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位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76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位移装置。



背景技术:

位移(displacement)用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定义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装置,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huāngzhì,指的是指机器、仪器和设备中结构复杂并具有某种独立功用的物件,也指安装。如:魏巍《路标》二:“雷锋同志也正是装置了这样的‘发动机’,所以才精神奋发,力气无穷。”

然而,传统企业在制造工件的过程中,一般所使用的装置的只能单向移动,亦即,装置只能固定的从一点移向另外一点,这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向位移装置,能够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向位移装置,包括横向位移组件及纵向位移组件,所述横向位置组件设置于所述纵向位移组件上;

所述横向位移组件包括横向承载底座、横向位移驱动部、横向丝杆、第一滑轨、横向移动块、第一滑块及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横向移动块与所述横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所述纵向位移组件包括纵向承载底座、纵向位移驱动部、纵向丝杆、第二滑轨、纵向移动块、纵向移动板、第二滑块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承载底座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块上,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纵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纵向移动块与所述纵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板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为长方体结构。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驱动部为电机。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的两端。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为长方体结构。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驱动部为电机。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的两端。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移动板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双向位移装置,通过设置的横向位移组件及纵向位移组件,横向位移组件用于使得纵向位移组件能够横向移动,纵向位移组件用于纵向位移,从而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向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双向位移装置,包括横向位移组件及纵向位移组件,所述横向位置组件设置于所述纵向位移组件上;所述横向位移组件包括横向承载底座、横向位移驱动部、横向丝杆、第一滑轨、横向移动块、第一滑块及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横向移动块与所述横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纵向位移组件包括纵向承载底座、纵向位移驱动部、纵向丝杆、第二滑轨、纵向移动块、纵向移动板、第二滑块及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承载底座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块上,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纵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纵向移动块与所述纵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板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如此,上述双向位移装置,通过设置的横向位移组件及纵向位移组件,横向位移组件用于使得纵向位移组件能够横向移动,纵向位移组件用于纵向位移,从而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双向位移装置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双向位移装置的构思。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位移装置10,包括横向位移组件100及纵向位移组件200,所述横向位置组件设置于所述纵向位移组件上;

