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781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跨越架,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抢修或者搭建临时电缆供电时,常会遇到外接的电缆需要跨越马路、小区门口、过道的情形,此种情况下一般先在道路两旁的适当位置挖坑,然后竖立电线杆,再由作业人员登上电线杆顶部进行电缆的固定和拉紧工作。此种方式作业时间长,操作繁琐,且临时竖立的电线杠有时不是很牢固,给作业人员的攀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建电力线路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特殊跨越的情况迅速增多,张力架线跨越施工日益频繁,跨越施工的难度也日益增大。同时,国家对安全施工工作日益重视,要求逐步提高,而跨越施工危险点多、安全风险大,尤其是跨越高压及超高压带电线路、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保障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和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为了保护跨越物,在跨越施工中通常采用搭建跨越架,目前,组成跨越架的桁架一般为钢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没有绝缘性,会存在危险性,或者桁架都有绝缘材料制成,但是桁架的强度就达不到要求,不能承受断线的载荷冲击,起不到保护跨越物的作用。

在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新建输电线路往往会与已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铁路及高速公路等被跨物在地理上产生交叉,新建线路导地线需要翻越被跨物。为了确保该导地线与被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需要预先在两者之间搭设绝缘安全网。安全网及其配套支撑装置统称为跨越架。

当前跨越施工中所采用的跨越架有毛竹跨越架、索道式跨越架、架体跨越架等。这些传统跨越架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毛竹跨越架和脚手架跨越架适用电压等级低的场合,容易受地形限制;索道式跨越架虽然适用范围很广,轻便好用,但因两端支架间跨度较大,绳索道受到冲击载荷后松驰度下降,使安全网与被跨对象间的安全距离难以得到保证;架体跨越架自动化水平低,其安装多依赖辅助起重工具,运输量较大,安装不够便捷。另外传统跨越架都存在抗冲击性不足的问题。

按施工条件分类,根据被跨越物的大小、重要性和实施跨越的难易程度,可将跨越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为一般跨越,指跨越非重要设施且跨越架高度为15m及以下者。第二类为重要跨越,指重要设施的跨越及虽为非重要设施但跨越架高度超过15m者。第三类为特殊跨越,根据安规规定,对特殊跨越必须编写施工技术方案,对重要跨越应由技术部门编制搭设方案,对一般跨越没有具体要求。

按跨越架线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有跨越架跨越架线,设置跨越架及封顶网进行跨越架线。无跨越架跨越架线,即是利用杆塔作支承体及封顶网进行跨越架线。大跨越的跨越架线,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按电力线路运行状态分类可以分为:完全不停电跨越架线,即是指搭架、铺网,展放引绳及导、地线展放等全过程中运行电力线均不停电。有跨越架不停电架线,即是搭架、拆架及封网、拆网时被跨运行电力线进行短时停电,展放引绳,导地线展放及附件安装过程被跨电力线不停电。停电架线,即是指被跨电力线完全停止运行,待新建线路架线后再恢复送电。

按跨越架封顶网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不封顶式跨越架,适用于一般跨越及停电架线的跨越。封顶式跨越架,封顶杆用竹(木)杆的跨越架。用绝缘绳和竹杆混合封顶跨越架。封顶绝缘网跨越架,绝缘绳及绝缘杆(或称吊兰式)封顶跨越架。

跨越架线针对线路施工中经常遇到公路、河道、山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如35KV、10KV、400V线路架设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公路、建筑物及其他带电线路等情况,现有跨越架架设受地形、交通环境、人口密集度等影响,搭设困难,并且给交通及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施工过程中搭设跨越架需要较长时间,施工人员必须高空作业,在跨越线路前必须爬至跨越架顶部对跨越线进行紧固工作,跨越线通过被跨越线路后必须再到跨越架顶部取下跨越线,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总体成本较高。在跨越距离较长时,有跨越线意外脱落至带电被跨越线路或跨越线弧度较大达不到与被跨越带电线路安全距离的危险,造成恶性事故。

