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052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光跟踪器,尤其涉及太阳光跟踪器的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今后足以供给地球人类,使用几十亿年,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开发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绝对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

但是,太阳能也存在某些缺点,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太阳光与采光集热面的角度发生变化,而目前的太阳能灯的太阳能板均是固定的,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往往需要相当大的采光集热面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从而使装置占地面积大、用料多,成本增加。

为了克服推广应用中的困难,人们从选择合适的材料等方面作了很大改进,但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白天储存的电能,在整个晚上不够使用,导致了太阳能灯的应用,受到了局限。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许多专利提供了太阳能的跟踪器,但是,应用效果均不理想,或者是制作成本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阳光跟踪器的转动机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反应迟缓,不能连续转动,噪音较大,生产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CN204595614U和CN205490354U,虽然能够克服上述的缺陷,但是,结构过于复杂,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所述的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外壳、仰转电机、蜗杆、涡轮、自转电机和自转齿轮;

所述的外壳的底板通过转轴与底座相连接;

所述的仰转电机倾斜的固定在所述的外壳内的上部,所述的蜗杆通过连轴器与仰转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涡轮通过仰角输出轴固定在外壳内的上部,并与蜗杆啮合,所述的仰角输出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的外壳外;

所述的自转电机偏心的设置在外壳的底板上,输出轴向下延伸并穿过底板,所述的自转齿轮固定在输出轴的端部,底座的顶部周边设有内齿轮,所述的自转齿轮与所述的内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更低,体积更小,反应灵敏,能连续转动,噪音小,特别适合于小型的太阳能照明灯的自动跟踪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光跟踪器转动机构,包括底座1、外壳2、仰转电机3、蜗杆4、涡轮5、自转电机7和自转齿轮8;

所述的外壳2的底板201通过转轴202与底座1相连接;

所述的仰转电机3倾斜的固定在所述的外壳2内的上部,所述的蜗杆4通过连轴器6与仰转电机输出轴301相连接,所述的涡轮5通过仰角输出轴501固定在外壳2内的上部,并与蜗杆4啮合,所述的仰角输出轴501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的外壳2外;

优选的,所述的连轴器6包括端部设有锲槽602的连轴套管601,所述的锲槽602的横断面为矩形,所述的蜗杆4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的锲槽602的形状配合的蜗杆连接头,所述的蜗杆连接头插在所述的连轴套管601一个端部的锲槽602中,所述的仰转电机3的输出轴301设有与所述的锲槽602的形状配合的输出轴连接头,所述的输出轴连接头插在所述的连轴套管601另一个端部的锲槽602中;

优选的,所述的蜗杆连接头与所述的锲槽602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输出轴连接头与所述的锲槽602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自转电机7偏心的设置在外壳2的底板201上,输出轴701向下延伸并穿过底板201,所述的自转齿轮8固定在输出轴的端部,底座1的顶部周边设有内齿轮9,所述的自转齿轮8与所述的内齿轮9相啮合;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1设有向上凸起且设有通孔的转轴台102,所述的转轴202插在所述的转轴台102的通孔中,转轴202与通孔之间设有轴承,转轴202的底部设有通过夹紧板105固定的下轴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运转的:

自转电机2的转动,带动自转齿轮8转动,进一步带动外壳2转动,使得太阳能板也随之转动;

仰转电机3的转动,带动蜗杆旋转,然后带动涡轮5旋转,传动连接杆501也随之旋转,带动太阳能板仰角翻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