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588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全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



背景技术:

电缆中间接头是电缆最薄弱的环节,它与电缆同等重要。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缆化普及工程遍及每个城市,越来越多的电缆化工程将电缆集中到电缆沟或电缆井里,按国家电网的电缆化规定在电网建设中电缆井或电缆沟的电缆中间接头是不允许并排的,可是在如今的城市配网电缆化工程当中由于存在很多客观的因素电缆中间接头并排的情况似乎无法避免,而常见的电缆中间接头并排的情况三个左右甚至更多;变电站的电缆沟电缆出线往往是十几根或者更多。由于中间接头质量和安装的缺陷,或者由于受潮、过载和其他外力的作用及存在其它因素,电缆中间接头发生爆炸事故常有发生。

现有的电缆安全盒,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一直处在有氧环境中,为爆炸时的火灾蔓延提供了条件,防潮效果和安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缆安全盒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一直处在有氧环境中,为爆炸时的火灾蔓延提供了条件,防潮效果和安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包括盒体、底座、上盖、手压式抽真空器、锁紧旋钮、卡扣、电缆接入口、进气阀和密封胶,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上盖连接在盒体的顶部,且盒体与上盖之间为铰连接,所述手压式抽真空器镶嵌在上盖的内侧中间,且手压式抽真空器顶部连接有锁紧旋钮,所述卡扣固定连接在上盖的外侧,所述电缆接入口分别安装在盒体的两侧,且电缆接入口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所述进气阀安装在上盖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上盖之间的连接采用卡槽式设计,且盒体和上盖之间均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硅橡胶材料,且密封条一次性整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锁紧旋钮为上下可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为硅橡胶防水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设有手压式抽真空器,可将安全盒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内部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防火的性能,盒体与上盖均由透明聚四氟乙烯材料加阻燃材料制成,具有弹性、防火、不燃的作用,透明材料可使巡查人员快速发现事故电缆故障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底座,3、上盖,4、手压式抽真空器,5、锁紧旋钮, 6、卡扣,7、电缆接入口,8、进气阀,9、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包括盒体1、底座2、上盖3、手压式抽真空器4、锁紧旋钮5、卡扣6、电缆接入口7、进气阀8和密封胶9,盒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2,上盖3连接在盒体1的顶部,且盒体1与上盖3之间为铰连接,盒体1和上盖3之间的连接采用卡槽式设计,且盒体1和上盖3之间均设有密封条,密封条采用硅橡胶材料,且密封条一次性整体成型,密封效果好,手压式抽真空器4镶嵌在上盖3的内侧中间,且手压式抽真空器4顶部连接有锁紧旋钮5,锁紧旋钮5为上下可调节装置,可转动锁紧旋钮5通过手压式抽真空器 4将安全盒内部空气抽出,使内部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防火性能,卡扣6固定连接在上盖3的外侧,电缆接入口7分别安装在盒体1的两侧,且电缆接入口7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9,密封胶9为硅橡胶防水密封胶,可对安全盒两端的电缆接入口7进行密封,也可对上盖3与盒体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使内部成为一个密封的环境,进气阀8安装在上盖3的顶部,可按下进气阀8对内部的真空环境进行破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时,首先需对整个安装简易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火防爆安全盒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打开上盖3并将电缆通过电缆接入口7放入到盒体1内部并进行连接,之后将上盖3盖住并通过卡扣6卡住,然后在电缆接入口7处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使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后连续压下锁紧旋钮5,直至压动锁紧旋钮5困难时,通过手压式抽真空装置4将盒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内部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增强安全盒的防潮和防火性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