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馈线保护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7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通信馈线保护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馈线保护盒,对连接的馈线接头进行防水、防尘保护。



背景技术:

通信馈线是微波中继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馈线连接后,需要对连接接头进行防水、防尘保护。申请号为201110067362.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馈线防水保护盒,将两个半圆筒形结构一边先进行铰接,再用锁扣等盖合进行固定的天馈线接头。这种保护盒存在如下缺陷,铰链的结构密闭性存在缺陷,易进水、进灰,锁扣一般都采用金属,成本高,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生锈,拆卸困难。此外,此保护盒为上下两半闭合保护,不能适应不同种类(规格)的馈线,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馈线保护盒,能够更好地解决防水、防尘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馈线保护盒,能够使用不同种类的馈线互通互联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其中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馈线保护盒,包括筒状的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所述外壳、内壳的另一端的底部分别形成环形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分别设有橡胶密封件。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的橡胶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的橡胶密封件为中空的锥形密封塞。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锥形密封塞由两个半块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馈线保护盒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外壳与上方的馈线接头连接,所述内壳与下方的馈线接头连接,使所述外壳位于内壳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与内壳的螺纹连接处还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通过使用橡胶在外壳、内壳的两端进行密封,外壳与馈线之间及内壳与馈线之间分别与橡胶紧密接触,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外壳、内壳基本相同直径,内部为空腔,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馈线之间互联互通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通信馈线保护盒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通信馈线保护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包括筒状的外壳5与内壳6,所述外壳5与内壳6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形成空腔结构,此空腔结构用于容置相互连接的馈线接头;所述外壳5、内壳6的另一端的底部分别形成环形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内侧分别设有橡胶密封件;其中,所述外壳5内的橡胶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2。所述内壳6的橡胶密封件为中空的锥形密封塞8。所述锥形密封塞8由两个半块拼接而成,其目的是便于组装使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在使用时,外壳5与第一馈线1连接,图中12代表第一馈线1的传输层,内壳6与第二馈线9连接,图中10代表第二馈线9的传输层,第一馈线1的传输层与第二馈线9的传输层相接触。第一馈线1的端头设有第一接头3,第二馈线9的端头设有第二接头7,第一接头3与第二接头7通过锁死阀4实现连接。如图2所示,在连接状态下,环形密封圈2被外壳5、第一接头3以及第一馈线1所挤压,实现密封;锥形密封塞8被内壳6第二接头7以及第二馈线9所挤压,实现密封。通过相对旋转外壳5与内壳6可以调整对环形密封圈2以及锥形密封塞8的挤压程度,从而保证密封效果。外壳5与内壳6之间的螺纹连接,可实现其总长度的调整,并能调整对橡胶密封的压力,调节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内部为空腔,可以容纳各种馈线,实现多种不同馈线之间互联互通的保护,提高了通信馈线保护盒的通用性,并可以多次使用。

上述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通过使用橡胶在外壳、内壳的两端进行密封,外壳与馈线之间,以及内壳与馈线之间分别与橡胶紧密接触,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本实施例的馈线保护盒内腔为空,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橡胶直接与馈线接头粘连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所述外壳、内壳为同一内径,内部为空腔,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馈线之间互联互通的保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馈线保护盒可以多次使用。

如图1所示,外壳5与内壳6的螺纹连接处还设有密封环15,由于密封环15较小,并且被连接的螺纹所挤压,故在图1中,密封环15较小,只是示意性地标出。

此外,本实施例的通信馈线保护盒在使用状态时,所述外壳5与上方的馈线接头连接,所述内壳6与下方的馈线接头连接,使所述外壳5位于内壳6上方。这样,此通信馈线保护盒处于竖直状态,外壳5在上,内壳6在下,形成雨伞形状,避免雨水进入内部。

当然,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