中国专利:一种液压装配式跨越架(申请号:201610031835.2)公开了所述跨越架,包括架体、安全网装置、旋转臂机构与液压顶升机构,所述架体由多根立柱与横梁构件组成,所述安全网装置由承载绳、循环绳、安全网、绝缘撑杆和吊带套件组成,所述旋转臂机构由旋转臂和磁对接装置组成,所述液压顶升机构由油站、油缸与顶升承台组成。所述架体的稳定通过拉线实现,每根立柱通过上下两层拉线稳定,每层拉线有四根,非均布。上层拉线位于立柱的回转总成下方,下层拉线在立柱腰部中心位置附近。该装置具备了快速搭建的优点,但是不涉及跨越架装置处于工况条件下液压升降机构的稳定性设计,缺乏对液压升降系统在搭建跨越架过程中的抗拉伸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式跨越架至少包括横撑及竖撑系统和两套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位于两套液压升降系统之间,并与两端的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相连;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包括至少为两级的横撑系统和至少为一级的竖撑系统;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系统至少具有一级包括有“X”状支撑结构的伸缩剪叉;所述横撑系统中的一级横撑系统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中的一级伸缩剪叉上“X”状支撑结构右上端的横撑系统连接部相连,所述横撑系统中的一级横撑系统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中的一级伸缩剪叉上“X”状支撑结构左上端的横撑系统连接部相连;所述竖撑系统中的一级竖撑系统在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上的升降机操作箱控制位于一级伸缩剪叉上的机动液压顶升杆伸长至满足所述一级伸缩剪叉带动所述一级横撑系统升高至第一预设位置时与所述一级横撑系统相连;所述横撑系统中的二级横撑系统在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上的升降机操作箱控制位于一级伸缩剪叉上的机动液压顶升杆伸长至满足所述一级伸缩剪叉带动所述一级横撑系统升高至第二预设位置时与所述一级竖撑系统相连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液压升降系统的一级伸缩剪叉上“X”状支撑结构右下端的横撑系统连接部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中的一级伸缩剪叉上“X”状支撑结构左下端的横撑系统连接部相连。本发明装置通过液压升降系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实现从顶部向下逐渐搭设横撑及竖撑系统,同时,本发明装置通过自动升降系统,实现了从底部向上逐渐拆除的方式,缩短了跨越架搭设和拆除时间、减少了人力劳动和高空作业,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安全风险。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剪叉稳定的带动横撑及竖撑系统上升或下降,所述液压升降式跨越架设有具备横撑系统连接部的“X”状支撑结构。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剪叉至少具有一级“X”状支撑结构,所述伸缩剪叉每级至少具有两个“X”状支撑结构,所述“X”状支撑结构由两长度相同的支撑杆在各自中心处通过伸缩剪叉连接螺栓连接构成;所述伸缩剪叉设有用于与横撑及竖撑系统进行连接的横撑系统连接部,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位于“X”状支撑结构左上端和/或右上端,并且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位于“X”状支撑结构中距离两支撑杆左上端部位置或右上端部位置的1/8至1/4杆长处,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为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一体浇筑成形和/或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撑杆。

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位于“X”状支撑结构中距离两支撑杆左上端部位置或右上端部位置的1/8至1/4杆长处有助有抵抗在液压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的过程中横撑及竖撑系统对“X”状支撑结构中两支撑杆的拉伸形变,从而使得支撑杆具有更加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保障在液压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过程的位置精度。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横撑及竖撑系统在升降过程的水平,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可以具有多种结构连接至“X”状支撑结构的支撑杆或设置于“X”状支撑结构上的支撑杆内部。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为位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内的圆柱形通孔或由两半圆及矩形构成的类椭圆形通孔;或者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为连接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上的具有圆柱形通孔或由两半圆及矩形构成的类椭圆形通孔的矩形连接块。所述类椭圆形通孔状结构可以使得在横撑及竖撑系统与液压升降系统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有更大的位置调整空间,便于调平。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升降机系统至少还包括:顶部平台、第一连接金具、第二连接金具、升降机平台和升降机支撑腿;所述顶部平台通过第一金具与伸缩剪叉相连;所述伸缩剪叉中不同级“X”状支撑结构间通过跨越架横撑边缘连接部连接;所述伸缩剪叉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金具与升降机平台连接;所述升降机平台与至少四个升降机支撑腿相连,所述支撑腿用于在液压升降式跨越架处于工况下为所述液压升降机系统提供支撑力。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剪叉中同级“X”支撑结构通过连接杆相连,同级“X”支撑结构间连接螺栓孔为后期打孔;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拉线U/封网环。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升降系统至少包含一套机动液压顶升杆,所述机动液压顶升杆一端与伸缩剪叉相连另一端与升降机平台或另一级伸缩剪叉相连,实现通过控制机动液压顶升杆而控制液压升降系统的升高或降低;所述机动液压顶升杆与升降机平台或伸缩剪叉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从而实现机动液压顶升杆在伸长或缩短的情况下相对于升降机平台或伸缩剪叉支撑杆转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压升降系统至少包含有升降机操作箱,所述升降机操作箱内设有数据传输装置、外部联动装置和水平仪。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还包括:大横杆、水平小斜杆和螺纹套筒;其中,所述拉线U/封网环和大横杆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所述大横杆与水平小斜杆通过半圆盘插销连接,所述横撑系统与所述竖撑系统通过螺纹套筒连接;其中,所述螺纹套筒焊接于横撑系统上。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跨越架还包括羊角叉、拉线系统和底部支撑系统。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根据被跨越物高度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对不同跨越物的安全距离,逐渐升高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上升过程中根据上升高度装设、调节拉线系统,用于保证整个上升过程中拉线系统均处于受力状态,用于避免所述跨越架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倾斜和侧翻等事故。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部支撑系统与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通过螺纹套筒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升降式跨越架正面/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压升降系统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伸缩剪叉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横撑系统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横撑系统与液压升降机连接俯视图;和

