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片贴标机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035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片贴标机电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片贴标机,尤其是电箱。



背景技术:

卡片贴标机是对塑胶片进行贴标。其适用的行业包括电子、五金、塑胶、化工等行业,应用实例有纸板、压克力板、大塑胶件和陶瓷片,适用的标签主要包括不干胶标签、不干胶膜、电子监管码、条形码等。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535117.5申请日为2014.9.17的专利文献中国公开了一种高速卡片贴标机,包括标头、分卡机构、皮带式送料机构、收料机构和电控箱。

电箱用于承载标头、分卡机构、皮带式送料机构、收料机构,因此,需要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而现有的承载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片贴标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电箱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方便在电箱内安装电器设备,方便检修。增强了承载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卡片贴标机电箱,包括电箱框架、电箱左盖、电箱右盖、电箱门、电箱底板、大基板、电箱盖板、配电板和触摸屏组件;电箱左盖安装在电箱框架的左侧,电箱右盖安装在电箱框架的右侧,在电箱框架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两扇对开的电箱门,电箱底板安装在电箱框架的底部,大基板安装在电箱框架的顶部,电箱盖板安装在大基板上,配电板安装在电箱框架内;触摸屏组件安装在电箱盖板上;采用上述电箱结构,电箱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由于前后都设置了电箱门,因此,方便在电箱内安装电器设备,方便检修。大基板、电箱盖板重叠设置,增强了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箱框架包括立柱、纵梁、横梁和中间横梁,立柱设置有四个;纵梁包括上纵梁和下纵梁;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中间横梁包括上中间横梁和下中间横梁;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立柱之间连接有上纵梁和下纵梁;在横向方向,相邻的立柱之间连接有上横梁和下横梁;在上纵梁之间连接有上中间横梁,在下纵梁之间连接有下中间横梁。上述电箱框架结构的强度高,而且中间为中空的,一方面便于安装电器设备,另一方面能减轻重量。通过设置上下中间横梁,减小电箱框架的变形。

进一步的,电箱左盖包括电箱左盖板和自电箱左盖板边缘向内弯折的电箱左盖板弯折边,电箱左盖板弯折边卡置到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在电箱左盖弯折边上设有左开口槽,电箱左盖弯折边通过穿过左开口槽的螺钉固定;这样,不需要将螺钉完全松开即可安装和拆卸电箱左盖板,而且由于电箱左盖板弯折边是位于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因此,电箱左盖板固定好后,也不容易脱离电箱框架。电箱右盖包括电箱右盖板和自电箱右盖板边缘向内弯折的电箱右盖板弯折边,电箱右盖板弯折边卡置到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在电箱右盖弯折边上设有右开口槽,电箱右盖弯折边通过穿过右开口槽的螺钉固定。这样,不需要将螺钉完全松开即可安装和拆卸电箱右盖板,而且由于电箱右盖板弯折边是位于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因此,电箱右盖板固定好后,也不容易脱离电箱框架。

进一步的,在电箱门上设有拉手安装孔,在拉手安装孔内安装有拉手。便于打开电箱门。所述的拉手包括拉手盒和设在拉手盒边缘上的拉手凸缘,在拉手盒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臂,弹性臂上设有抵挡块,抵挡块与拉手凸缘之间具有间距,间距的大小等于电箱门的厚度;在电箱门上位于安装孔的边缘设有拉手开口槽,拉手开口槽与抵挡块的位置对应。该结构,如需要安装拉手,让拉手和从外到内穿过拉手安装孔,在该过程中,当弹性臂会触碰到拉手开口槽的侧壁后,随着拉手的继续运动,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让抵挡块能够越过拉手开口槽,一旦抵挡块越过了拉手开口槽,弹性臂复位,带动抵挡块向外运动,抵挡块抵挡在电箱门的内侧,拉手凸缘抵挡在电箱门的外侧,实现了拉手的安装。如按压弹性臂并向外拉出拉手,则可实现对拉手的拆卸,这样,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拉手,而且不需要紧固件,在安装孔、抵挡块和拉手凸缘的作用下,拉手也不会移位。

进一步的,在上横梁的底部安装有不锈钢磁吸,在下横梁的顶部安装有不锈钢磁吸,在电箱门上对于不锈钢磁吸的位置焊接有贴片。当电箱门关闭后,贴片吸附到不锈钢磁吸上,实现电箱门的关闭,如要打开电箱门,只要克服磁吸力即可实现。