所述横向位移组件包括横向承载底座110、横向位移驱动部120、横向丝杆130、第一滑轨140、横向移动块150、第一滑块160及第一固定块170,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横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横向移动块与所述横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所述纵向位移组件包括纵向承载底座210、纵向位移驱动部220、纵向丝杆230、第二滑轨240、纵向移动块250、纵向移动板260、第二滑块270及第二固定块280,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承载底座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块上,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所述纵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纵向丝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纵向移动块与所述纵向丝杆螺合,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板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横向驱动部为电机。又如,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的两端。又如,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又如,所述纵向承载底座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所述纵向驱动部为电机。又如,所述第二滑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纵向承载底座的两端。又如,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上。又如,所述纵向移动板为长方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纵向移动板上可安装工业机械设备,如点胶装置、抛光装置等,所述纵向位移驱动部驱动所述纵向丝杆转动,所述纵向丝杆转动以使得与所述纵向丝杆螺合的所述纵向移动块移动,在所述纵向移动块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滑轨上,通过所述纵向移动板移动,从而实现安装在所述纵向移动板的机械设备的纵向移动。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横向驱动部驱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所述横向丝杆转动以使得与所述横向丝杆螺合的横向移动块移动,在所述横向移动块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一滑轨上,通过所述横向移动板移动,以使得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板的纵向承载底座发生横向移动,亦即,使得设置于所述纵向位移组件上的机械设备能够横向移动,通过将机械设备能够横向及纵向移动,从而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双向位移装置,通过设置的横向位移组件及纵向位移组件,横向位移组件用于使得纵向位移组件能够横向移动,纵向位移组件用于纵向位移,从而使得工件在制造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向位移装置的使用环境中,通常是位于工厂的车间内使用,当在冬季低温或寒冷的环境下,机械设备的内部电子器件会由于温度的影响,使得其机械设备无法正常的运转。为了内部电子器件达到热稳定平衡。电路中的电容电感等等达到稳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预热以降低测量误差。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双向位移装置为电力设备,在所述双向位移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电力设备的漏电现象,漏电现象漏电是电器外壳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产生的。检测漏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电笔接触带电体,如果氖泡亮一下立刻就熄灭,证明带电体带的就是静电;如果长亮定是漏电无疑。另有一种游戏王卡也叫漏电。同时,漏电电流也容易对电力设备本身造成伤害,让电力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且漏电电流也极易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让其彻底损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电力设备的爆炸,进而引发火灾现象,直接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让企业白白损失;此外,当漏电现象发生时,倘若不对即使对将操作人员与电力设备进行隔离,还让操作人员继续操作电力设备时,当积累的漏电电流越来越多,就容易对正在操作电力设备的人员造成直接人身伤害。因此,为了预防漏电现象的发生以及在发生漏电现象时对设备与操作人员进行相关隔离,以防已漏电的设备对操作人员直接造成人身伤害,例如,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还包括自动预热机构及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及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包括温度检测组件及预热合金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及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预热合金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处理模组及第一电源模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包括发热管体、预热合金壳体、绝缘套体、热源散热片及多条传热带体,所述预热合金壳体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开设有管体收容腔,所述发热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收容腔内,所述热源散热片设置于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热源散热片包括保温层及反射层,所述保温层罩设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反射层贴附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发热管体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绝缘套体套置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外,所述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插接孔,并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与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二端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贴附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在一个所述传热带体中,所述传热带体包括硅胶软套及散热合金软片,所述散热合金软片容置于所述硅胶软套内,所述硅胶软套开设有多个避位孔,所述散热合金软片设置有多个传热凸起部,各所述传热凸起部一一对应穿设各所述避位孔,并且所述传热凸起部的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避位孔外,各所述传热凸起部分别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抵接,所述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包括漏电检测组件和隔离保护组件;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和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探针器、电流感应器、第二电源模组、漏电处理模组和报警器,所述检测探针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连接,所述检测探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漏电处理模组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漏电处理模组与所述电流感应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组用于分别给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和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检测探针器的检测端用于检测所述横向承载底座是否有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输入至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感应器检测所述电流信号,判断所述电流信号的大小,得到电流信号值,将所述电流信号值传输至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接收所述电流信号值后,若所述电流信号值大于预设漏电电流最大值,判定所述双向位移装置漏电,产生漏电报警信号,将所述漏电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接收所述漏电报警信号后,产生报警,执行漏电报警操作,提醒操作人员漏电;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包括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第三电源模组和隔离保护处理模组,所述第三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和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与所述漏电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源模组用于给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和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提供工作电压,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漏电处理模组产生的所述漏电报警信号,执行隔离保护隔离工作,产生隔离保护启动信号,将所述隔离保护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接收所述隔离保护启动信号后,向所述双向位移装置喷出隔离保护气囊,将操作人员与所述双向位移装置隔离,避免操作人员与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肢体接触。