图6是本方的横撑系统与竖撑系统连接方式正面/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羊角叉 200:液压升降系统 300:拉线系统

400:横撑及竖撑系统 500:底部支撑系统

201:顶部平台围栏 202:顶部平台 203:第一连接金具

204:伸缩剪叉 205:第一连接螺栓 206:横撑系统连接部

207:横撑边缘连接部 208:机动液压顶升杆 209:第二连接金具

210:升降机操作箱 211:升降机支撑腿 212:轮胎

213:第二连接螺栓 214:连接杆 215:拉线U/封网环

401:横撑系统 402:竖撑系统 403:连接件

404:螺纹连接套筒 401a:大横杆 401b:水平小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液压升降式跨越架正面/背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压升降式跨越架至少包括:羊角叉100、液压升降系统200、拉线系统300、横撑及竖撑系统400和底部支撑系统500。

所述跨越架至少包含有两套液压升降系统200,两套液压升降系统200之间通过横撑及竖撑系统400相连。所述液压升降系统顶部还连接有羊角叉100。所述羊角叉100以与水平方向30°至60°夹角向跨越架两侧的斜上方伸展。跨越架上设有的外伸羊角叉100主要作用是,防止放紧线过程中发生跑线、断线等意外情况时,避免高空坠落的绳索、导线、地线掉落到被跨越的电力线路、公路、铁路等设施上。外伸羊角的长度为基于风力等级进行设计。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跨越架考虑风偏,一般超出边相导线3米,外伸羊角叉伸出跨越架1-2米。

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400的底部或与地面间设有底部支撑系统500,实现横撑及竖撑系统400经底部支撑系统500与地面相连,从而达到由底部支撑系统500支撑横撑及竖撑系统的目的。同时,所述拉线系统300中的至少一根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液压升降系统200和地面。所述拉线系统300中的至少一根拉线分别连接横撑及竖撑系统400和地面。从而所述跨越架中的液压升降系统200和横撑及竖撑系统400通过拉线系统300实现了与地面的相对固定,使得跨越架更加稳固。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液压升降系统侧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液压升降系统200为可移动式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液压升降系统200至少包括:顶部平台围栏201、顶部平台202、第一连接金具203、伸缩剪叉204、第一连接螺栓205、横撑系统连接部206、横撑边缘连接部207、液压顶升杆208、第二连接金具209、升降机操作箱210、升降机支撑腿211和轮胎212。

所述轮胎212与升降机平台相连,用于实现液压升降机的支撑与液压升降系统200的移动。所述升降机平台还包括有升降机支撑腿211。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机平台至少具有4只升降机支撑腿211。所述升降机支撑腿211在液压升降系统200在确定工作位置停止后从升降机平台伸出并与地面接触。所述升降机支撑腿211用于实现在所述液压升降系统200带动横撑及竖撑系统400向背离地面方向运动时提供支撑力。避免轮胎提供的支撑力不足,或液压升降系统200对轮胎212施加过大压力导致轮胎爆胎的发生。同时,所述升降机支撑腿211用于实现液压升降系统200的固定,避免液压升降系统200的在工位时还发生与地面的相对运动。

