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63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柜是用来存放电压表,电流表或者其他电力设备的存放器材,长期工作或者是负荷状态下的电力柜,会使柜内的温度过高,如果不及时的对柜内温度进行有限的降温措施,会极大地影响柜内的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力柜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施,其安全运行关乎各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而现有的电力柜结构复杂,散热效果较差,同时散热强度不易控制,给设备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柜结构复杂,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机体,所述机体内底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机体的底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所述机体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内均装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靠近机体内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机体的侧壁设有两个装置腔,每个所述装置腔均位于通风口的下方,每个所述装置腔内均设有驱动电机,每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第一转动杆,每个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每个所述装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通风口内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与通风孔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通风口并且延伸至装置腔内与第二锥齿轮相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规格小于通风口的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机体的内顶壁设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机体的内顶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第二散热风扇的下方,所述机体远离第二散热风扇的顶端设有排风口,所述机体的上端设有遮雨装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多个疏水槽。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表面涂覆有环氧富锌底漆。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板的长度,且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两两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且驱动电机与机体中内置的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口的上下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内均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之间插设有第二转动杆。

本发明中,当配电柜需要降温时,打开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打开第一散热风扇会使机体内的热空气往上吹动,第二挡板和第二散热风扇的使用,有利于热空气从排风口处排出,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控制机构和驱动电机的连接关系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准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会使第一挡风板转动打开,然后再配合上通风孔的设置,可以加快配电柜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散热的进行。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加快配电柜内空气的流动,使散热效果更快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通风口处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机体、3驱动电机、4第一转动杆、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二转动杆、8防尘网、9第一散热板、10第二散热板、11第二散热风扇、12第二挡风板、13排风口、14第一散热风扇、15第一挡风板、16通风孔、17遮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开设有多个疏水槽,底座1的上端设有机体2,机体2的表面涂覆有环氧富锌底漆,起到防水的作用,机体2内底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和机体2的底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14,机体2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每个通风口内均装设有防尘网8,防尘网防止灰尘进入电力柜内,保护电力设备,防尘网8靠近机体2内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9和第二散热板10,第一散热板9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板10的长度,且第一散热板9和第二散热板10两两间隔设置,这样的设置能使电力柜更好的散热,机体2的侧壁设有两个装置腔,每个装置腔均位于通风口的下方,每个装置腔内均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为伺服电机,且驱动电机与机体2中内置的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每个驱动电机3的驱动端设有第一转动杆4,每个第一转动杆4上设有第一锥齿轮5,每个装置腔内设有与第一锥齿轮5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通风口内设有第二转动杆7,第二转动杆7的一端与通风孔的内顶壁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7的另一端贯穿通风口并且延伸至装置腔内与第二锥齿轮6相固定,通风口的上下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圆口,圆口内均设有轴承,轴承之间插设有第二转动杆7,轴承第二转动杆7在转动时,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过多磨损,第二转动杆7上转动连接有规格小于通风口的第一挡风板15,第一挡风板15上设有多个通风孔16,机体2的内顶壁设有第二散热风扇11,机体2的内顶壁与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12,第二挡风板12位于第二散热风扇11的下方,机体2远离第二散热风扇11的顶端设有排风口13,机体2的上端设有遮雨装置17。

本发明中,当配电柜需要降温时,打开第一散热风扇14,和第二散热风扇11,打开第一散热风扇14会使机体内的热空气往上吹动,第二挡风板12和第二散热风扇11的使用,有利于热空气从排风口13处排出,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3驱动(控制机构和驱动电机的连接关系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驱动电机3带动第一转动杆4转动,第一转动杆4转动会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会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会使第一挡风板15转动打开,然后再配合上通风孔16的设置,可以加快配电柜内的空气流动,有利于散热的进行。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加快配电柜内空气的流动,使散热效果更快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机体,所述机体内底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机体的底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风扇,所述机体相对的内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口,每个所述通风口内均装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靠近机体内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机体的侧壁设有两个装置腔,每个所述装置腔均位于通风口的下方,每个所述装置腔内均设有驱动电机,每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有第一转动杆。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加快配电柜内空气的流动,使散热效果更快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举;李燕梅;王家凤;秦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盛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