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54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大量的配电箱被应用于农村智能电网及各配电台区中。为适应农网智能化发展需要,满足客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的新要求,提高农网智能配电台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亟需一种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户外式的配电箱,它能集配电、计量、保护于一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箱体设置过于老套,不便于检修人对其进行检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电力装置,所述箱体正面上部设为透明视窗,其下部安装有卷帘面板,所述卷帘面板顶部安装有圆管,圆管内部安装有助力器,助力器两侧安装有制头,且右侧制头连接有拉珠,所述拉珠安装与卷帘面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卷帘面板底部设有下梁,所述下梁两侧设有弹性突起。

优选的,所述箱体左侧及箱体右侧的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中心设有凹槽,且凹槽与面板连接处设有一排斜向孔。

优选的,所述箱体反面内部中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内部设有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箱体反面两侧安装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换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正面的上部设置透明视窗,既有效的避免闲杂人乱碰配电箱内部元件,又能方便检修人员平时的检查工作,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卷帘面板,便于检修人员开闭该配电箱,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配电箱面板的安装模式及打开方法,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还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操作人员与面板之间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箱中卷帘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透明视窗,2-凹槽,3-箱体右侧,4-限位孔,5-卷帘面板,6-斜向孔,7-换气孔,8-助力器,9-圆管,10-制头,11-拉珠,12-下梁,13-弹性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电力装置,所述箱体正面上部设为透明视窗1,其下部安装有卷帘面板5,所述卷帘面板5顶部安装有圆管9,圆管9内部安装有助力器8,助力器8两侧安装有制头10,且右侧制头10连接有拉珠11,所述拉珠11安装与卷帘面板5的一侧,通过在箱体正面的上部设置透明视窗1,既有效的避免闲杂人乱碰配电箱内部元件,又能方便检修人员平时的检查工作,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卷帘面板5,便于检修人员开闭该配电箱,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配电箱面板的安装模式及打开方法,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还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操作人员与面板之间的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卷帘面板5底部设有下梁12,所述下梁12两侧设有弹性突起13,使得工作人员结束对内部元件的工作后,有效稳定的闭合卷帘面板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左侧及箱体右侧3的底部两侧各设有一个限位孔4,配合所述的弹性突起13,有效稳定的关闭卷帘面板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顶部中心设有凹槽2,且凹槽2与面板连接处设有一排斜向孔6,当工作人员需要工具维修工件时,多余的工具可暂时放在凹槽2内,不易滚落,造成事故,且斜向孔6的设置有效的避免的凹槽2内部出现积水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反面内部中间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内部设有制冷片,避免配电箱长时间工作产热,温度过高烧毁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反面两侧安装有挂钩,便于工作人员对配电箱的安置。

此外,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换气孔7,帮助配电箱内部元件散热。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