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整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843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整流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整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整流器通常由桥支架、正、负整流二极管、正极板、B+输出螺杆、绝缘垫布、负极板、氧化铝板等零部件组成,但是零部件的固定连接方式各有不同。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368344(申请号:201320454679.2)公开了一种汽车整流器装配固定结构,包括负极板、正极板、塑料支架、B+螺杆、锁紧螺母、长铆钉、绝缘垫和正单管、负单管,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垫的位置上设有塑料支撑,在塑料支架上留有一个铆钉孔,做成新的塑料支架;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分别压装正单管、负单管;在负极板的组件上都压装同种长铆钉,在正极板的组件上压装B+螺杆;在负极板的组件上装配垫布;在负极板的组件直接装配正极板的组件和塑料支架;在塑料支架上装有长铆钉;在长铆钉上装有锁紧螺母,并焊接正单管和负单管。其优点是:装配时使用同种铆钉,一次装配铆接,减少了物料种类和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汽车整流器的正极板与负极电机端盖之间通常采用绝缘垫布和氧化铝板组合的方式进行绝缘。因为氧化铝板的绝缘层只在表面,所以当安装整流器时,表面很容易划伤,造成绝缘层破坏,失去绝缘功能。而真正起绝缘作用的只有绝缘垫布,然而绝缘垫布的缺陷在于抗压能力差。当垫布承受压力时,会造成厚度方向的变薄,因为垫布的厚度只有0.11mm,所以当绝缘垫布变薄后,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会出现漏电,进而导致整流器失效。

发明专利(ZL 02801485.5:旋转电机)公开了一种整流装置,该整流装置包括多个由一个支承板形状的散热器支承的正二极管以及多个由形成后支座的一部分的板形状的支承件支承的负二极管,所述支承板和所述板轴向并置,固定在后支座上;以及一个借助冷却流体通过所述板上的轴向孔口而轴向循环流通的冷却装置,正二极管的支承板上的至少一些孔口配有大量叶片状散热片,这些散热片在支承板上从其径向内边缘开始进行径向延伸,一个冷却流体通孔配置在每对相邻散热片之间;其特征在于,一些称为第一散热片的散热片延伸到正二极管的支承板的外周边。

实用新型专利(201420640551.X:汽车整流器)公开了一种汽车整理器包括桥支架(1)、正整流二极管(2)、正极板(3)、氧化铝板(5)、负整流二极管(6)和负极板(7),所述正整流二极管(2)压装在正极板(3)上,所述负整流二极管(6)压装在负极板(7)上,所述正极板(3)和负极板(7)与桥支架(1)上的凸筋(11)过盈配合,所述氧化铝板(5)设于正极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板(5)和正极板(3)之间设有绝缘组件(4);所述绝缘组件(4)包括贴合在正极板(3)上的绝缘薄膜(41),贴合在氧化铝板(5)上的绝缘垫布(43),以及粘结所述绝缘薄膜(41)和绝缘垫布(43)的绝缘树脂(42)。

上述的发明专利公开的整流装置增大了散热冷却面积,使二极管快速散热冷却;上述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汽车整流器是在氧化铝板和正极板之间设置绝缘组件,来提高整流器的安全性和耐用性。上述的两个专利公开的整流器结构工艺均比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整流器,简化了整流器的生产工艺,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整流器,包括若干个正二极管、正极板、绝缘垫和支撑架;每一所述正二极管固定于所述正极板上;所述正极板上设有大量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长散热片和短散热片,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正极板的上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背面设有若干个绝缘垫。

优选地,所述汽车整流器还包括电压输出端口,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设于所述正极板上;所述电压输出端口的输出方式包括电压朝外输出方式和电压朝上输出方式。

优选地,所述正极板上设有与正二极管相对应的正二极管紧固孔。

优选地,所述正二极管的数量为3,每一所述绝缘垫设于所述正二极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长散热片和短散热片的形状均为凸起的齿状结构,有效的增大了散热面积。

优选地,所述长散热片从正极板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极板的周边,并与正极板的边缘距离为3mm-15mm。

优选地,所述短散热片从正极板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二极管的周边,并与正二极管的边缘距离为1mm-10mm。

