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737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庭用户7kwh~13kwh容量储能产品/应急备用电源。



背景技术:

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需多城市推动煤改电工程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光伏发电工程。现在本电池储能包系统结合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白天光伏板发出的电能为电池住储能包充电,夜间为电器供电,并且此储能包还可以同时并网为电器供电。在每天一充一放的情况下设计运行时间达15年以上,工作方式为程序设定智能运行。同时也是一款应急备用电源。本电池储能包系统应用可为国家电网削峰平谷;为智能化城市和智能化楼宇建设提供电力能源补充与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能够解决的如下问题:

1、与光伏、风力发电结合,平滑功率输出,提高电网接纳比例,充分利用新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为电网削峰填谷,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

3、作为微型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局部地区供电质量;

4、参与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元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本系统由:(1)双向直流逆变器;(3)bms系统;(4)储能电池组;(5)监控系统;(6)散热风扇;(7)加热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促进家用光伏发电系统推广应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提高电网供电质量;解决民生用电问题;为国家能源调整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爆炸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所示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所示的充放电原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壳;2、风扇;3、直流双向逆变器;4、加热板;5、监控系统;6、温度传感器;7、电池组;8、橡胶底脚;9、空开;10、航空插头;11、航空插头;12、电缆13、前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包括:1、外壳;2、风扇;3、直流双向逆变器;4、加热板;5、监控系统;6、bms电池管理系统;7、温度传感器;8、电池组;9、橡胶底脚;10、空开;11、航空插头;12、电缆;13、前面板。

工作方式为:

1、电池包储能系统充电时工作流程:外电网提供电能,双向变压器将交流电ac转换成直流电dc,当件6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到电池组电压降低到设定值时,件5监控系统发出指令,使件3直流双向逆变器内部电子开关闭合,1、线路接通,将外部接入的直流降压,电压降到与电池组匹配的电压,然后通过件6bms电池管理系统给电池组充电,件6bms系统监控每一块电池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当件6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测电压升高到设定值时监控系统发指令,使件3直流双向逆变器内部电子开关断开,系统停止给电池组充电。

2、电池包储能系统放电时工作流程:当件6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到池组电压不低于电压设定最低值时,向监控系统判断符合放电条件。当件3直流双向逆变器接收到放电指令后,内部电子开关闭合,电池组将电能通过件3直流双向逆变器升压,达到与外界双向逆变器交流转直流匹配的电压,转变成负载所需的电压后给负载提供电能。当6bms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到池组电压降低到电压设定最低值时,监控系统判断不符合放电条件,系统停止向外供电。

3、监控系统在储能电站系统中将所有的子系统(bms系统、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加热板等)信息汇总,做储能电站的整体运行的协调控制大脑,工作过程中起到了充放电管理,安全预警与防范,运行数据备份,与运程控制中心通讯、运行数据上传及接收集中控制中心运行命令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包系统。本系统是将每块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组,通过BMS系统监测每块电池的工作状态在该储能包系统中配备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加热装置。管理核心部件为监控系统,此系统是控制BMS充放电系统及温度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将运行状态上传到终端显示设备上;监控系统根据BMS采集电池电量值,依据电量值状态控制BMS给电池组充放电信息,形成一套按程序设置完成自动充放电的电池储能包系统。本发明为家庭用户提供一款安全可靠备用应急电源;利用峰谷电价差值,为用户节省电费支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电能质量;促进微电网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羽;徐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华泰美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7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