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线路除冰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692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带电线路除冰作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检修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电线路除冰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工程中,导线覆冰现象较为普遍,输电线路覆冰引起的故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导线的覆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覆冰量与导线半径、过冷水滴直径、含风量、风速、风向、气温及覆冰时间等因素有关。输电线路的覆冰可以引起导线舞动、杆塔倾斜、杆塔倒塌、输电线路断线、绝缘子闪络等多种危害,进一步造成重大事故。常用的方法为机械除冰法,通过破坏输电线路上的覆冰物理结构使其脱落,达到除冰目的。

授权公告号cn104269774b公开输电线路除冰装置,包括外壳、电源、行走轮、敲击部分、切割部分和遥控装置,遥控装置包括遥控模块,外壳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箱和连接在竖箱前侧的上箱体和密封的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中间构成用于输电线路通过的通过空间,上箱体的底部设有开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走轮沿横向方向安装在上箱体处,行走轮的下半部分伸出上箱体,电源和遥控模块安装在下箱体内;所述行走轮连接有行走轮电机。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空间没有设计限位机构,除冰过程中由于行走轮电机或者输电线路自身震荡的因素,很容易发生从输电线路上跳脱的风险。

申请公布号cn106159863a公开一种输电线路除冰滑车,包括支撑架和设行走滑轮,支撑架包括两根竖杆、上横杆和下横杆,上横杆端部设置驱动机构和敲打机构,敲打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冰锤,冰锤为柱状体,冰锤表面开设沟槽;竖杆上端设置挂钩,挂钩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竖直板一、水平板一、竖直板二、水平板二和倾斜板,竖直板一下端设置弧形板,弧形板上方设置自封口机构,自封口机构包括拉杆、弹簧和拉杆限位块,拉杆顶端设置拉环,拉杆上设置限位销钉,弹簧套接在所述拉杆的外表面。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自封口机构仅可以实现限位,功能单一,而且自封口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线路除冰作业装置,通过增设下行走滑轮,不仅可以预防除冰装置跳线脱落的现象发生,而且可有效提高除冰装置的除冰率,同时省略自封口机构的制作成本和后期维护更换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电线路除冰作业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以及固定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上端均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第一挂环,每个挂钩内均设置上行走滑轮,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均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伸出第一通孔外,两个滑杆之间设置两个水平板,每个水平板的上端均设置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下行走滑轮,上行走滑轮和下行走滑轮位于同一竖直面,其中一个水平板的外端面设置第二挂环,所述第二挂环上设置第一拉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均设置水平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两个第二通孔内贯穿设置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二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二通孔外并设置敲打机构,所述敲打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冰锤,所述连接杆上设置第二拉绳,所述冰锤为滑轮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走滑轮为一个且位于两个上行走滑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走滑轮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敲打机构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上行走滑轮、下行走滑轮和冰锤的外表面均设置凸起,凸起为环形结构且为多个,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上行走滑轮、下行走滑轮和冰锤的中轴线相垂直,凸起与输电导线外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凸起为锥形结构且为多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以及固定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之间的第一横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上端均设置挂钩,挂钩上设置第一挂环,每个挂钩内均设置上行走滑轮,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均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滑杆,滑杆的两端伸出第一通孔外,两个滑杆之间设置两个水平板,每个水平板的上端均设置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下行走滑轮,上行走滑轮和下行走滑轮位于同一竖直面,其中一个水平板的外端面设置第二挂环,第二挂环上设置第一拉绳,需指出的是,结合本发明上述的结构设计,下行走滑轮位于上行走滑轮的下方;

本发明通过增加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水平板,并在水平板的基础上增设连接板和下行走滑轮,使用时,通过第一挂环将支撑架的挂钩挂在输电导线上,此时输电导线的上端面与上行走滑轮的下端面相接触,然后将第二挂环上的第一拉绳绕过输电导线,站在地面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第一拉绳使水平板、连接板和下行走滑轮上提,此时输电导线的下端面与下行走滑轮的上端面相接触,此时上行走滑轮和下行走滑轮对输电导线的位置进行限位;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中的除冰装置,增设下行走滑轮,达到多个技术效果:(1)搭配上行走滑轮的使用提高整个装置与输电导线的契合度,从而保证除冰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预防除冰装置跳线脱落的现象发生;(2)下行走滑轮可以对输电导线下表面的覆冰进行有效碾压,特别是针对恶劣气候天气导致输电导线外表面的覆冰面积大的现象,本装置可有效提高除冰装置的除冰率,保证用电安全;(3)相对现有技术中在挂钩上增加自封口机构的除冰装置,本发明省略自封口机构的制作成本和后期维护更换的成本,而且结构上的省略同时避免操作过程中由于限位机构失效时导致无法实现限位功能的风险。