优选地,所述长散热片与所述正极板的边缘距离为5mm-10mm。

优选地,所述长散热片与所述正极板的边缘距离为6-8mm。

优选地,所述短散热片与所述正二极管的边缘距离为2.5mm-7.5mm。

优选地,所述短散热片与所述正二极管的边缘距离为4-6mm。

优选地,所述正极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孔径大小不一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分布于所述长散热片与短散热片之间好所述长散热片上,增大了排热量,有效地将发电机内的热量排出。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正极板安装时,所述通孔与所述散热孔、散热片错开布置,更为方便的将支撑架遮挡住的散热片的热量通过通孔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若干个镶件。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整流器的散热片上设置有散热片和散热孔,增大了散热面积,辅助二极管散热,加快了整流器的冷却速度,提高了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整流器中二极管的正极与现有的负极是先组装再焊接,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整流器支撑架的背面设有绝缘垫,且绝缘垫设于正二极管之间的位置,保证了整流器在安装时正极板上的散热片与现有的负极散热片是绝缘隔开的;且支撑架设于正极板的上面,简化了原来繁琐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发明提供的支撑架上设有通孔,且通孔与散热孔错开布置,可以将由支撑架遮挡住的散热片热量排出,提高了汽车整流器整体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外输出的正极板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图1翻转180度后的正极板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外输出的整流器的结构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外输出的整流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翻转180度后的整流器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正极板的立体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图6翻转180度后的正极板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整流器的结构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整流器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图9翻转180度后的整流器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整流器支撑架的结构视图;

在附图中,各个标记的具体含义如下:

1:正二极管;2:正极板;3:绝缘垫;4:支撑架;5:散热孔;6:通孔;7:长散热片;8:短散热片;9:镶件;10:电压朝外输出端口;11:电压朝上输出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阐述。

参图1-图2所示,图1与图2均为正极板的结构视图;图1或图2提供的正极板上设有散热片和散热孔5;散热片包括长散热片7和短散热片8,长散热片7和短散热片8均为凸起的齿状结构,长散热片7从正极板2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极板2的周边,并与正极板2的边缘距离为3mm-15mm;短散热片8从正极板2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二极管1的周边,并与正二极管1的边缘距离为1mm-10mm;正极板2上还设有大量的孔径不一的散热孔5,散热孔5分布于长散热片7与短散热片8之间,及分布在长散热片7上。

图3-图5所示,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外输出的整流器的结构视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外输出的整流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翻转180度后的整流器视图;其中,整流器包括正二极管1、正极板2、绝缘垫3、支撑架4;其中,正极板2上还设有正二极管紧固孔;正二极管1通过正二极管紧固孔固定于正极板2上;绝缘垫3设于支撑架4的背面;支撑架4设于正极板2的上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正极板2上还设有电压输出端口10,且电压输出采用的是朝外输出的方式。

图6至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正极板及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至图7均为正极板的结构视图;图5或图7提供的正极板上设有散热片和散热孔5;散热片包括长散热片7和短散热片8,长散热片7和短散热片8均为凸起的齿状结构,长散热片7从正极板2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极板2的周边,并与正极板2的边缘距离为3mm-15mm;短散热片8从正极板2径向内边缘开始径向延伸,径向延伸至正二极管1的周边,并与正二极管1的边缘距离为1mm-10mm;正极板2上还设有大量的孔径不一的散热孔5,散热孔5分布于长散热片7与短散热片8之间,及分布在长散热片7上。

图8-图10所示,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整流器的结构视图;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朝上输出的整流器的俯视图;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图9翻转180度后的整流器视图;其中,整流器包括正二极管1、正极板2、绝缘垫3、支撑架4;其中,正极板2上还设有正二极管紧固孔;正二极管1通过正二极管紧固孔固定于正极板2上;绝缘垫3设于支撑架4的背面;支撑架4设于正极板2的上面,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正极板2上还设有电压输出端口10,且电压输出采用的是朝上输出的方式。

图11所示,图11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架4上设有通孔6,支撑架4与正极板2安装时,通孔6与散热孔5、散热片错开布置;支撑架4的侧部还设有若干个镶件9。

上文所述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