所述升降机平台还设有升降机操作箱210,用于实现液压升降系统200的移动操作、升降机支撑腿211进入工况或退出工况操作、机动液压顶升杆208伸长或缩短等操作。

所述升降机平台与至少一个第二金具209相连。所述第二金具209相对于所述升降机平台可实现自由滑动。所述第二金具210一端与升降机平台相连一端与伸缩剪叉204相连。

所述移动液压升降系统200至少包含一套机动液压顶升杆。所述机动液压顶升杆208一端与升降机平台相连一端与伸缩剪叉204相连,同时所述机动液压顶升杆208两端也可分别连接两不同级的伸缩剪叉204,实现通过控制机动液压顶升杆208而控制液压升降系统200的升高或降低。每一级伸缩剪叉204其侧视图为“X”形结构。并且所述机动液压顶升杆208与升降机平台或伸缩剪叉204的连接方式都为铰接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机动液压顶升杆208在伸长或缩短的情况下可实现相对于升降机平台或伸缩剪叉204转动。

所述伸缩剪叉204至少具有一级“X”状支撑结构,所述伸缩剪叉204每级至少具有两个“X”状支撑结构,所述“X”状支撑结构由两长度相同的支撑杆在各自中心处通过伸缩剪叉连接螺栓205连接构成。

所述伸缩剪叉204设有用于与横撑及竖撑系统400进行连接的横撑系统连接部206,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206位于“X”状支撑结构左上端和/或右上端,并且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206位于“X”状支撑结构中距离两支撑杆左上端部位置或右上端部位置的1/8至1/4杆长处,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206为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一体浇筑成形和/或通过刚性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撑杆。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位于“X”状支撑结构中距离两支撑杆左上端部位置或右上端部位置的1/8至1/4杆长处有助有抵抗在液压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的过程中横撑及竖撑系统对“X”状支撑结构中两支撑杆的拉伸形变,从而使得支撑杆具有更加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保障在液压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过程的位置精度。

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206为位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内的圆柱形通孔或由两半圆及矩形构成的类椭圆形通孔;或者所述横撑系统连接部206为连接于“X”状支撑结构支撑杆上的具有圆柱形通孔或由两半圆及矩形构成的类椭圆形通孔的矩形连接块。所述类椭圆形通孔状结构可以使得在横撑及竖撑系统与液压升降系统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有更大的位置调整空间,便于调平。

所述伸缩剪叉204间通过螺栓连接。不同伸缩剪叉204间在两端处通过跨越架横撑边缘连接部207连接。不同伸缩剪叉204间在中心交叉处通过伸缩剪叉连接螺栓205连接。所述伸缩剪叉204上还设有与横撑及竖撑系统400进行连接的跨越架横撑系统连接部206。所述伸缩剪叉204通过第一金具203与顶部平台202相连。所述顶部平台202身上设有顶部平台围栏201。

图3是本发明的伸缩剪叉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液压升降系统200还包括第二连接螺栓213、连接杆214、拉线U/封网环215。所述第二连接螺栓213用于实现不同伸缩剪叉204间的端部连接。所述伸缩剪叉中心连接螺栓205用于实现不同伸缩剪叉204间的中间交叉位置处的连接。每一级伸缩剪叉204其侧视图为“X”形结构。所述伸缩剪叉中心连接螺栓205对应于“X”结构中的交叉点。每一级伸缩剪叉204间通过连接杆214相连。同时,所述连接杆214上设有拉线U/封网环215,所说拉线U/封网环215为拉线系统300与液压升降系统200的连接处,拉线系统300中的拉线分别连接与各级伸缩剪叉204对应连接杆214上的拉线U/封网环215,用于实现液压升降系统200的固定,避免其因地势或风吹等外界原因发生侧翻等事故。

图4是本发明的横撑系统俯视图。如图4所示,横撑系统401至少包括大横杆401a、水平小斜杆401b和拉线U/封网环215。在俯视图中,所述横撑系统中包括两平行结构放置的大横杆401a,在平行的大横杆401a间设有两两构成“X”状结构的水平小斜杆401b。所述水平小斜杆401b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大横杆401a之上。同时,所述大横杆401a上设有至少一个拉线U/封网环215,用于实现横撑系统401的固定,避免其因地势或风吹等外界原因发生位置偏移。

图5是本发明的横撑系统与液压升降机连接俯视图。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400至少还包括连接件403。所述横撑系统401位于两液压升降系统200之间,并通过连接件403实现横撑系统401与液压升降系统200的连接。