上述所述自动预热机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还包括自动预热机构及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及所述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包括温度检测组件及预热合金组件,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及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预热合金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处理模组及第一电源模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包括发热管体、预热合金壳体、绝缘套体、热源散热片及多条传热带体,所述预热合金壳体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开设有管体收容腔,所述发热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收容腔内,所述热源散热片设置于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热源散热片包括保温层及反射层,所述保温层罩设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反射层贴附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发热管体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绝缘套体套置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外,所述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插接孔,并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与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二端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贴附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在一个所述传热带体中,所述传热带体包括硅胶软套及散热合金软片,所述散热合金软片容置于所述硅胶软套内,所述硅胶软套开设有多个避位孔,所述散热合金软片设置有多个传热凸起部,各所述传热凸起部一一对应穿设各所述避位孔,并且所述传热凸起部的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避位孔外,各所述传热凸起部分别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抵接,所述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包括漏电检测组件和隔离保护组件;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和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探针器、电流感应器、第二电源模组、漏电处理模组和报警器,所述检测探针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连接,所述检测探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漏电处理模组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漏电处理模组与所述电流感应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包括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第三电源模组和隔离保护处理模组,所述第三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和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与所述漏电处理模组电连接。如此,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当前环境的温度值,当当前环境的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值时,从而产生加热信号,所述预热合金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加热信号,然后执行加热操作,从而提高车间环境温度,从而使电子器件达到热稳定平衡,减少误差值的产生。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漏电检测组件用于防止所述双向位移装置发生漏电现象;所述隔离保护组件用于在所述双向位移装置发生漏电现象时,执行隔离保护措施,将操作人员与发生漏电的所述双向位移装置隔离开来,避免漏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进一步对所述自动预热机构解释说明,例如,为了避免机械设备在冬天能够正常运行,例如,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还包括自动预热机构及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及所述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自动预热机构包括温度检测组件及预热合金组件,如此,所述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当前环境的温度值,所述预热合金组件用于对所述横向承载底座进行加热操作,通过加热提高当前环境的温度,从而使电子器件达到热稳定平衡,减少误差值的产生。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及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检测组件与所述预热合金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处理模组及第一电源模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如此,所述第一电源模组用于对所述温度处理模组及所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电能,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环境的温度值,并得到一个当前温度值信号,然后将当前温度值信号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的预设温度值进行比对,当当前温度值信号高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无法产生加热信号,当当前温度值信号低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温度处理模组发出加热信号;所述预热合金组件包括发热管体、预热合金壳体、绝缘套体、热源散热片及多条传热带体,所述预热合金壳体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开设有管体收容腔,所述发热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收容腔内,所述热源散热片设置于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热源散热片包括保温层及反射层,所述保温层罩设于所述管体收容腔的内壁上,所述反射层贴附于所述保温层上,所述发热管体与所述温度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绝缘套体套置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外,所述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插接孔,并且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一端与所述预热合金壳体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与所述热源散热片的第二端相固定,各所述传热带体分别贴附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在一个所述传热带体中,所述传热带体包括硅胶软套及散热合金软片,所述散热合金软片容置于所述硅胶软套内,所述硅胶软套开设有多个避位孔,所述散热合金软片设置有多个传热凸起部,各所述传热凸起部一一对应穿设各所述避位孔,并且所述传热凸起部的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避位孔外,各所述传热凸起部分别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抵接,如此,将所述温度处理模组所述发出的加热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以使得所述发热管体发出热源,执行加热操作,其中,当所述发热管体散发出热源后,通过所述保温层对所述热源进行保温,以及通过所述发射层,以使得所述热源的散发面积更广,从而能够使得所述加热效果更好;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还包括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所述漏电检测处理保护隔离机构包括漏电检测组件和隔离保护组件;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和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上;所述漏电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探针器、电流感应器、第二电源模组、漏电处理模组和报警器,所述检测探针器的检测端与所述横向承载底座连接,所述检测探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感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漏电处理模组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漏电处理模组与所述电流感应器和所述报警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组用于分别给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第二电源模组和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提供工作电压,所述检测探针器的检测端用于检测所述横向承载底座是否有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输入至所述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感应器检测所述电流信号,判断所述电流信号的大小,得到电流信号值,将所述电流信号值传输至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所述漏电处理模组接收所述电流信号值后,若所述电流信号值大于预设漏电电流最大值,判定所述双向位移装置漏电,产生漏电报警信号,将所述漏电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接收所述漏电报警信号后,产生报警,执行漏电报警操作,提醒操作人员漏电;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漏电电流最大值为根据实际电力设备运行操作规范中设置的电流值大小,不同设备会有不同的设定值,在此不做数值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感应器可以选择电流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当然也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将所述电流感应器和所述报警器选择其他相关种类。所述隔离保护组件包括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第三电源模组和隔离保护处理模组,所述第三电源模组分别与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和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与所述漏电处理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源模组用于给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和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提供工作电压,所述隔离保护处理模组用于接收所述漏电处理模组产生的所述漏电报警信号,执行隔离保护隔离工作,产生隔离保护启动信号,将所述隔离保护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接收所述隔离保护启动信号后,向所述双向位移装置喷出隔离保护气囊,将操作人员与所述双向位移装置隔离,避免操作人员与所述双向位移装置肢体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漏电隔离气囊保护器喷出的隔离保护气囊,其材料为绝缘材料制作而成,防止操作人员在接触所述隔离保护气囊后,漏电电流通过所述隔离保护气囊流向人体,对操作猿人造成人身伤害,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所述隔离保护气囊的制作材料为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