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0014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在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太阳能作为地球上真正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将是 21世纪最理想的绿色新能源,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缓解环保压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角度固定,不能随太阳的移动轨迹进行变化,不利于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此外,单晶硅或者非结晶硅均为黑色,当在对美观要求较为严格的场合,不利于其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简单,可根据太阳照射角度来及时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充分提高光电转化率,此外,还可以呈现各种颜色的表面,能较好的满足需要美观或者装饰要求高的场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电池片、基板、安装孔、电源盒、正极、负极和铭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边、旋转机构、联动杆、滑动箍和固定杆,所述的电池片设于基板的正面,基板的四周设有包边,基板和包边的背面设有多个安装孔,基板的背面设有电源盒和铭牌,基板通过旋转机构与固定杆相连,电源盒的一侧设有正极和负极,包边通过安装孔与联动杆相连,联动杆的末端设有滑动箍。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片为单晶硅,其表面设有一层透明板。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基板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孔设有多个,其位置和尺寸分别与旋转机构和联动杆相对应。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旋转机构可进行0-360度的转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滑动箍设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沿固定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可根据太阳照射角度来及时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充分提高光电转化率,此外,还可以呈现各种颜色的表面,能较好的满足需要美观或者装饰要求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1-图3中:1、电池片,2、基板,3、包边,4、安装孔,5、电源盒,6、正极,7、负极,8、铭牌,9、旋转机构,10、联动杆,11、滑动箍,12、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简单,可根据太阳照射角度来及时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充分提高光电转化率,此外,还可以呈现各种颜色的表面,能较好的满足需要美观或者装饰要求高的场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电池片1、基板2、安装孔 4、电源盒5、正极6、负极7和铭牌8,还包括包边3、旋转机构9、联动杆10、滑动箍11和固定杆12,所述的电池片1设于基板2的正面,基板2的四周设有包边3,基板2和包边3的背面设有多个安装孔4,基板2的背面设有电源盒5 和铭牌8,基板2通过旋转机构9与固定杆12相连,电源盒5的一侧设有正极6 和负极7,包边3通过安装孔4与联动杆10相连,联动杆10的末端设有滑动箍 11。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电池片1为单晶硅,其表面设有一层透明板,该透明板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镧族元素,镧族元素以不对电池起作用的红外成分为基础进行发色,不影响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且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实现不同颜色的表面。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基板2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可及时接收从控制中心发出的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进行调整。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安装孔4设有多个,其位置和尺寸分别与旋转机构9和联动杆10相对应,以便于太阳能电池板灵活的调整姿态。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旋转机构9可进行0-360度的转动,可满足太阳能电池板在水平方向的调整需求。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滑动箍11设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沿固定杆12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滑动,可满足太阳能电池板的俯仰角度调节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