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50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结构,具体的讲是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机在各行各业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人们的生活、生产等很多方面,因此如何对电动机的控制以实现要达到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对电动机进行正反转的控制就是一典型的运用。以生产现场运用较多的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为例,目前的控制电路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

一般生产现场对电动机的控制有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个部分,其中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由断路器QF2、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动合触点SB2'、第二开关动断触点SB2”、第三开关动合触点SB3'、第三开关动断触点SB3”、正转接触器线圈KM1、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反转接触器线圈KM2、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2'、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2”和热继电器动断辅助触头FR等构成。其中断路器QF2、正转接触器线圈KM1、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反转接触器线圈KM2、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2'、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2”和热继电器动断辅助触头FR一般安装在控制室的控制柜(或叫做配电柜)中,电动机安装在生产现场,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安装在设于电动机旁的操作箱中,控制柜与电动机之间由动力电缆连接,控制柜与操作箱之间由控制电缆连接。动力电缆、控制电缆的长度由生产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或长或短,有的几米,有的几千米甚至更长。

在图1所示的普通电动机正反转双重互锁的控制电路中,通过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分别的通断相应的控制第二开关动合触点SB2'、第二开关动断触点SB2”、第三开关动合触点SB3'、第三开关动断触点SB3”的通断,从而控制正转回路的接通或反转回路的接通。由图1中可以看出,3号线、5号线、7号线、9号线、11号线、13号线、15号线、17号线、19号线共9根线都需要用控制电缆从控制室的控制柜转接到现场的操作箱,控制电缆的芯数较多,若这个距离有几千米甚至更长,而且一般工厂的电动机台数很多,这样的话控制电缆的用量就很大,增加材料费,增加施工量,设备故障率高,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机控制电路,减少从控制室的控制柜转接到现场的操作箱的控制电缆,降低控制电缆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包括相连接的断路器和控制回路,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热继电器动断辅助触头,控制回路中设有并联的控制电动机正转的正转回路和控制电动机反转的反转回路;

所述正转回路中设有串联的正转接触器动合回路、第三开关动断触点、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和正转接触器线圈;

所述反转回路中设有串联的反转接触器动合回路、第二开关动断触点、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正转回路中的正转接触器动合回路包括并联的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和第二开关动合触点;所述反转回路中的反转接触器动合回路包括并联的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和第三开关动合触点。

优选的,在所述断路器和控制回路之间还设有控制电动机开关的第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运行方式和过程和普通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完全相同,但从控制室的控制柜转接到现场的操作箱的控制电缆却有了大幅度的减少。初始状态若要控制电动机正转,通过控制第二开关使第二开关动断触点断开,从而断开了反转回路,防止电动机反转启动,起到互锁作用,并且使第二开关动合触点闭合,接通正转回路,正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将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同时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断开,断开反转回路,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闭合,实现自锁,从而实现双重互锁。此时若要控制电动机反转,通过控制第三开关使第三开关动断触点断开,使正转回路中正转接触器线圈断电,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断开,电动机停止正转,同时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和第三开关动合触点闭合,接通反转回路,反转接触器线圈得电,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闭合,电动机反转,同时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断开,实现互锁,并且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闭合,实现自锁。若初始状态要控制电动机反转,则工作原理与上述过程完全相同。无论电动机是在正转或反转工作过程,按下第一开关,电动机停止转动。

此时的控制电路较普通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控制电缆用量,特别是设备较多的场合更为明显,大幅度减少了投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施工量,还明显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设备的维护成本。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包括通过控制电动机开关的第一开关SB1相连接的断路器QF2和控制回路,在控制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热继电器动断辅助触头FR,控制回路中设有并联的控制电动机正转的正转回路和控制电动机反转的反转回路;

所述正转回路中设有串联的正转接触器动合回路、第三开关动断触点SB3”、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2'和正转接触器线圈KM1,所述的正转接触器动合回路包括并联的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和第二开关动合触点SB2';

所述反转回路中设有串联的反转接触器动合回路、第二开关动断触点SB2”、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和反转接触器线圈KM2,所述的反转接触器动合回路包括并联的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2”和第三开关动合触点SB3'。

初始状态若要控制电动机正转,通过控制第二开关使第二开关动断触点SB2”断开,从而断开了反转回路,防止电动机反转启动,起到互锁作用,并且使第二开关动合触点SB2'闭合,接通正转回路,正转接触器线圈KM1得电,将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闭合,电动机正转,同时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断开,断开反转回路,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闭合,实现自锁,从而实现双重互锁。此时若要控制电动机反转,通过控制第三开关使第三开关动断触点SB3”断开,使正转回路中的正转接触器线圈KM1断电,正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1”断开,电动机停止正转,同时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和第三开关动合触点SB3'闭合,接通反转回路,反转接触器线圈KM2得电,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2”闭合,电动机反转,同时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2'断开,实现互锁,并且反转接触器动合辅助触点KM2”闭合,实现自锁。若初始状态要控制电动机反转,则工作原理与上述过程完全相同。无论电动机是在正转或反转工作过程,按下第一开关SB1,电动机停止转动。

由图2可知,由于11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的是反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2'和正转接触器线圈KM1,17号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的是正转接触器动断辅助触点KM1'和反转接触器线圈KM2,而11号线和17号线两端所连的元件都是设在控制室的控制柜内的,因此可以直接柜内连接,不用通过控制电缆转接到现场操作箱。热继电器动断辅助触头FR分别连接的是两个接触器线圈和断路器QF2,而两个接触器线圈和断路器QF2都在控制室的控制柜内,也不用通过控制电缆转接到现场控制箱。因此此时的控制电路只有3号线、5号线、7号线、9号线、13号线和15号线共6根线需要用控制电缆从控制柜转接到现场的操作箱,较普通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控制电缆用量,特别是设备较多的场合更为明显,大幅度减少了投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施工量,还明显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设备的维护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