的调压电路;

调压电路用于调节充电接口的输出电压,调压电路包括:调压电阻RT1、调压电阻RT2、调压电阻RT3、调压电阻RT4、调压电阻RT5、调压电容CT1、调压电容CT2、调压电容CT3、调压三极管QT1、调压三极管QT2、调压三极管QT3、调压三极管QT4、二极管VD T1、二极管VDT2;

调压电容C T1两端连接调压电路的输入端,调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储电装置;调压电阻RT1第一端连接输入端的正极,调压电阻RT1第二端、调压三极管QT2基极,调压电容CT2第一端,调压三极管QT3集电极同时连接,调压三极管QT2基极连接输入端的正极,调压三极管QT3发射极连接调压三极管QT1基极,调压三极管QT1集电极连接输入端的正极,调压三极管QT1发射极连接输出端正极,调压电容CT2第二端接负极;调压电阻RT2、调压电阻RT4、调压电阻RT5串联连接,调压电阻RT2一端连接调压三极管QT1发射极和输出端正极;调压电阻RT5一端连接负极;调压三极管QT3发射极连接至调压电阻RT2与调压电阻RT4之间,并通过连接二极管VDT1正极,二极管VD T2正极接负极;调压三极管QT3基极通过调压电阻RT3接输出端正极,调压三极管QT3基极还与调压三极管QT4集电极连接,调压三极管QT4发射极连接负极,调压三极管QT4基极连接调压电阻RT5滑动端;调压电容CT3两端连接调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调节调压电阻RT5的阻值可以调整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调压三极管QT1、调压三极管QT2用于防止线路过压,控制调压电路的通断;调压电容CT1、调压电容CT3、二极管VDT1、二极管VDT2用于滤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