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128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电力电缆架设投入使用后不宜停用,因此电力电缆应当具有极好的耐热稳定性与耐腐蚀性。此外,电力电缆应当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进而保证电缆以及传输数据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具有优异的耐热稳定性与耐腐蚀性,而且柔韧性极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55-75份,分散增塑剂22-30份,氧化镁0.1-0.6份,氧化锌0.4-1.2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2份,促进剂cz0.8-1.6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2份,氢氧化镁2-8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4-16份,磷酸二胍1-2份,多壁碳纳米管4-8份,纳米煅烧高岭土2-8份,硅酸钙20-6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1-2份。

优选地,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顺丁橡胶30-50份,低密度聚乙烯10-18份,聚氯乙烯4-10份。

优选地,分散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环氧大豆油15-25份,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2-6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3份。

优选地,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纤维、硝酸溶液混合回流,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四氢呋喃、氢化铝锂、硅烷偶联剂,升温,搅拌,加入盐酸继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脱气,升温,蒸馏,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优选地,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纤维、浓度为18-24wt%的硝酸溶液混合回流2-4h,回流温度为90-98℃,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四氢呋喃、氢化铝锂、硅烷偶联剂,升温至55-65℃,搅拌50-80min,加入浓度为1.8-2.8mol/l的盐酸继续搅拌100-140min,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至120-130℃,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60-80min,二氧化硫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0:2-8,脱气,升温至135-142℃,蒸馏0.5-1.5h,蒸馏压力为6-10mpa,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优选地,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40份碳纤维、100-140份浓度为18-24wt%的硝酸溶液混合回流2-4h,回流温度为90-98℃,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80-120份四氢呋喃、2-6份氢化铝锂、0.5-1.2份硅烷偶联剂,升温至55-65℃,搅拌50-80min,加入100-140份浓度为1.8-2.8mol/l的盐酸继续搅拌100-140min,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00-140份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4-10份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至120-130℃,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60-80min,二氧化硫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0:2-8,脱气,升温至135-142℃,蒸馏0.5-1.5h,蒸馏压力为6-10mpa,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本发明采用聚氯乙烯、顺丁橡胶、低密度聚乙烯复配作为主料,加入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促进剂cz进行交联,使本发明不仅力学性能好,而且耐热稳定性与耐腐蚀性能优异;而复合环氧大豆油、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可有效促使氢氧化镁、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磷酸二胍、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煅烧高岭土、硅酸钙与主料相容,相互间混合均匀性极好,填充性能好,使本发明韧性极好,而且进一步提升耐热稳定性与耐腐蚀性能;在复合环氧大豆油中,碳纤维经过硝酸活化处理维,经过氢化铝锂、硅烷偶联剂作用,不仅可保留柔韧性,而且可有效增强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界面浸润性与相容性,配合环氧大豆油经过氢氧化钠处理后,与二氧化硫、氯气进行磺酰反应,与聚氯乙烯、顺丁橡胶、低密度聚乙烯的相容性极为优异,使本发明韧性极为优异,可避免施工过程中遇到多次弯折导致的破坏,保证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55份,分散增塑剂30份,氧化镁0.1份,氧化锌1.2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份,促进剂cz1.6份,抗氧剂1份,润滑剂2份,氢氧化镁2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16份,磷酸二胍1份,多壁碳纳米管8份,纳米煅烧高岭土2份,硅酸钙6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5份,分散增塑剂22份,氧化镁0.6份,氧化锌0.4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2份,促进剂cz0.8份,抗氧剂2份,润滑剂1份,氢氧化镁8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4份,磷酸二胍2份,多壁碳纳米管4份,纳米煅烧高岭土8份,硅酸钙2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2份。

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顺丁橡胶30份,低密度聚乙烯18份,聚氯乙烯4份。分散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环氧大豆油25份,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2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3份。

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纤维、硝酸溶液混合回流,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四氢呋喃、氢化铝锂、硅烷偶联剂,升温,搅拌,加入盐酸继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脱气,升温,蒸馏,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60份,分散增塑剂28份,氧化镁0.3份,氧化锌1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2份,促进剂cz1.4份,抗氧剂1.2份,润滑剂1.7份,氢氧化镁4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12份,磷酸二胍1.2份,多壁碳纳米管7份,纳米煅烧高岭土4份,硅酸钙5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1.2份。

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顺丁橡胶50份,低密度聚乙烯10份,聚氯乙烯10份。分散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环氧大豆油15份,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6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份。

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纤维、浓度为21wt%的硝酸溶液混合回流3h,回流温度为94℃,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四氢呋喃、氢化铝锂、硅烷偶联剂,升温至60℃,搅拌65min,加入浓度为2.2mol/l的盐酸继续搅拌120min,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至125℃,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70min,二氧化硫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0:5,脱气,升温至140℃,蒸馏1h,蒸馏压力为8mpa,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70份,分散增塑剂24份,氧化镁0.5份,氧化锌0.6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8份,促进剂cz1份,抗氧剂1.6份,润滑剂1.3份,氢氧化镁6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8份,磷酸二胍1.8份,多壁碳纳米管5份,纳米煅烧高岭土6份,硅酸钙3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1.8份。

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顺丁橡胶35份,低密度聚乙烯16份,聚氯乙烯6份。分散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环氧大豆油22份,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2.5份。

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碳纤维、140份浓度为18wt%的硝酸溶液混合回流4h,回流温度为90℃,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120份四氢呋喃、2份氢化铝锂、1.2份硅烷偶联剂,升温至55℃,搅拌80min,加入100份浓度为2.8mol/l的盐酸继续搅拌100min,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40份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4份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至130℃,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60min,二氧化硫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0:8,脱气,升温至135℃,蒸馏1.5h,蒸馏压力为6mpa,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信号电力复合传输电缆,包括缆芯和包覆在缆芯外侧的护套层,其护套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主料65份,分散增塑剂26份,氧化镁0.4份,氧化锌0.8份,1,1-双-(叔丁基过氧)环己烷1.5份,促进剂cz1.2份,抗氧剂1.4份,润滑剂1.5份,氢氧化镁5份,三聚氰胺聚磷酸盐10份,磷酸二胍1.5份,多壁碳纳米管6份,纳米煅烧高岭土5份,硅酸钙40份,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1.5份。

主料按重量份包括:顺丁橡胶45份,低密度聚乙烯12份,聚氯乙烯8份。分散增塑剂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环氧大豆油18份,单烷氧基不饱和脂肪酸钛酸酯5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1.5份。

复合环氧大豆油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40份碳纤维、100份浓度为24wt%的硝酸溶液混合回流2h,回流温度为98℃,冷却,过滤,水洗至ph值为6-6.8,干燥,加入80份四氢呋喃、6份氢化铝锂、0.5份硅烷偶联剂,升温至65℃,搅拌50min,加入140份浓度为1.8mol/l的盐酸继续搅拌140min,过滤,洗涤,干燥,加入100份环氧大豆油送入反应釜内,加入10份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升温至120℃,搅拌状态下通入二氧化硫、氯气的混合气80min,二氧化硫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0:2,脱气,升温至142℃,蒸馏0.5h,蒸馏压力为10mpa,脱水得到复合环氧大豆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