图6是本方的横撑系统与竖撑系统连接方式正面/背面示意图。所述横撑及竖撑系统400至少还包括竖撑系统402和螺纹连接套筒404。所述竖撑系统402通过螺纹连接套筒404分别与位于其上方和/或下方的横撑系统401相连,用于实现对横撑系统的支撑作用。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如何通过升降方式搭建跨越架。

本发明涉及的液压升降式跨越架包括两套液压升降系统200,分别为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通过设置于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的升降机操作箱210分别控制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移动至跨越现场。并将第一层横撑系统与分别与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相连。所述第一层横撑系统处于所述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之间。

所述一级横撑系统与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上的一级伸缩剪叉相连。所述液压升降系统包括有多级伸缩剪叉204,其中靠近顶部平台202并构成“X”状支撑结构的伸缩剪叉204为一级伸缩剪叉。由顶部平台202向轮胎212方向上分别构成“X”状支撑结构的伸缩剪叉204分别为一级伸缩剪叉、二级伸缩剪叉至多级伸缩剪叉。

所述一级横撑系统通过连接件403分别与位于横撑系统两端的第一液压系统和第二液压系统的一级伸缩剪叉上的横撑系统连接部206相连。

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在所述一级横撑系统完成与两端一级伸缩剪叉相连的情况下带动一级横撑系统向上或背离地面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经由升降机操作箱21O控制位于一级伸缩剪叉上的机动液压顶升杆208伸长,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带动一级横撑系统向上运动。当一级横撑系统上升至合适高度时,即是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停止运动,完成一级竖撑系统的安装,即是实现一级竖撑系统与所述一级横撑系统相连。所述一级竖撑系统位于一级横撑系统的下方。前述合适高度为所述一级横撑系统距离地面高度略大于竖撑系统每根撑杆的长度,例如,所述竖撑系统每根撑杆长度为1.5m,则一级横撑系统距地面合适高度为1.6m至1.8m。在跨越架完成一级竖撑系统与一级横撑系统的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所述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带动一级横撑系统和一级竖撑系统继续向上/背离地面方向运动,并且当一级竖撑系统底端运动至合适高度时,即是到达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停止运行,完成二级横撑系统的安装,即实现二级横撑系统与所述一级竖撑系统相连。所述二级横撑系统与一级竖撑系统末端相连,同时所述二级横撑系统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403与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的伸缩剪叉上的横撑系统连接部206相连。为保证两台或者多台液压升降系统上升速度相同,防止上升过程中因速度差造成的横撑和竖撑发生倾斜,在液压沉降系统同200上的升降机操作箱213内设有wifi数据接收装置和外部联动装置,通过操作遥控系统,控制一台或多台液压升降系统200的升降过程。所述跨越架通过控制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的上升,按照前述一级横撑系统、一级竖撑系统和二级横撑系统的搭建流程,完成多级横撑系统和竖撑系统的搭建。

本发明装置通过自动升降系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实现从顶部向下逐渐搭设横撑及竖撑系统,缩短了跨越架搭设时间、减少了人力劳动和高空作业,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安全风险。

同时,根据被跨越物高度和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对不同跨越物的安全距离,逐渐升高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上升过程中需根据上升高度装设、调节拉线系统300,用于保证整个上升过程中拉线系统均处于受力状态,方可逐步安装竖撑与横撑。避免所述跨越架在上升过程中发生倾斜和侧翻等事故。

当所述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带动横撑及竖撑系统400上升至指定高度时,完成底部支撑系统500的安装。实现对横撑及竖撑系统400的支撑作用。并在底部支撑系统400装设完成后,检查装设的拉线系统300是否处于受力状态,拉线系统确保无误后,高空作业人员方可登高,在第一液压升降系统和第二液压升降系统的顶部平台202两端装设羊角叉100。对被跨越物两端的液压升降跨越件之间进行封网。拆除跨越架与安装跨越架方式相反,即是安装是横撑系统401和/或竖撑系统402是从第一级开始安装,在拆除过程中,为优先拆除底部支撑系统500,然后逐步拆除最后安装的横撑系统401和竖撑系统402。本发明装置通过自动升降系统,实现了从底部向上逐渐拆除的方式,缩短了跨越架拆除时间、减少了人力劳动和高空作业,大幅度的降低了安全风险。拆除过程中需根据拉线受力情况调节拉线,防止跨越架倾斜。为保证横撑系统的受力可靠,当需搭设长距离跨越架时可在中间增加一台移动剪叉式液压升降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