2.在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转动连接敲打机构,敲打机构可以设计为一个或者两个均可,使用时,位于地面的作业人员通过交替拉动第二拉绳,使冰锤敲击输电导线的侧表面的覆冰,搭配上行走滑轮和下行走滑轮的上下双向碾压,从而对输电导线进行360°全方位除冰;需指出,冰锤为滑轮状结构,本结构有效增加冰锤与输电导线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覆冰清除率。

3.下行走滑轮可以设计为一个或者多个,当下行走滑轮为一个时,其设计在两个上行走滑轮之间提高对输电导线的限位作用,当下行走滑轮为多个时,可以将其设计在上行走滑轮之间或者两侧或者交错设置均可。

4.上行走滑轮、下行走滑轮和冰锤的外表面均设置凸起,凸起为环形结构或者锥形结构且为多个,凸起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上行走滑轮、下行走滑轮和冰锤的中轴线相垂直,凸起与输电导线外表面相接触,本结构设计在除冰过程中,凸起对覆冰进行局部高强度的碾压,提高覆冰的破碎效果和破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第一横杆,4-挂钩,5-第一挂环,6-上行走滑轮,7-第一通孔,8-滑杆,9-水平板,10-螺栓,11-连接板,12-下行走滑轮,13-第二挂环,14-第一拉绳,15-输电导线,16-第二横杆,17-连接杆,18-冰锤,19-第二拉绳,20-第三挂环,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杆1、第二竖杆2以及固定在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之间的第一横杆3,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的上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4,挂钩4上固定连接第一挂环5,每个挂钩4内均安装一个上行走滑轮6,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上均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为长条形,两个第一通孔7内均滑动连接滑杆8,滑杆8的两端伸出第一通孔7外并设置外螺纹,两个滑杆8之间安装两个水平板9并通过螺栓10进行限位,每个水平板9的上端均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为l形板,并在两个连接板11之间安装下行走滑轮12,下行走滑轮12为一个且位于两个上行走滑轮6之间,上行走滑轮6和下行走滑轮12位于同一竖直面,其中靠前方的水平板9的外端面固定来连接两个第二挂环13,第二挂环13上系有第一拉绳14;

使用时,通过第一挂环5将支撑架的挂钩挂在输电导线15上,此时输电导线15的上端面与上行走滑轮6的下端面相接触,然后将第二挂环13上的第一拉绳14绕过输电导线15和第一挂环5,站在地面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动第一拉绳14使水平板9、连接板11和下行走滑轮12上提,此时输电导线15的下端面与下行走滑轮12的上端面相接触,此时上行走滑轮6和下行走滑轮12对输电导线的位置进行限位,后续通过第一拉绳14带动整个装置除冰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除冰装置适合覆冰量小的输电导线使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下行走滑轮12为两个,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上均开设水平方向的第二通孔(图未示),两个第二通孔内贯穿设置第二横杆16,第二横杆16与第二通孔转动连接,第二横杆16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二通孔外并设置敲打机构,敲打机构为两个,每个敲打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17和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7端部的冰锤18,左侧的两个连接杆17上均固定安装第二拉绳19,冰锤18为滑轮状结构,第一横杆3的两端设置第三挂环20;

本实施中通过增设敲打机构,在使用时,位于地面的作业人员通过交替拉动第二拉绳19,使冰锤18敲击输电导线15的侧表面的覆冰,搭配上行走滑轮6和下行走滑轮12的上下双向碾压,从而对输电导线15进行360°全方位除冰,而且将第一拉绳14的自由端绕过输电导线15和第一挂环5后再从第三挂环20处贯穿,不仅适合覆冰量大、厚度较厚的输电导线使用,而且在左右移动这个装置过程中,导向性更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上行走滑轮6、下行走滑轮12和冰锤18的外表面均一体成型凸起21,图中仅示出上行走滑轮12的凸起21,凸起21为环形结构且对称设置为两个,凸起21的延伸方向分别与上行走滑轮6和冰锤18的中轴线相垂直,凸起21与输电导线15外表面相接触;本结构设计在除冰过程中,凸起21对覆冰进行局部高强度的碾压,提高覆冰的破碎效果和破碎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凸起21为锥形结构且为多个,本实施例中的凸起21采用锥形结构,有效减少凸起21与输电导线15外表面覆冰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快速破冰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