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710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属于网络设备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缆的铺设中,为了确保电力线缆安全、美观等需要,往往需要对电力线缆进行包覆作业,以达到对对电力线缆保护的目的。目前在对电力线缆的包覆作业中,常使用的工具多为绝缘胶带、护套管或线槽等,例如在机房布线中,若缺少对线缆的有序整理,在故障发生时,将极大的降低检修效率,现有的布线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线缆起到保护作用,但均存在着结构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差、耐磨损性能差以及绝缘防护易损伤等弊端,特别是在线缆转角位置,若直接将多股线缆交叉布设,交叉区域的电缆容易相互纠缠,容易导致线缆受力不均、线路可靠性差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包括直角形架体,所述架体两侧边缘设置有扇形挡板,所述扇形挡板之间设置有与架体连接的弧形面,所述扇形挡板与弧形面之间围合成转角布线区,所述架体与弧形面之间围合成扇形布线区,所述架体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架体直角边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架体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弧形面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减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扇形挡板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架体边缘设置有卡合槽和突出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扇形布线区内固定设置有布线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角布线区能够对对布线时转角区域的线缆进行引导铺设,而扇形布线区则为在转角处交叉的线缆提供了另一条通道,避免不同方向的线缆交叉纠缠,提高线缆铺设的合理性、有序性,更便于检修操作,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房用高安全性活动布线结构,包括直角形架体10,所述架体10两侧边缘设置有扇形挡板11,所述扇形挡板11之间设置有与架体10连接的弧形面12,所述扇形挡板11与弧形面12之间围合成转角布线区20,所述架体10与弧形面12之间围合成扇形布线区21,所述架体10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6。该方案中转角布线区20能够对对布线时转角区域的线缆进行引导铺设,而扇形布线区21则为在转角处交叉的线缆提供了另一条通道,避免不同方向的线缆交叉纠缠,提高线缆铺设的合理性、有序性,更便于检修操作。

在上述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安装需求设计相应安装面的定位孔,例如架体10直角边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5、架体10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7、扇形挡板11上开设有第三定位孔13。并且为了降低制造、运输成本,可以相应的设计减重结构,例如架体10直角边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15、弧形面12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减重孔14。

为了提高该布线结构与其他组件的可装配性,可以设计下述实施例二中配合结构方便装配定位。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可以在架体10边缘设置卡合槽18和突出部19,通过卡合槽18和突出部19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嵌合,提高该布线结构的安装准确性。

实施例三

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扇形布线区21的扇形通道位于布线结构内侧,当线缆在扇形布线区21内铺设时同方向上的线缆缺少约束,容易散乱,条理性差,因此在扇形布线区21增设布线槽30,如图3所示,该布线槽30底部固定到扇形布线区21内,槽口内可以卡和线缆,为了对不同规格线缆加以区别,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布线槽3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