进一步的,在上纵梁的上表面上设有纵向容置槽,纵向容置槽内设有纵向磁条,纵向磁条的上表面低于纵向容置槽的上表面,在上横梁的上表面上设有横向容置槽,横向容置槽内设有横向磁条,横向磁条的上表面低于横向容置槽的上表面;在大基板的底面上与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磁吸块,磁吸块容置在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内。在安装大基板时,将磁吸块与纵向和横向的容置槽对正,当大基板接近上纵梁和上横梁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大基板被吸附到电箱框架的顶部,并且,磁吸块位于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内,不需要其他的紧固件,而且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安装也快速,拆卸也快速。

进一步的,电箱左盖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配电板的一侧,在出排气口上安装有排气风扇罩,在电箱左盖的内侧上对应于排气口的位置安装有风扇;在电箱右盖上设有进风孔,进风孔横跨配电板;配电板与电箱左盖和电箱右盖均有间隙。风扇工作时,从进风孔进入的冷风分成两路,一路经配电板的后侧从排气口排出,另一路经配电板的前侧绕过配电板的端部从排气口排出。这样,对配电板两侧的电器设备进行冷却互不干扰,冷却的效果好。

进一步的,在电箱框架的底部安装有脚板,在脚板上安装有脚轮和调整脚。通过设置脚轮,则方便移动卡片贴标机。通过设置调整脚,则能稳定的支承电箱。所述的脚轮包括脚轮连接板、脚轮连接柱、脚轮架、轮子和气缸,脚轮连接板固定在脚板上,脚轮连接柱固定在脚轮连接板上,脚轮架铰接在脚轮连接柱上,轮子安装在脚轮架上,气缸的缸体铰接在电箱框架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脚轮架上。在气缸的作用下,脚轮架和轮子能摆动,如需要移动贴标机,通过气缸带动脚轮架向下摆动,让轮子低于调整脚,这样,调整脚不会影响脚轮的正常工作,如需要稳定的放置贴标机,通过气缸带动脚轮架反向运动,让轮子高于调整脚;因此,该结构能实现移动和稳定放置的双重功能,而且调整方便。

进一步的,在脚轮连接板上且远离气缸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向下延伸至脚轮架。限位板能限制脚轮架向远离气缸方向摆动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箱的立体图。

图2为电箱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电箱的分解图。

图4为拉手的立体图。

图5为拉手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脚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卡片贴标机电箱1包括电箱框架11、电箱左盖12、电箱右盖13、电箱门14、电箱底板15、大基板16、电箱盖板17、配电板18和触摸屏组件10。

所述的电箱框架11包括立柱111、纵梁、横梁和中间横梁,立柱111设置有四个;纵梁包括上纵梁112和下纵梁113;横梁包括上横梁114和下横梁115;中间横梁包括上中间横梁116和下中间横梁117;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立柱111之间连接有上纵梁112和下纵梁113;在横向方向,相邻的立柱111之间连接有上横梁114和下横梁115;在上纵梁112之间连接有上中间横梁116,在下纵梁113之间连接有下中间横梁117。该电箱框架结构的强度高,而且中间为中空的,一方面便于安装电器设备,另一方面能减轻重量。通过设置上下中间横梁,减小电箱框架的变形。在上纵梁112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梁118。以提高强度。

电箱左盖12包括电箱左盖板121和自电箱左盖板121边缘向内弯折的电箱左盖板弯折边122,电箱左盖板弯折边122卡置到由立柱111、下纵梁113和上纵梁112围成的空间内,在电箱左盖弯折边122上设有左开口槽123,电箱左盖弯折边122通过穿过左开口槽123的螺钉固定;这样,不需要将螺钉完全松开即可安装和拆卸电箱左盖板,而且由于电箱左盖板弯折边是位于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因此,电箱左盖板固定好后,也不容易脱离电箱框架。电箱左盖板121上设有排气口124。

电箱右盖13包括电箱右盖板131和自电箱右盖板131边缘向内弯折的电箱右盖板弯折边132,电箱右盖板弯折边132卡置到由立柱111、下纵梁113和上纵梁112围成的空间内,在电箱右盖弯折边132上设有右开口槽133,电箱右盖弯折边132通过穿过右开口槽133的螺钉固定。这样,不需要将螺钉完全松开即可安装和拆卸电箱右盖板,而且由于电箱右盖板弯折边是位于由立柱、下纵梁和上纵梁围成的空间内,因此,电箱右盖板固定好后,也不容易脱离电箱框架。

