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1413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雷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避雷带也被称之为接闪带,它和避雷针一样都属于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两者的区别在于,避雷针一般是竖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的;而避雷带一般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根据屋面的倾斜度而定),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

在现有技术中,当避雷带需要穿过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的部位时,直接将穿过段进行折弯加工成U型或者O型,如此一来,现场操作难度大,需多人配合,工效偏低;同时加工部位无法做到整齐划一,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带,该避雷带便于安装,施工易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临时性现场加工对避雷带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带,包括沿建筑物表面敷设的避雷线,所述避雷线开设断槽,且所述断槽位于所述建筑物表面的缝隙的正上方;所述断槽设有沿所述缝隙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缝隙之间具有间隙的U形端,且所述U形端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断槽的两端;所述断槽的中线、所述U形端的最低点以及所述缝隙的中线三者共线。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雷带,避雷线作为避雷带的主体部分,沿着建筑物的表面进行敷设;建筑物通常具有沉降缝或伸缩缝等缝隙;本实用新型在避雷线上开设断槽,将避雷线截断,且断槽位于沉降缝或伸缩缝等缝隙的正上方,并利用U形端将断开的两段避雷线结合;U形端沿着缝隙的方向向下延伸,并且U形端的最低点与缝隙之间具有间隙;断槽的中线、U形端的最低点以及缝隙的中线三者共线;如此设置,避免了人工将避雷带穿过缝隙的部位进行折弯加工,且施工方便,简单易行;且避雷带能够满足相关安全要求,确保建筑物的避雷效果可靠。

优选地,所述U形端与所述避雷线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断槽的长度为2厘米~5厘米。

优选地,所述U形端的两边与所述避雷线之间具有弧形连接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连接部对称设于所述断槽中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弧形连接部与所述U形端的两边为一体成型的圆钢,所述避雷线为圆钢避雷线,且所述圆钢与所述圆钢避雷线的直径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雷带的示意图。

其中:

1-建筑物表面、2-缝隙、3-避雷线、4-U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雷带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雷带,主要包括避雷线3,避雷线3沿建筑物表面1进行敷设。

建筑物表面1往往具有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呈竖直状的缝隙2,缝隙2可以为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在现有技术中,当避雷线3越过缝隙2时,往往采用人工方式折弯加工,进而需要多人配合,现场操作难度大,工效偏低。

本实用新型中,避雷线3开设断槽,将避雷线3截断,并且断槽位于缝隙2的正上方,然后利用U形端4将断槽连接,形成接续的避雷带。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携带长度不同的多根避雷线3,两根避雷线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断槽,并且利用已成型的U形端4将两根避雷线3连接,如此一来,在施工现场,仅需利用U形端4将两根避雷线3连接即可,极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U形端4相对于缝隙2的位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避雷线3位于建筑物表面1和缝隙2的上表面,且U形端4向下凸起;U形端4的最低点与缝隙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以说明书附图1为例,U形端4的左右两边位于断槽的左右两侧;本文中,断槽的中线是指:位于断槽左右两侧的中间,且垂直于避雷线3的直线;缝隙2的中线是指:位于缝隙2左右两侧的中间,且垂直于避雷线3的直线。

本实用新型中,断槽的中线、U形端4的最低点以及缝隙2的中线三者共线。如此设置,避雷带的结构合理,可以确保其使用可靠;并且在现场施工方便,避免了临时现场折弯避雷线3所造成的对避雷线3的损坏。

针对U形端4,包括左右两边以及弧形连接部,左右两边与弧形连接部形成连续的U形状;弧形连接部可以为二分之一圆弧,且U形端4整体可以采用圆钢材质。

U形端4在运送至现场前应折弯成型,避免在现场折弯。弧形连接部对称设于断槽中线的两侧;当弧形连接部为二分之一圆弧时,弧形连接部中的垂直方向的半径与断槽的中线和缝隙2的中线共线,确保避雷带的工作可靠。当然,弧形连接部的最低点与缝隙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文不作过多限制。

U形端4与避雷线3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携带长度不同的多根避雷线3,两根避雷线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断槽,并且利用已成型的U形端4将两根避雷线3焊接。

U形端4的左右两边可以垂直于建筑物表面1,U形端4的左右两边的末端呈向外侧延伸的外延弧,用以增大U形端4的左右两边与避雷线3之间的接触面积。

具体来说,U形端4的左边末端向左侧延伸,形成左侧外延弧;U形端4的右边末端向右侧延伸,形成右侧外延弧;如此设置,可以增加U形端4与避雷线3之间的焊接面积,进而提高焊接强度,确保避雷带的使用可靠。

本实用新型最好将断槽的长度设置为2厘米~5厘米,如此设置可以满足大多数尺寸的缝隙2,避免避雷带的防护功能降低,有效确保避雷带的防护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弧形连接部与U形端4的两边为一体成型的圆钢;当然,左侧外延弧、U形端4的左边、弧形连接部、U形端4的右边以及右侧外延弧可以为一体设置的圆钢,通过事先折弯的方式制成;避雷线3为圆钢避雷线,并且圆钢与圆钢避雷线的直径相同。

U形端4与避雷线3均采用圆钢材质,且直径相同,有助于节省成本,降低加工难度;且由圆钢制成的避雷带工作可靠,较为耐用,可靠性较高。

当然,还可以在U形端4及其与避雷线3连接的位置涂有防锈涂层,如说明书附图1中黑白相间的部分即为涂有防锈涂层的位置;如此设置,能够确保U形端4与避雷线3的连接位置连接可靠,避免锈蚀,延长避雷带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避雷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