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164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电池领域仅有简单的直流及交流输出,且电池主体多为铅酸,同时现有的储能产品,但是实用性差,功能不齐全,且自动化程度不高,安全防护性能不佳。

现有用于应急用电的储能电源,大多采用外漏螺丝方式或打胶方式组装;该方式组装而成的储能电源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1.当储能电源内部出现故障或内部零件损坏时,拆卸维修不方便或无法维修,或是经过几次拆卸就已经损坏,不得不重新购买储能电源,增加了储能电源的成本;2当储能电源是采用外漏螺丝方式时,虽然有利于拆卸维修,但存在螺丝外漏不利储能电源的外观,影响客户审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储能电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铝主壳3,所述铝主壳3的上部通过螺丝连接有上盖1;所述铝主壳3内设有电芯组件4;所述铝主壳3的底部通过螺丝连接有底盖6;所述铝主壳3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所述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

所述左控制面板9上设有显示屏91、电源开关92、USB接口93、电源输出接口94、type接口95,所述显示屏91、电源开关92、USB接口93、电源输出接口94、type接口95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所述右控制面板10上设有车充适配器端口101、AC逆变器开关102、充电器输入端口103、AC逆变器输出插座104,所述车充适配器端口101、AC逆变器开关102、充电器输入端口103、AC逆变器输出插座104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6的底部设有脚垫8。

进一步地,所述铝主壳3内壁设有固定筋31,所述固定筋31与电芯组件4上的固定槽41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上设有提手11。

进一步地,所述右控制面板10上设有散热孔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美观实用,体积小,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制造装配简单,占用空间小,拆卸方便,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储能电源,包括铝主壳3,铝主壳3的上部通过螺丝连接有上盖1;铝主壳3内设有电芯组件4;铝主壳3的底部通过螺丝连接有底盖6;铝主壳3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左控制面板9上设有显示屏91、电源开关92、USB接口93、电源输出接口94、type接口95,显示屏91、电源开关92、USB接口93、电源输出接口94、type接口95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右控制面板10上设有车充适配器端口101、AC逆变器开关102、充电器输入端口103、AC逆变器输出插座104,车充适配器端口101、AC逆变器开关102、充电器输入端口103、AC逆变器输出插座104分别与电芯组件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底盖6的底部设有脚垫8,脚垫8塞入相对应的底盖6的螺丝孔遮盖螺丝。

本实用新型铝主壳3内壁设有固定筋31,固定筋31与电芯组件4上的固定槽41相匹配,方便电芯组件4与铝主壳3之间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上盖1上设有提手11,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右控制面板10上设有散热孔12,用于电芯组件4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显示屏91用于显示电芯组件4的使用状态;USB接口93、电源输出接口94、type接口95、车充适配器端口101用于各种移动终端或设备的充电接口;AC逆变器开关102、充电器输入端口103、AC逆变器输出插座104用于电芯组件4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上设有若干状态指示灯,用于显示各接口的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电芯组件4,与左控制面板9和右控制面板10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应急用电。当出现故障时,都可以通过旋开螺丝将底盖6和电芯组件4分离,再通过旋开螺丝将电芯组件4和铝主壳3分离,进行维修电芯组件4或更换电芯组件4,而不损坏铝主壳3和底盖6,方便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次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