在电箱框架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合页安装有两扇对开的电箱门14。

在电箱门14上设有拉手安装孔141,在拉手安装孔141内安装有拉手19。便于打开电箱门14。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拉手19包括拉手盒191和设在拉手盒191边缘上的拉手凸缘192,在拉手盒191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臂193,弹性臂192上设有抵挡块194,抵挡块194与拉手凸缘192之间具有间距,间距的大小等于电箱门14的厚度;在电箱门14上位于安装孔141的边缘设有拉手开口槽142,拉手开口槽142与抵挡块194的位置对应。该结构,如需要安装拉手,让拉手和从外到内穿过拉手安装孔,在该过程中,当弹性臂会触碰到拉手开口槽的侧壁后,随着拉手的继续运动,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让抵挡块能够越过拉手开口槽,一旦抵挡块越过了拉手开口槽,弹性臂复位,带动抵挡块向外运动,抵挡块抵挡在电箱门的内侧,拉手凸缘抵挡在电箱门的外侧,实现了拉手的安装。如按压弹性臂并向外拉出拉手,则可实现对拉手的拆卸,这样,不仅方便安装和拆卸拉手,而且不需要紧固件,在安装孔、抵挡块和拉手凸缘的作用下,拉手也不会移位。

在横向方向上,在拉手凸缘192的表面上从一边向另一边斜向延伸形成横向凸筋195,在垂直方向上,在靠近中部的拉手凸缘的表面上设有垂向凸筋196,位于同一侧的两拉手上的垂向凸筋相互靠近。这种结构,手持拉手的部分厚度大,便于通过拉手打开电箱门。横向凸筋的外侧面上设有倒角,垂向凸筋的外侧面上设有倒角。

如图3所示,在上横梁114的底部安装有不锈钢磁吸197,在下横梁的顶部安装有不锈钢磁吸197,在电箱门14上对于不锈钢磁吸的位置焊接有贴片198。当电箱门关闭后,贴片吸附到不锈钢磁吸上,实现电箱门的关闭,如要打开电箱门,只要克服磁吸力即可实现。

电箱底板15安装在电箱框架11的底部。

如图3所示,在上纵梁112的上表面上设有纵向容置槽1121,纵向容置槽1121内设有纵向磁条(未示出),纵向磁条的上表面低于纵向容置槽1121的上表面,在上横梁114的上表面上设有横向容置槽1141,横向容置槽1141内设有横向磁条,横向磁条的上表面低于横向容置槽1141的上表面;在大基板16的底面上与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磁吸块(未示出),磁吸块容置在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内。在安装大基板时,将磁吸块与纵向和横向的容置槽对正,当大基板接近上纵梁和上横梁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大基板被吸附到电箱框架的顶部,并且,磁吸块位于纵向和横向容置槽内,不需要其他的紧固件,而且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安装也快速,拆卸也快速。

如图1至图3所示,电箱盖板17安装在大基板16上,配电板18安装在上中间横梁和下中间横梁之间;触摸屏组件10安装在电箱盖板17上;采用上述电箱结构,电箱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由于前后都设置了电箱门,因此,方便在电箱内安装电器设备,方便检修。大基板、电箱盖板重叠设置,增强了承载能力。

排气口124位于配电板18的一侧,在出排气口124上安装有排气风扇罩100,在电箱左盖12的内侧上对应于排气口的位置安装有风扇101;在电箱右盖13上设有进风孔134,进风孔134横跨配电板18;配电板18与电箱左盖和电箱右盖均有间隙。风扇工作时,从进风孔进入的冷风分成两路,一路经配电板的后侧从排气口排出,另一路经配电板的前侧绕过配电板的端部从排气口排出。这样,对配电板两侧的电器设备进行冷却互不干扰,冷却的效果好。

在电箱框架11的底部安装有脚板20,在脚板20上安装有脚轮30和调整脚40。通过设置脚轮,则方便移动卡片贴标机。通过设置调整脚,则能稳定的支承电箱。

如图6所示,所述的脚轮30包括脚轮连接板301、脚轮连接柱302、脚轮架303、轮子304和气缸305,脚轮连接板301固定在脚板20上,脚轮连接柱302固定在脚轮连接板301上,脚轮架303铰接在脚轮连接柱302上,轮子304安装在脚轮架上,气缸305的缸体铰接在电箱框架上,气缸305的活塞杆铰接在脚轮架上。在气缸的作用下,脚轮架和轮子能摆动,如需要移动贴标机,通过气缸带动脚轮架向下摆动,让轮子低于调整脚,这样,调整脚不会影响脚轮的正常工作,如需要稳定的放置贴标机,通过气缸带动脚轮架反向运动,让轮子高于调整脚;因此,该结构能实现移动和稳定放置的双重功能,而且调整方便。

在脚轮连接板301上且远离气缸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306,限位板306向下延伸至脚轮架303。限位板能限制脚轮架向远离气缸方向摆动的角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